目的使用模体验证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在体三维剂量验证建模的准确性,并进行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方法通过方野和调强计划在均匀和非均匀模体上检测EPID在体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应用于不同介质中的剂量计算精度和重建精度,比较不同剂量/距离一致性标准下的γ通过率。对临床病例进行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分析。结果方野在均匀模体中3%/3 mm标准平均γ通过率为(97.49±1.11)%,在非均匀模体中为
目的探讨脂肪酸衍生的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specialized pro-resolving mediators,SPMs)在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和非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ECRSwNP)中的含量差异。方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鼻内镜手术的双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7例,女性9例,年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Ⅱ~Ⅲ型声带沟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6年9月间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收治的39例Ⅱ~Ⅲ型双侧声带沟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显微镜对声带沟进行确诊和分型,其中男13例,女26例。患者年龄18~41岁,中位年龄22岁,30岁以内36例。29例为双侧Ⅲ型声带沟,10例为单侧Ⅲ型,对侧Ⅱ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行双侧自体筋膜填充术,Ⅲ型声
放疗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有高中危复发风险的早期内膜癌患者中,阴道残端是最常见的复发部位。对于这部分患者,阴道近距离治疗(VBT)与外照射的局控率相近,但VBT的不良反应更轻。本文对VBT技术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分别从VBT的患者选择、阴道施源器的选择、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因素、影像引导的精准定位、放疗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对近距离调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与正常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茂名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12月分娩的初产妇18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采用无痛分娩,对照组90例,采用正常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以及产程时长,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所用时间,分娩结局:自然分娩,中转剖宫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以及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产妇产后2h、24h的出血量以及产程时长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产妇产后2h、24h的出血量都显著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