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dfasfafjdkjfkek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创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10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C形臂X线机透视下微创DHS内固定治疗的9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AO分型:A1型38例,A2型60例.按Evans分型:Ⅰ型9例,Ⅱ型29例,Ⅲ型36例,Ⅳ型24例.统计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结果 本组术中出血量150~450 ml,平均250 ml;手术时间45~70 min,平均54.3 min;手术切口长度4~7 cm,平均5.2 cm.98例患者均获随访12~38个月,平均16.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1.5周.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照Zuekerman髋部骨折专用评分标准:优61例,良30例,较差4例,差3例,优良率为93%.髋内翻4例,无手术部位感染、内固定折断或骨折再移位发生.结论 微创DHS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跟骨结节是跟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后足的外形和下肢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单纯跟骨结节骨折较为少见,一些轻微的跟骨结节骨折在诊疗过程中容易被忽视.因此,笔者针对目前跟骨结节骨折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加深对该骨折的认识.1 跟骨结节部的解剖特点跟骨结节部是跟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足弓及缓冲负重上有重要意义.跟骨结节部的后方呈基底在下的三角,表面覆盖了一层纤维软骨,其厚度从顶端约200 μ
期刊
目的 探讨自体胭绳肌腱、同种异体肌腱对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后骨隧道的变化和疗效差异. 方法 选择2008年6月- 2009年11月收治的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61例ACL损伤患者.根据移植物不同分为两组: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A组,27例)和自体胭绳肌腱重建组(B组,34例).术后1周、6~12个月进行MRI检查,测量矢状位骨隧道开口、开口
目的 评价复合海绵及其载药后对兔肝、脾创面的局部止血性能.方法 采用复合交联、冷冻干燥得到复合海绵;将其浸入一定浓度的氨甲环酸中,冻干得载药复合海绵.在兔肝、脾损伤创面,分别敷用复合海绵和载药复合海绵,观察正常情况下和肝素抗凝后兔肝、脾创面的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并与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和壳聚糖海绵比较.结果 正常情况下,复合海绵的止血时间和出血量较明胶海绵组和壳聚糖海绵组缩短或减少(P<0.05,0.0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运用于脊柱外科至今已半个多世纪,由于其符合三柱固定原理,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所需固定节段少、影响脊柱活动度小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胸腰椎疾患的治疗.但是颈椎解剖关系复杂、椎弓根细小、个体变异性大,使用此术式容易损伤颈脊髓、椎动脉和神经根,置钉危险性及难度较胸腰椎都大[1-3].因此,如何提高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性一直以来都是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传统置钉方法
期刊
目的 观察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皮瓣的解剖学.方法 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以肱骨外上髁为观测标志点,手术放大镜下重点解剖观测:(1)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的起源、分支与分布;(2)穿支与周围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2侧新鲜标本上分别进行墨染和模拟手术设计.结果 来源于骨间后动脉桡侧肌皮支、桡动脉肌间隙支和桡动脉直接骨膜支的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穿出深筋膜的位置相对恒定,在指伸肌与桡侧腕短伸
目的 研究葛根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TCI)患者血浆P2选择素(P2 selectin,P2S)的影响,从而了解其促进脑功能恢复作用的疗效差别.方法 20例TCI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普通药物组、葛根素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和联合用药组,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血浆P2S水平的变化.结果 葛根素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和联合用药组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CSCIWFD)亦称无放射影像异常脊髓损伤,是指X线等影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临床上却有神经系统受损表现的一类脊髓损伤.CSCIWFD是颈脊髓损伤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常常由某种外伤应力所诱发.由于临床上对其诊断及治疗尚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
期刊
泌尿系统器官在解剖上特殊性导致腹膜后和盆腔手术时容易被损伤.如术中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则容易导致术后出现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我院2003年以来发生和处理17例医源性泌尿系器官损伤.现报告如下。
目的 分析小切口内应用0-0可吸收普迪思圈套线(PDS-Ⅱ线)双津下缝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34例患者均为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20 ~45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运动损伤27例,摔伤6例,重物击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 ~6d,平均3d.所有患者均行微创小切口,应用PDS-Ⅱ线双津下缝合法修复.术后于踝跖屈30°位短腿石膏固定,6周后拆除石膏开始功
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主办、“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深圳脊柱外科高峰论坛,将于2012年12月14—16日在深圳市格兰云天大酒店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国内多位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将就转换医学、脊柱外科新技术新进展、SCI文章书写的注意事项等大家普遍关心的脊柱外科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组委会诚邀各位同仁参加本次论坛,莅临深圳。欢迎踊跃投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