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元宇宙电影

来源 :中国科技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hong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1700万美元拍摄一部电影,在今天的好莱坞不算什么事.然而在1982年,这是一笔巨款.即便是《星球大战》,第一集也只花了1200万美元.rn这部影片英文名字叫《Tron》,它有好几个中译名.最准确的叫《仪器》,最流行的是《电子世界争霸战》,此外还被译做《地牢霸主》等名字.它的续集《Tron2》被中国电影发行商译为《创:战纪》.“创”是“Tron”的音译,指虚拟世界里的一个数字人,它还指程序员弗林创造的元宇宙.
其他文献
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陵址一直悬而未决的汉文帝霸陵终于“拨云见日”.rn由盗墓贼“推动”的发掘rn这座之前被称为“江村大墓”的古代陵墓位于陕西西安以东白鹿原上的江村东侧,本世纪初被发现.起初考古人员认为,这是一座西汉时期的贵族墓葬.大墓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北部约2100米处为原国保单位霸陵所在“凤凰嘴”地点.
期刊
这是大国迈向强国的坚实路径:聚精会神做强实体经济这个发展根基,持续放大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不懈奋斗的精神.rn习近平经济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出发,统筹经济学价值与哲学价值,聚焦一个“实”字,是为民族复兴奠定更强大物质基础的经济学.九年来,中国经济的实力更加强大,创造力更加澎湃,运行的内在逻辑更加坚实.
期刊
12月25日,是朱光亚院士诞辰97周年纪念日.rn两院院士朱光亚(1924.12.25-2011.2.26),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期刊
从概念的提出到资本的爆炒,科幻味十足的元宇宙“横空出世”也颇有奇幻味道:在短短几个月内屡屡“破圈”,继横扫资本圈、教育培训圈之后,又进军房地产.近日,“元宇宙”房地产交易价格创新纪录:一块虚拟土地以43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歌手林俊杰也斥资十多万美元购买了三块虚拟土地,这让吃瓜网友们风中凌乱:“爱豆”都在元宇宙买地了,我们岂能无动于衷?
期刊
2013年1月,牛津农业大会会场,反转基因斗士马克.莱纳斯发表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演讲.说这次演讲不寻常,是因为他的演讲没有延续以往的风格,即揭露转基因食品种种“罪恶”、猛烈抨击跨国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指责从事转基因产品的人“被贪婪吞噬了灵魂,正在毁灭世界”,相反,他突然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公开坦言,“我现在彻底后悔了”.因为“答案很简单,我发现了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环保主义者”.
期刊
12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这对于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以及落实“双减”工作意义重大.rn“双减”政策发布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很多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除了艺术教育、体育教育,还纷纷将科普教育纳入学生课后和课外时间学习的重点内容,但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学校的科普资源不足、科学老师专业素质不够、经费保障等机制不健全等等.
期刊
最近,陕西西安报告多例出血热病例发生,在当下时不时有新冠病毒输入的大背景中,难免会给居民和社会带来一些不安情绪.其实,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经典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监控的乙类传染病,每年都有病例发生,目前也有成熟的防控措施,只要掌握并落实科学预防知识,“流行性出血热”完全可防可控.
期刊
作为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资源—生态单元,青藏高原被科学界称作“天然实验室”.这里的冰层下封锁着千万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蛛丝马迹,湖底则记录着沧海桑田的变迁……rn冰川上白茫茫一片,科考队员的红色衣服格外醒目,一行十几人步履蹒跚,喘着粗气,回到位于海拔5600米的科考营地.11月中旬,第二次青藏科考总队长姚檀栋院士带领的科考小分队,完成了又一次在拉萨河1号廓琼岗日冰川区的考察任务.高原逐渐进入严冬,科考工作将从大量出野外转向以实验室为主,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也即将进入第5个年头.
期刊
作为未来最重要的赋能技术,人工智能正在加速与各行各业融合,不断释放数字经济的实力.为了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技术应用和生态的融合,英特尔近日启动AI百佳创新激励计划第六期招募,主要聚焦AI认知智能和决策智能.rn“AI正在加速进化并融入各行各业,不断带来新的战略机遇和创新业务.”英特尔中国战略合作与创新业务部董事总经理、英特尔创新加速器总负责人李德胜表示,AI百佳创新激励计划通过技术、市场和生态的全方位的支持,为AI成长企业带来进步,携手推动AI产业加速发展.
期刊
最近这几年新闻里频频出现的碳中和、碳达峰、净零排放、气候中立等词汇,在潜意识里一直觉得这是距离我们普通老百姓很遥远的事,或者说是一件很超前的事情,后来了解的多了,才理解为什么这个话题能成为近年全球关注的焦点,并已经开始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不仅是眼前的危机,更是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