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乐传承方式浅析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承是我国传统音乐延续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传承方式往往体现出口传心授的基本原则,西安鼓乐的传承与发展遵循着一定的承袭原则,本文以何家营鼓乐社为研究对象,分析西安鼓乐的传承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向人们展示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西安鼓乐 传承 何家营鼓乐社 传承方式
  一、何家营鼓乐社概述
  何家营鼓乐社是西安鼓乐现存的六大百年乐社之一,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韦曲何家营村,何家营村北临神禾塬,南望终南山,淆河水绕村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何家营村相传是唐代千牛卫将军何昌期的屯兵之地,此地扼守着长安城的南大门,在当时处于咽喉要地。相传何昌期在“安史之乱”后由于平定叛乱有功,在现在的何家营村附近造林修府居住于此,与当时的名士书画家郑广文、诗人杜甫交往甚密。杜甫曾作诗《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重游何氏山林》五首,描写了当时的情景。根据何家营鼓乐社何忠信社长介绍,郑广文当时居住在何家营以东的小江村,由于何昌期与郑广文的长期交往,何、郑两家的后人也定居于此相互往来,现在的何家营村就由最早的何、郑十三家发展成现在的规模。目前的何家营村有5个小组、480户、1800余人,其中何姓为第一大姓约占80%,其次为郑姓。
  二、何家营鼓乐社的乐社组织状况
  (一)何家营鼓乐社人员构成与组织形式
  何家营鼓乐社属于农村乐社,农村乐社的特点就是乐社的人员构成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乐社成员全是由本村农民组成,外村人与外姓人难以加入乐社。鼓乐社在过去也秉承中国传统技艺中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制度,因此何家营至今都由本村村民组成,2002年以后鼓乐社出现了女性乐人。何家营鼓乐社有姓名可以考证的乐人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据何忠信社长回忆,何家营鼓乐社有具体的生平可以考证的老一辈乐人有:何永贞、何生哲、何生碧等人,传承已经历三代。
  三、何家营鼓乐社的传承方式与传承意义
  (一)何家营鼓乐社的传承方式
  传承,是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紧密结合的词汇,体现出纵向的时间观念,是某种文化事项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延续,同时在发展中不断地进行横向的吸纳与借鉴,充实自我的发展过程。“传”与“承”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传承也并不是简单的继承和学习,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持续性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出一代代民间艺人身上凸显的时代印记与个人的创作力。乔建中教授对传承人的认定提出了五个条件:“1.由于表演形式的不同,传承音乐的传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体,另一种是群体。但无论是哪一种传人,他们所承载的传统音乐都必须是以口头方式而习得并依然用口头方式传播、传承的。2.熟练掌握特定传统音乐品种的唱奏技巧,并且是完美表现该品种音乐风格的优秀代表。3.具有即兴创造、表演的能力。4.掌握某个音乐品种的一定数量的曲目。5.较为清晰的传承脉系。”依照以上条件,何家营鼓乐社有着较为明确的传承谱系,依靠口头传播为主要传承原则,社长何忠信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精通笙、笛等的主要旋律乐器,对乐社传承下来的所有曲目都烂熟于心,是乐社中无可替代的人物。
  何家营鼓乐社的传承是以口传心授为主、乐谱传承为辅的方式进行世代承袭的。西安鼓乐使用的是宋代流传下来的俗字谱,也被称为大工尺谱,这种记谱方式体现出我国传统记谱“骨谱肉声”的基本原则,只记骨干音不记节奏,因此单靠乐谱的研读是无法进行准确演奏的。这样的记谱方式体现了传承人的重要作用,突出了口传心授的重要价值。学习方式首先由传承人教授学习者认识谱字学习俗字谱,之后开始学习韵曲,韵曲一般都遵循着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谱字由最初的五个字、六个字,到七个字、九个字逐步增加,乐曲的旋律由简单的单音旋律逐步变为曲调多变、一字数转的复杂旋律。这样的学习过程要持续一段时间,等到学习者对曲子的旋律、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开始学习笙、管、笛、打击乐器等。其中韵曲的传承方式最能体现口传心授的传承原则,韵曲一般由师傅唱,学习者依照俗字谱跟着学习,现在有些鼓乐社为了提高学习速度,也在使用简谱,但是无论是俗字谱还是简谱都无法对音乐旋律进行准确的表达,学习只能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进行。学习韵曲的过程要求学习者掌握音乐的旋律与韵味,但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学习者熟悉乐曲旋律,达到能够背谱的程度,通过学习韵曲锻炼音乐记忆力。口传心授作为西安鼓乐的传承主要方式,口传是传承的方式,而心授则是传承的目的。口传心授是历时与共时发展的结合,在口传的过程中,包含了西安鼓乐演奏、演唱的基本要求与发展,同时也加入了传承人自我的风格与创造,这样传承方式本身就包含了诸多的历史因素,而学习者又能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领会与感悟,进行继承的表达与审美的再创造,这样的传承过程是流动不居的,传与承、口与心形成一个严密统一的体系,将西安鼓乐的继承与发展不断地延续下去。
  西安鼓乐的学习与传承有三个重要途径:一个是熏陶、二个是背谱、三是合练,这是学习西安鼓乐的必由之路。首先熏陶是在特定环境下对鼓乐的耳濡目染,因为何家营鼓乐的主要参与人和服务对象都是何家营村的村民,鼓乐对于村民来说是一种熟悉的音乐,何忠信社长当初就是被鼓乐社的演奏深深吸引,只要自己有空闲就会去听他们的演奏,越听越喜欢、越听越着迷,后来才加入了鼓乐社学习。何忠信社长介绍,在学习鼓乐之初,老艺人不会专门去教你,需要你跟着乐社多听多看,形成一个大致的感性认识。不管你当时懂不懂唱的是什么,演的是什么,只要你带着耳朵听,用眼睛看,你就会慢慢的融入进去,听得多了就能随口哼出几句旋律来,看得多了也就懂了鼓乐的基本表演形式,这就为以后的上手学习打下了基础。
  我们可以把这一音乐的氛围看作是内部文化的自觉习得过程,也就是一种文化事项与文化当事人之间密切联系的“濡化”过程。濡化(EncuIturation)是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M_J.Hoskovits)在1948年出版的《人及其工作》这部著作中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强调的是人对于自身文化的一种协调和融合的过程。将这个概念放在西安鼓乐的学习中就是通过听、看等的自我观察形成的一种认知和自觉性的融入过程。何忠信社长在谈自己的学习经历时,也一直强调音乐熏陶的重要作用,他每次招收新学员的时候,一般都不急于传授他们技艺,让学员们每天都来听他们排练,一个是看看学员有没有耐心、能不能坐得住,另一方面是都要让学员跟着乐社多听、多看,形成一种初始的认识,这样的过程成为鼓乐学习的必由之路。   其次,背谱是学习传统音乐的一项重要方法,在传统音乐的演奏中几乎没有照着谱子表演的情况,背谱演奏、演唱已成为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背谱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对所学音乐内容的不断熟悉过程,这样的过程是从熏陶出来的感性认知,到学习时的被动接受,再到最终掌握技能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鼓乐学习的关键步骤。据何忠信社长介绍,他当年跟随何生碧、何生哲两位乐社老艺人学习韵曲的时候,当天学完当天就要背过,背不过曲子就用本子抄写,唱一遍、背一遍、抄一遍,直到背熟了才能休息,如果第二天曲子没有背过,师傅是不会教新曲子的。因此,何忠信社长在介绍鼓乐学习的时候一直都在强调背谱的重要性,只有背熟了乐曲才能学会鼓乐。背谱不仅是对音乐记忆力的锻炼,更是体现出西安鼓乐口传心授的传承原则,背谱的过程需要不断反复,加深了对乐曲旋律的印象,同时也不断加深对于乐曲的感悟与理解,使得乐曲的表演方法、韵味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替代用符号所不能记录的表演要领,这就是口传心授体现出的重要学习原则。
  最后就是鼓乐的合奏训练,这既是鼓乐的表演方式也是学习的重要途径。在鼓乐的表演中无论是韵曲,还是吹管乐、打击乐的演奏都需要师傅手把手的进行传授,在个人的技艺训练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要在乐社中进行统一合练。合练是乐社内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由于西安鼓乐是合奏型音乐种类,任何个人、任何乐器的演奏必须与其他乐器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统一体。在合练中既要展现出个人的音乐技艺,还要与其他乐器形成统一和谐的演奏效果。乐社是一个大集体,在成员合奏的训练中,老社员会对新社员进行现场的指导,新社员在合奏中出现的问题都会被当面指出,社长和老社员会耐心的对新社员进行指导,让他们可以尽快的融入到乐社的演奏中去。乐社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是鼓乐学习最为直接有效的传承方式,增进了乐社人员之间的情感,也促进了个人技艺的不断提升。
  三、结语
  乔建中教授对于传统的态度是:“我觉得,传统绝不是陈旧、过时、僵化的代名词,相反,它永远在流动,在吸收;它是往日文化积蕴,它是今日文化建设的乳汁:它也许不如地上或地下的遗迹那么辉煌壮丽,但它通过口耳或行为所聚积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任何遗存所无法替代的。”诚然,西安鼓乐能够让我们可以亲手触及到历史的风采,为我们带来如此鲜活与厚重的感悟,未来西安鼓乐发展的道路漫长而修远,求索的步伐始终不能停息,保护与发展同行,困境与机遇并存,只有我们坚守才能使这个古老的乐种历久弥新、绽放光彩。
其他文献
马宏明,男,汉,1965年10月生于贵州省贵阳市,祖籍天津,大学学历,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剐主任、贵阳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贵阳书法教育协会副会长、贵州省芙峰印社秘书长、贵阳市政协委员、贵阳市青联委员、《贵州书艺》副主编,《芙峰印社》副主编。马宏明自幼随著名学者书法家陈恒安先生学习诗词、书法、篆刻,三十余年如一日勤奋努力,无间
期刊
吴鹏,男,1973年10月生,汉族。南京艺术学院书法博士,师从黄淳先生,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十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导师书法工作室精英班成员。  曾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所著《晚明士人生活中的书法世界》(20万字)一书已列入中华书局2015年学术著作出版计划。  已在《文艺研究》《文献》《中国书法》《中国书画》
期刊
摘要:“戏歌”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自诞生之日就被业界惊呼为一种文化现象。《故乡是北京》被誉为中国“戏歌”成熟之作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创作背景的回顾反思,语言音韵、句法旋律以及演唱机理与技巧的分析,以便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诠释其艺术内涵和美学韵味。  关键词:戏歌;《故乡是北京》;韵味;音乐审美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146-02  中
期刊
摘要:丁丕业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侗寨酣歌》是其声乐套曲中一部重要的作品。该套作品中旋律部分多处出现了广西侗族民间音乐的素材,笔者将对其中应用了笛子歌中音乐素材的几处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现代作品;和声编配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157-03  丁丕业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我
期刊
居住在普安县龙吟镇高阳村菁门口的大花苗,是二十世纪由威宁迁徙而来的一部分苗族同胞,之前,就已听说过在这偏远的山寨,活跃着一支远近闻名,有着天籁一般嗓音的演出队伍,经常在省、州、县举办的各种庆典活动和文艺比赛中,赢得好评,并获各种奖励,因而就一直令人心动向往。  2015年初秋,笔者和省文史馆的几位民族史学专家,在馆领导组联部的安排和当地政府部门的配合下,有幸深入实地身临其境地经历了一次难忘之旅,饱
期刊
摘要:通过对固定和声变奏曲式结构特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分析固定和声变奏曲式,本文对在教学中如何对固定和声变奏曲式作品进行分析和梳理,从曲式、和声、旋律特点等方面对贝多芬《变奏曲》wo o 80作音乐分析,进一步认识固定和声变奏曲式结构特点和贝多芬的创作思想及其作曲技法。  关键词:变奏曲式 固定和声变奏曲式 教学与分析  变奏曲式由音乐主题完整陈述及其后的若干次变奏重复所构成的曲式结构。变奏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关课程进行细致的理论研究和广泛深入调查,阐述了《多声部音乐的分析与写作》课程改革对于我校音乐教育的影响,特别是重点探讨课程改革对我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建设的促进发展,尤其是对音乐表演系学生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地指导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音乐理论课程;多声部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05
期刊
摘要:广西地区产生了大量的乐器以及由外传入并逐渐被本土化的乐器,为此篇文章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将对其演奏方法、方式以及传承现状、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一条较为有效的传统乐器传承与发展之路.希望以此可以对广西本土乐器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 乐器 传承 保护  广西一直享有“歌海”的美称。主要的乐器有:铜鼓、骨胡、葫芦胡、天琴、波列等等。在大体分布情况上,弦呜乐器多在桂南
期刊
摘要:哭嫁调”是广泛存在于少数民族中的一种婚俗,许多女子在临出嫁之前,家人以“哭”的形式送别即将出嫁的姑娘,哭嫁调则被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曲调婉转、节奏自由,主要以抒情为主,旋律如泣如诉,传达亲人之间依依不舍之情。本文通过分析哭嫁调文化的起源,在此基础之上,对哭嫁文化的特点做相关总结,最后归纳哭嫁调文化的艺术价值所在。  关键词:哭嫁调 文化蕴含 哭嫁习俗  一、哭嫁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的
期刊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题材的音乐和古筝这一民族乐器结合的筝曲开始出现并逐渐丰富,这种不同民族之间所融合的音乐作品与传统筝曲相比无疑是新中国积极文艺政策的结果。本文选取了3首具有藏族风格的优秀筝曲,它们分别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时期,在演奏技法、乐曲内容、情感表达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色。同时,这些筝曲的出现也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还将对筝曲的整体演奏风格及古筝音乐美学的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