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钢琴教学中思维训练之途径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26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训练是分不开的。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定训练的目标、在弹琴中训练思维能力和在登台演奏中训练思维能力等方面,论述中学钢琴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维训练目标演奏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6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的人才要求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阶段,承担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钢琴教学是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因此也承担思维训练的重任。思维指的是精神、意识、思想等,是一种理性认识。在钢琴教学中,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中学钢琴教学中训练学生具备这些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制定训练的目标
  根据钢琴教学的特点,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目标,借此目标来帮助学生描绘学习音乐的蓝图。为此,教师在音乐教学开始的时候,应为学生设计一个“高标准”的练习目标。如在上课时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要弄清乐曲的主要内容、乐曲结构、句法、段落等等,让学生在思想上能重视乐曲的意境、音乐、声音,这样才能让学生围绕一个正确的目标,有目的地去感觉、倾听、并调整自己的思维。教师也可以围绕这一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乐曲练习,从而教会学生使用音乐语言,以及有深度地表现音乐。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教学目标来传授知识,教会学生运用何种方法,以及何种途径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通常,学生学习钢琴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练琴的效率如何,而练琴效率的高低又取决于练琴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和指导思想,因此,钢琴学习的关键,就是
  学习有效练琴。如一些学生在钢琴手指练习中,比较喜欢用慢练,然而,有一些学生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也达不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因为学生不清楚慢练的目的、要领和方法。大多数学生都把慢练当做仔细认谱的一个过程,没有考虑如何抬起手指,也不考虑手臂是否放松,声音是否通透,这样练习完全丧失了弹奏的灵活性。实际上,慢练应训练手指快速下键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手指动作的爆发力和独立性。在训练每一个音的下键点或者音头时,自始至终都应该是积极的。慢练的实质,就是在每个音的空隙中,拉长检查、准备、调整的时间,并且以每个音的下键速度来开展练习,在手指下键速度和指尖的弹性丝上,不应该有任何减弱。通过这样来开展慢速练习,才能逐渐提高弹琴的速度,这也正是慢练的最终目的。
  教师除了向学生灌输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之外,还要让学生知道,在音符之外,还应该学习复杂的音乐表达技巧和丰富的音乐知识。这就需要启发学生学会调动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这些感官意识。
  在练琴中,需要思路清晰、思维集中。只有思想高度集中,才能提高效率,达到理想的演奏境界。如学习和弹奏复调乐曲,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考验的关键时期。在练习复调乐曲中,由于声部比较复杂,运用的乐曲材料也比较多,令人眼花缭乱,学生在练习时,很难完美和精确地把握演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先讲述作者的背景,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乐曲的时代特征有一个了解。如在练习巴赫的曲子的时候,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述作者巴赫所处的时代,也就是十七世纪的时代背景、宗教音乐的表现特点、哥特式建筑风格对巴赫音乐的影响、十七世纪的宗教信仰和人们的思想境界,甚至是十七世纪键盘乐器的发展情况。通过这样的讲述,让学生置身在十七世纪的环境之中,去感受巴赫音乐的时代氛围。在弹琴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找出不同音乐的主题,然后展开对比,指导学生学会区分不同的音色,使用不同的触键来表达与之不同的音乐形象。
  二、在弹琴中训练思维能力
  钢琴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之培养。在钢琴练习的过程中,只要学生能正确理解风格,并准确把握风格,就有利于潜能的发挥。在处理和设计乐曲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提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并且自主寻找答案。对于基础比较好,拥有成熟思想的学生,教师更应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对乐曲处理的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获得真本领,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在弹琴练习中,教师还应不时地检验学生的练习效果,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正。如果学生在听某一技术片段的时候,觉得比较吃力,表达音乐时也不流畅,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寻找问题的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对钢琴学习进行局部分解,如开展分手等慢练。之后教师应该分别指出学生学习的缺点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如此长期地练习才会收到明显的进步效果。
  三、在登台演奏中训练思维能力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台上演奏的时候,对音乐形象的想象、音乐技术的把握、音乐情感的抒发、演奏的调整等都是在弹琴的瞬间进行的。这就需要学生连续不间断地开动脑筋,调动自己的思维,才能保证练琴的正常进行。如果在台上演奏的学生,在弹琴的时候忽然不知弹到哪里,音乐也就因此在这瞬间跟着停止了。造成这一状况,主要是演奏者思维没有在瞬间高度集中所造成的。因此,为了保证演奏的完整和顺利地进行,应需要训练思维的连续性。
  为此,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演奏活动。如多举办一些音乐会,让学生都能有机会上台演奏。这样的活动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以及训练思维的高度集中。同时,教师应训练学生思维的突破性。学生在登台开始钢琴演奏之前,对钢琴技术的掌握已达到了一种自动化的状态,对钢琴练习已有一种条件化的反射;学生对钢琴演奏中情感的表达、乐曲的处理,随着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练习,被磨炼得毫无生气。因此,每一次的钢琴演奏,都是差不多。这一种思维的定式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毫无益处的。为此,教师应对学生开展思维定式的突破练习。这主要体现在灵感的迸发上。如果学生在钢琴练习的过程中,有灵感迸发,就会在一定“轨道”上继续发展,并聚合、连贯精神和思路,从而突破常规,创造性地表达音乐情感。
  为此,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学会积极地思维,平时要注重对素材的积累,这有助于钢琴演奏灵感的形成,以及激活演奏的情感,让演奏活动用一种新颖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的品质,为社会输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人才,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探索思维能力培养之途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朝刚,汪子良.演奏思维的属性〔J〕.中国音乐学,1996(1):111.
  [2]刘延勃,张弓长,马乾乐,等.哲学小词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健全发展的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要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指导者、组织者、引领者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强化管理,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锻炼。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转变观念强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9010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从自己的实际学习
[摘要]随着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美术院校对生源的要求日趋严格。好的美术院校和一些绘画类专业,都对考生的人物速写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人物速写教学已成了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美术高中的术科教师,有责任去了解和认知。探析人物速写的表现形式及其教学方法,为高中美术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物速写表现形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
[摘 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化学思想等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学是否高效,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和状况。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30082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新课标要求将知识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体系,其中生物课堂教学、人文教育之间的融合势在必行。对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进行探讨,有助于加强高中生物人文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人文教育重要性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摘 要]新高考方案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新课改中,教师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就能够逐步提高教学效率。而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则是明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针对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目标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