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c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据有关资料调查统计,课改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创新题约占15.6%。由此可见,新课改越来越重视通过创新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数学创新题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题 教学价值 教学作用
  一、何谓数学创新题
  数学创新题是教育价值最高的数学题型之一。创新题是相对于明确条件和结论的封闭型习题而言的,是指能引起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数学习题。创新题的条件、问题变化不确定,有的条件隐藏,有的条件多余,有的结论不定,有的解法多样,等等。它具有以下突出特征:一是内容的丰富性;二是形式的多样性;三是思路的发散性;四是教育的创新性。
  二、创新题的教学价值
  数学创新题的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在解答创新题时,会运用不同层次、多种水平的解答方案。有的学生可能只找到一种答案,有的学生可能找到多种答案。创新题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类试题能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探索轻松地寻找答案,学生感到考试并不是严肃的过关测试,而是一种通过自我调整寻求答案的过程。
  2.数学价值的体验得到升华
  由于创新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教师要吸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的数学信息,丰富学生的数学认识。使学生把学习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中,并拓宽获得相关领域的新知识,从而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本质。
  三、数学创新题教学的注意点
  好的数学创新题,不加以运用,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数学创新题的教学应讲究策略,具体应做好以下三方面。
  1.创新题型要独特
  好的创新题对小学生而言应有较大教育价值,能促进学生运用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创新题型要符合认知水平
  创新题的条件、问题、所阐述的对象,应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题目不仅要有创新性,更要表述通俗易懂,让學生容易下手。这样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能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学生对“1吨=1000千克”可谓熟记于心。然而,当说到肥猪的体重、自行车的载重量时,一些学生竟然用“吨”描述;提及大象的体重时,有的学生认为大象重6千克……真让人啼笑皆非。说到底就是学生对“1吨”究竟有多重,并没有真正的认识。正当教师陷入极度困惑之际,学校食堂的购物车装着1吨萝卜回来了。于是,笔者将三年级两个班的100个学生带到装载着萝卜的小卡车旁。得知车上共装有100袋萝卜,每袋萝卜的重量为10千克时,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车上的萝卜刚好为1吨。教师指着车上的萝卜对孩子们说:“同学们,谁能很快将这1吨萝卜全部搬运到屋子里去?”学生都摇头。过了一会儿,一个同学说:“老师,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将1吨萝卜搬运完,我们全体同学一起动手,不就可以了吗?每袋萝卜重10千克,两个班100名同学每人搬运一袋(搬运两次),刚好将1吨萝卜搬运完毕!”这一来,学生的兴致顿时高涨起来。不一会儿,车子上的1吨萝卜就被学生搬运一空。望着屋子里眨眼间冒出来的1吨萝卜,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老师,俗话说得好,人多力量大呀!1吨萝卜让1个人来搬,假设每次搬运一袋萝卜,得搬运100次。即使多搬一点儿,每次搬运2袋,也得搬运50次。”“老师,我邻居大叔刚刚买回一辆载重量为10吨的卡车。他昨天运回10吨麦子,5个工人用箩筐挑了一个下午,竟然未能卸下一半麦子。起初,我以为那些工人边做边玩,耽误了工作的进程。现在,我发现自己误会了辛勤劳动的工人……”“老师,我的体重为20千克,我们三年级两个班100个学生的总体重约为2吨。哪怕是力气再大的大力士,也无法将我们一次从甲地运到乙地。不过,只要两辆公共汽车,就能很快将我们运送到目的地!”“老师,我们学校后面的那座大桥旁写着‘限载20吨’,若是汽车上装有30吨货物从上面通过,那就容易发生危险,是吗?”“老师,有一个人非常了不起,她运载的事物的重量可谓不计其数,难以用‘吨’这一较大的质量单位计数。她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一并揽于怀抱之中,无论是轻的还是重的,一个也不丢弃。她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伟大的地球妈妈!我们得好好体贴她,不让她过分劳累!”……
  从交流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激情可谓空前高涨。毫无疑问,他们对“吨”这一质量单位也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毋庸置疑,孩子们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之情也由此得以升华。这些出人意料的收获从何得来呢?两个字,那就是“生活”。众所皆知,数学来源于生活,要使孩子们学到活生生的数学知识,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带领孩子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真正有用的数学知识。
  3.创新题型要有层次性
  由于学生本身存在差异,因此设计创新题时要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可由一个创新题引出新问题和启动新思考。通过解答创新题,让所有学生都认为“我能行”这样的命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有层次,使程度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着手解决,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相对于优等生而言,也有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
  数学创新题的教学和设计,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数学课程教师需要教师注意创新题的设计,让创新题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成长。教师要把最基本最核心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前预习、课堂探究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由的探索中收获发现的惊喜,体悟成长的快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引领学生成长的智慧的园丁,一路陪伴鲜花绽放。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太赫兹(THz)超常媒质电磁诱导透明(EIT)是一种在THz波段用人造周期性结构单元形成的电磁现象,其在THz传输的频域谱上具有一个典型的透明窗口,对于慢光、光存储以及光传感的实
学位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习信心。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只有经历了自主探究和认真思考,才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才能有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因此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并通过长期坚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获得成功体验。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
摘 要: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他们就会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蕴含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愉快地探索。  关键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一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的灌输与记忆,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形式和应用过程的挖掘与探
摘 要: 职校数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课时少、基础性较强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习惯、创新思维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极具创新能力的人才,职校教育一直以来以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人才为教学理念,重视数学的创新教学,旨在培养更多极具创新能力的学生。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有效的创新教学策略,希望为广大师生提供指导。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数学课程同样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笔者发现,尽管数学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多年,“德育为先”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但事实上,不少数学老师仍然只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不重视利用数学课堂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的也只是蜻蜓点水。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
摘 要: 探究式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探究。而根據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探究式学习,研究其原则、策略等,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 小学探究式学习 意义 原则 策略 注意问题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探究式学习。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是一个新的课题。要搞好探究式学习必须正确把握探究式学习的意
摘 要: 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反思能力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一个课题。反思是个体乃至整个群体成熟的重要标志。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反思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发展潜能的学习方式,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反思意识 培养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将“评价标准”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发展的潜能。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