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性

来源 :教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改革与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行、道德素养以及法律常识,有助于改善当今社会道德下滑的现象,树立学生高尚的行为形态和思想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对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性,构建独特教学情景,强化学生学习体验;联系实际及社会热点让他们关注道德与法治,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课堂;道德与法治;家国情怀;有效性
  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坚持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大纲和基本方向,以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为目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实现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提升。家国情怀蕴藏着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这是对家庭的依恋和关爱以及对国家的敬仰和热爱之情,对家和国深深地眷恋之情以及发自内心的敬仰和认同感。现阶段,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全面的强调在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学科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思想品质。
  一、家国情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形成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的思维比较敏感、渴望独立、希望尝试更多的新鲜事物等,他们的思维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正确引导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从多方面实施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不断充实更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加大对学生的引导力度,将家国情怀渗透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学生对其重视程度,对学生不断启发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使其真实感受学习带来的趣味性。
  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性
  (一)运用生活化教学延伸学生知识面,增添实践性教学
  小学生对复杂的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学情和学生的状态以及教学内容来组织实践活动。学生只有主动参与,自己深的体会才能够完全理解,对事物能够更好的分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爱国情怀、爱家、爱他人的道德标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深度融合,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理性思维和爱国情怀,通过生活实践延伸学生的知识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一章节内容时,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会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进行讲授,占据课堂中的主导性地位,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将一些理论知识与概念性知识传递于此,虽然学生能够学到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但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增添一些实践性元素。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转移到户外,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划分,举办带有主题色彩“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安排各个小组,走进校园、走进小区、走进街道等公共场所,看到公共场所的垃圾主动清扫捡起,再投进垃圾箱或自己准备好的垃圾袋中。在实践活动中,师生之间共同参与活动,不怕脏不怕累,积极主动任劳任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辛勤付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以及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理念,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
  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要一味地墨守成规,可以说,十次的课堂讲授效果,不如组织学生一次实践活动的效果更深刻、更有意义。教师要大胆尝试,将教学转移到户外,让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能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可以全身心的放松心情,解放思想、释放自己的天性。教师可以多种活动性质来举办,比如,每月可以组织学生做“小小志愿者”、“劳动最光荣”、“感恩之心伴我行”等带有主题色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能够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内涵,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
  (二)運用情境化教学改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更要将家国情怀落实于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做到思想与行动合二为一。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创有家国情怀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真实、真切的感受,打动学生的心灵深处,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情怀以及对学习的兴趣感。
  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关爱老人”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进入社区敬老院,做一名小小志愿者,帮助老人收拾内务、关心老人的健康、与老人谈心分享等活动内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家国情怀有全新的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善于奉献的精神品格。
  又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中《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节时,教师在讲授概念性知识时,学生会感到懵懵懂懂、一知半解。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等先进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音频、视频的播放带给学生缤纷的课堂,感受视觉和听觉的饕餮盛宴。通过为学生播放视频,展现天安门、升旗仪式、开国大典、阅兵仪式等内容,在播放过程中,能够听到学生们不由的发出感叹和赞美的声音,让学生了解到国庆节的由来,是我们祖国的诞辰日,国庆佳节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知道我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同时感受开国大典的隆重和震撼。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为学生延伸很多有教育色彩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丰富的课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在课堂中渗透红色教育,弘扬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家国情怀是当今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身心发展注入更多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高尚品质,让学生对家国情怀有深刻的理解和全新的认知,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许美玲.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涵养家国情怀的实践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25):78+80.
  [2]徐海霞.培养家国情怀 促进学生发展[J].教育,2019(47):10.
  [3]陈春凤.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备素养[J].新课程(小学),2019(09):212-213.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学习阶段是学生的重要转折点,学生备受着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从容的应对。素质教育背景下,除了注重学生知识传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给予学生更多心理和精神上的指引,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本文基于素质教育全新教育理念,对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开了探究,皆为从学生心理角度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促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愈加明显,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生态理念。 本文探究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秉持生态理念的原则,并提出了生态理念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对策,以便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增强生态效益。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原则;生态理念;对策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是在现代环境科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
期刊
摘要:选材构思就是在中学生写作之前可以想一些符合作文题目的素材,选材能力的高低,对一篇好文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语文中学中学老师应该引导中中中学生拥有选则优秀题材的能力,让中中中学生收集各种各样丰富的写作素材,清楚的知道哪一种素材适合于哪一类的作文,这样才有利于中中中学生可以围绕作文题目写出优秀的文章。  关键词:选材构思;作文能力;中学学生  作文在语文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语文考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学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已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但目前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是:教学的内容理论化、枯燥无味,学生难以融入。因此,初中物理老师应改变教学思维,简化困难枯燥的物理问题,使物理课堂更加有趣,并且让老师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战略,供其他学者探讨。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小学語文作文教学策略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语文教师应当注重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于作文学习的持久兴趣,才能够满足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策略作出探索,期望能够对作文教学研究带来有价值的帮助。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引言  小学语文作文在整个语文学科教学和评测当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语文教师应
期刊
摘 要:因为现在时代的更新进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本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这一改革的新情况下。如何将小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上新一个层次,变成了我们小学教师所要教学的重点。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其提升至新层次,在小学数学方面,我们需要提高的是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拥有一项好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此类科目的关键。学生若都培养出精确的计算能力后,必定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提高其对于数学科目的积极性,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影响学生语言表达及文学素养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对影响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获取文学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训练方式之一,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质量是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面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更要从当前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阅读问题入
期刊
摘要:微信公众号营销是新媒体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创新型营销模式,它为企业和用户间建立了联系,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基于人们之间的社交方式和沟通方式,运营方合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营销,以促进与客户线上和线下的联系,从而推进企业的营销效果,实现利益的增长。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号营销平台与客户发展前景  运营方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内容推送,将品牌和产品推广给用户,以达到相应的营销效果,提高企业的收
期刊
摘要:进入新时代,高校一方面措施有力,全力落实“精准资助”;另一方面,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会出现贫困大学生隐私权被侵犯而得不到有效法律救援的案例。在通过梳理与高校贫困大学生隐私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可以发见贫困大学生隐私权保护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保护贫困大学生隐私权的对策。  关键词:法律法规; 贫困大学生; 隐私; 保护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生动体现了以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越来越密切,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也逐渐凸显出来。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创新英语教学方式,优化英语教育教学方案,促使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力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成果导向教学法在英语适配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并针对如何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对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成果导向;大学英语教学;适配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