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zhang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建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百姓越来越关注室内环境品质。因此, 作为室内环境的创造者和维护者———暖通空调系统受到格外的重视。可以说, 暖通空调产业进人了黄金时期。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了概述,并简要分析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节能空调系统设计新思路。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提高,中央空调小型化,家用空调商业化,家用中央空调将成为未来家庭空调的主流。由于暖通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暖通空调系统的能量消耗占整个建筑耗电量的50%以上,目前绝大多数空调处在低效运行,能源浪费严重。因此,合理设计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而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室外环境的负面影响,是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暖通空调系统的概述
  一般“空调系统”包括制冷供暖系统,新风系统,排风(排油烟)系统等的综合设计。所以说“暖通”从功能上说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建筑设计来说,他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分项。并不是单指“空调”。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空调”在一个建筑中可能是“中央空调系统”也可能是“中央空调与独立空调的混合系统”,也可能全部是“独立空调的系统”。一切根据建筑的功能以及投资者的意向和实际需要而定。暖通空调系统种类繁多,但是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其常见的种类型有:分散式供冷或供暖、热泵系统、热回收系统和蓄冷。另外还有:空气一水系统、全空气系统和全水系统。空气一水系统:这类系统通常是用冷水带走空调空
  间的大多数显热负荷,而用空气提供通风以保证空气质量并带走由于空间的潜热负荷造成的湿气,当然空气也提供一些额外的显热冷却。全空气系统:在这类系统中,空调空间的所有要求(如加热、加湿、冷却及除湿等)都靠送风来满足。全水系统:这类系统指那些具有风机一盘管、组合通风装置或重力循环式室内末端的系统,未调节的流通空气通过墙上的通风口送入或渗入。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适应许多建筑物空气调节要求,并且可灵活地应用在空调系统的改造中。
  2暖通空调设计的原则
  (1)弄清该建筑物在总图中的位置,四邻建筑物及其周围供热、供水、供电等管线的敷设方式与可能的接口地点。这可为本建筑物设计供热入口时的客观条件。也可作为计算负荷时考虑风力、日照等因素的参考,还可以根据主要入口的朝向,确定大门的做法。
  (2)层数、层高及建筑物的总高度,看其是否属于高层建筑。按现行的规范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应遵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条款。
  (3)弄清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使用时间,有无废气要排等。作为计算负荷及划分系统的依据。
  (4)防火分区的划分,防烟分区的划分及防火墙的位置及火灾疏散路线。不了解这些问题就无法设计防烟排烟系统,也不知道该在什么位置设防火阀门。
  3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3.1供暖方面
  高层建筑暖通入1:3入户装置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热水采暖系统,应在热力入口的供回水总管上设置温度计、压力表及除污器,必要时应装热量计。而设计人员往往只注意入户热力装置的设置,忽略了入口装置,造成设计失误。入口数量问题应考虑开发商后续管理方便的基础上,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室内供暖系统的合理性,又要考虑室外管线衔接的合理性,不能顾此失彼。规范规定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散热器应由独立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工程中共用一根立管一侧连接邻室房间散热器另一侧连接楼梯间散热器的做法,因密闭性难以得到保证,供暖发生故障,将影响邻室的供暖效果。带有底层商铺的住宅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对建筑内的公共用房和公用空间,应单独设置采暖系统和热计量装置。但设计中总存在商铺未单独设热计量装置,或与住宅采用共用系统,都将对以后使用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采用共用立管系统的高层住宅,设计中要根据系统水力平衡、承压能力、散热设备及化学管材的特性等因素对供暖系统及共用立管进行竖向分区设置,并应考虑管道热补偿问题。工程上忽略伸缩器设置、未认真校核热膨胀量以决定补偿器的位置、在补偿器上下的位置安装固定支架消弱补偿器作用等会因立管的热胀伸缩拉裂了支管的现象。
  3.2空调循环水泵的选型问题
  循环水泵容量过大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容量通常能达到实际需要的两倍,这将造成极大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的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
  (1)系统循环阻力计算结果偏大。
  (2)设计冷负荷偏大。
  (3)净水压力问题。错误的将净水压力算作系统的循环阻力,造成系统循环阻力计算偏大。
  (4)系统水力平衡计算问题。水力平衡计算不精确,正式投入使用前又没进行全面的调试,会造成水力失调。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该随不同时刻冷负荷及扬程的变化而变化,能够满足不同条件下优化运行的要求,通过对定速泵的台数控制及变频泵的速度调节达到节能的目的,控制方法简单,节能效果明显。
  
  3、3空调通风系统防火、防烟阀的设置问题
  防火阀与排烟防火阀不同,不能将这两种不同功能的阀门混合使用,防火阀一般设在通风空调管路穿越防火分区或变形缝处,平时开启,火灾时,当烟气温度达到70℃时.阀体内的易熔片熔断,从而切断烟、火沿通风管道向其他防火分区蔓延.高规中规定。风管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然而,有的设计在风管穿防火墙处未设防火阀,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另外,有些工程防火阀的位置设置不当。按要求防火阀应紧靠防火墙位置,且连接防火阀的穿墙风道厚度
  &≥1.6,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道应采用不燃材料保温。但有些工程通风空调风管上的防火阀随意设置.远离防火墙,其间的风管既来说明加厚,亦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而捧烟防火阀是设在专用排烟风道或兼用风道上,排烟阀体上加装280℃熔断的温度熔断器,当排烟温度高达280℃时温度熔断器动作,阀门关闭,停止排烟。
  4节能空调系统设计新思路
  4.1方案设计
  现在非常流行的空调设计方案是:在低能耗,高室内环境品质的前提下,风量可调的置换式送风系统、冷辐射吊顶系统、结合冰蓄冷的低温送风系统以及去湿空调系统。为了平衡高层办公楼中设备、照明等主要热源形成的辐射热量采用辐射形式供冷。冷辐射吊项应结合置换式送风,将新风采用下送风方式送入室内,既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又保证良好的室内热环境。而采用空调去湿方案,首先可以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其次采用去湿保证了绿色建筑对室内湿度控制在60%以下的要求。
  4.2蒸发冷却技术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是一种绿色仿生空调技术,包括间接蒸发冷却(IEC)和直接蒸发冷却(DEC)。该系统采用水作为制冷剂,实现空调运行对环境无污染,另外,蒸发冷却系统的COP值比机械制冷大得多,且它的制冷不消耗压缩功,它是一种节能环保型绿色空调技术。
  4.3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
  新风的作用某些建筑由于装修材料含有挥发性有害物质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因此,绿色建筑中的暖通空调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实现合理的自然通风,因为新风在室内的流动对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4.4免費供冷空调系统
  免费供冷(FreeCooling)技术通过水系统来利用自然冷源。它也称冷却塔供冷,是一种节能降耗的系统形式。免费供冷的实现方式是:当室外空气湿度温度下降到某值以下时关闭冷水机组,以流经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直接或间接向空调系统供冷,提供建筑空调所需要的冷负荷。在空调系统中,冷水机组的能耗占有极高的比例,如用冷却塔供冷技术可少开或不开冷水机组,其节能效率将会是显著的。
  
  4.5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利用土壤、地下水或江河湖水作为冷热源的一种高效空调方式。土壤是一种很适宜的热源,其温度适宜、稳定,蓄热性能好且到处都有。地源热泵全年运行工况稳定,不需要其他辅助热源及冷却设备即可实现冬季供热夏季供冷。地源热泵的COP值可达
  4.0以上。对于采用深井回灌方式的水源热泵,由于地下水抽出后经过换热器回灌至地下,属全封闭方式。因此不使用任何水资源,也不会污染地下水源。
  5结语
  总之,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员必须对设计方案中涉及到的种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以寻找到符合最大经济效益和功能要求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褚占彪,郭洪海.浅谈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J].沈阳建筑,2009,(2).
  [2]李竹光.暖通空调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GB500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200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当前国民经济与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水利工程也逐渐发展起来。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之时,往往会遇到软土地基处理问题,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低、压缩性强、孔隙率高、含水量大,使得其承载力非常弱。假如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之时不对软土地基实行有效处理,则必然会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高层建筑人员比较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成为其关键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就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20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多,扑救难度大,火灾后果严重。防火安全的任务也将越来越繁重,设
期刊
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软土路基处理的几种方法,探讨了加固软土地基的措施,以提升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软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软土地基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道路施工问题,不仅会对路基的承载能力造成影响,也将对公路安全运行产生隐患。基于此,为了确保道路可靠、安全运行,必须对软土地基做好处理。  一、软土地基特点  软粘土、泥炭质土、淤泥质
期刊
摘要:本文选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学生公寓一区到二区路段为例。运用数学方法列出保证车辆通过减速垄单元时不发生碰撞倾斜的不等式组,根据控速路段的实际情况以及通行车辆车轴两侧轮间距选定设计参数,最后求解不等式组得到适合于该路段的减速带单元横向长度和横向间距。论文提出的人性化减速带布置技术,可用于城市道路减速带合理设置,提高减速带限速水平。  关键词:减速带;间距设置;规格  中图分类号: U212 文献标
期刊
摘要: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实施中,市政工程技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不仅涉及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也直接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优化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对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制定出详尽的优化方案,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实现工程施工的利益最大化。本文主要就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重要性;优化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迅猛发展,大跨度桥梁不断涌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具有变形小、结构刚度好、行车平顺舒适、伸缩缝少、养护简单、抗震性能好等优点,是大中跨径桥梁的一种常用桥。本文主要对山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合拢段施工控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预应力;刚构桥;合拢段;控制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合拢是桥梁施工中最关键的一个工序,成功与否直接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和投资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双方都较为注重。建筑工程的造价与其建筑工程施工量、施工材料、施工结构以及施工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一切都基于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文章简要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与其造价预算的关系,并对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建设市域铁路有利于拉开城市框架,促进功能集聚,资源要素快速自由流动。市域铁路交通的建设,对于快速联系中心城和城市外部组团的时空距离,拉开城市框架,引导城市发展,促进老城区人口转移,支撑新城的形成,缓解老城区用地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促进沿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轨道+土地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1、市域铁路与沿线的土地滚动良性发展  市域铁路交通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效率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不断翻新,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践表明,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优劣决定了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好坏,牵涉着国计民生能否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自身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因此,探析我国当前土木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现状、未来发展方向等,对于促进土木工程技术革新,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社
期刊
摘要: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 车辆大型化和严重超载现象, 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些公路建成不久就不能适应交通的需要, 出现路面早期破坏,表面服务功能及行车舒适性差等问题。因此, 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同时,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随之认识也不断深入。  关键词: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 A  各国沥青路面结构绝大部分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