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爱,那里就是家

来源 :民族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第一个将中国油画当商品推向世界的艺术家,陈逸飞在中国创造了多个奇迹。他在中国从绘画艺术出发,涉足影视、服装、传媒等与视觉相关的领域,成功地将艺术和商业融合在一起。他也被誉为中国“艺术家中最成功的商人,商人中最成功的艺术家”。
  和事业一样,陈逸飞的感情生活也丰富多彩。然而,在他的人生达到巅峰时,2005年4月10日,病魔却夺去了这位艺术家的生命。这时,沉寂在陈逸飞背后的情感也浮出了水面,这些陈逸飞生命中的女人纷纷回忆起和陈逸飞在一起的岁月,期望这些美好的记忆能伴随陈逸飞在另外一个世界不再孤寂。
  
  以画为媒,爱情掠过情感星空
  
  陈逸飞1946年出生在浙江镇海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是陈逸飞艺术的启蒙老师。陈逸飞从小在上海长大,那时,母亲经常带他去教堂,陈逸飞从小就对宗教绘画、雕塑以及管风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65年,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陈逸飞开始了油画创作,并担任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组负责人。几年间,他先后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开路先锋》等一大批优秀的油画作品,在中国油画界引人注目。
  陈逸飞才华横溢,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吸引女孩子的目光。在众多的倾慕者中,陈逸飞爱上了一位名叫张芷的美丽女孩。张芷和陈逸飞是同事,她集温柔、秀美和典雅于一身,且画得一手好画。1972年底,这对中国画坛上的“金童玉女”结为秦晋之好。次年,他们生下了儿子陈凛。
  那时,陈逸飞和张芷常躲在栖身的小阁楼里吟诗作画,像城堡里的王子和公主,演绎着浪漫的爱情童话。
  1980年,为了在画艺上有进一步拓展,陈逸飞和娇妻依依惜别,怀揣85美元,远赴美国纽约亨特学院攻读美术硕士学位,学习西方油画。1982年夏天,陈逸飞乘火车开始近两个月的欧洲之旅,遍访西班牙、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的博物馆,观摩了大量欧洲名画原作。
  这些欧洲名画原作极大满足了陈逸飞的艺术渴望。艺术之旅结束后,陈逸飞回到美国继续画画。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风土人情,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也就是那时,陈逸飞浪漫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开始成型,得到了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的赏识,并与哈默画廊签约。
  1983年,陈逸飞在哈默画廊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参展的42幅作品全部售出。他的画得到了西方市场的认可,1985年,他的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陈逸飞发现并提供了西方认可的话语符号——怀旧意识、老上海情结、浪漫写实主义……让西方画界对中国油画刮目相看。
  在美国事业的成功,让陈逸飞的经济条件得到良好改善。这时,张芷带着儿子来到美国。陈逸飞在艺术上是个天才,但醉心于绘画事业的他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家庭上。一年中,他大部分时间都是背着画夹去各地写生作画,将照顾儿子和家庭的重担全部推给张芷。
  陈逸飞是个非常有女人缘的人,特别是在他事业飞黄腾达时,他的才艺让许多女子为他而痴狂。率性而为的陈逸飞在这种生活中游刃有余,而传统的张芷却无法接受丈夫这种身边天天蜂飞蝶舞的生活。他们的婚姻因此触礁了。
  1986年,陈逸飞与张芷平静地办理了离婚手续,陈凛随张芷生活。
  没有了琐碎家庭生活的羁绊和妻儿的牵挂,天马行空的陈逸飞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事业上,他通宵达旦地作画。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和没有规律的生活,使陈逸飞患上了肝病,虽然经过治疗后病情得以控制,但却为他的生命埋下了隐患。
  经过在美国留学,又到欧洲观摩,陈逸飞原先形成的“浪漫写实风格”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于是,陈逸飞决定回到中国,寻找自己艺术生命的亮点。此时,在他创作的中国油画中,蕴涵了许多西方的色彩。1991年,陈逸飞根据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创作的油画作品《浔阳遗韵》,以137万港元打破在世华人画家油画拍卖最高纪录。
  陈逸飞在绘画艺术上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离婚后的他一个人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虽然身边的女人不断,但真正让他动心的女人还没有出现。他不喜欢太复杂、太神经质的女性,他希望自己的女友外貌端正,是一个真诚可信的人。
  
  画家巨贾激情过后又见爱情
  
  回到国内,陈逸飞除了绘画,还涉足广告及出版等行业,事业全面开花。他创建的Layefe高级服装连锁店,在全国35个城市拥有100多家分店;他经营的逸飞广告公司,每年的业务达2500万美元。这位“艺术家中最成功的商人、商人中最成功的艺术家”,事业横跨纽约、香港、北京、上海等地,成为身家过亿的巨贾。
  作为国内的风云人物,陈逸飞经常被邀请担任CCTV服装设计暨模特电视大赛、中国超级精英模特大赛等多项模特比赛的评委。在这个过程中,陈逸飞和同为评委的“中国第一名模”陈娟红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作为陈逸飞眼中“端正”的标准,超模陈娟红无疑是陈逸飞女友的最佳人选。在多次的合作过程中,陈逸飞对陈娟红帮助很大,不仅帮陈娟红组织活动,而且还帮她出版了写真集。然而,年龄的差异,生活观念的迥异,却让两人之间有着跨越不了的鸿沟。这段感情犹如闪电很快结束了。经受多年感情磨砺的陈逸飞学会了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感情和婚姻。就在陈逸飞年过50,似乎对婚姻不抱希望的时候,一个天使般美丽的女孩来到了他身边,走进他的情感世界……
  那是1996年,为了让自己的美学王国更为完善,陈逸飞开办了逸飞模特公司,并积极在全国招募模特。这年夏天,陈逸飞应邀去北京担任全国模特大赛的评委,流光溢彩的灯光使T形台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色彩,一位长发飘逸、超凡脱俗的女孩,踩着动感十足的节拍,像仙女一样款款走来。见过无数美女的陈逸飞不由得眼前一亮,他从来没有见过浑身上下把清纯和高贵典雅结合得如此完美的女孩。
  这个女孩叫宋美英,身高1.76米,在北方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的她,既有北方女孩的爽朗大气,又有江南女子的秀气玲珑。面对她碧波荡漾的明眸和媚而不俗的笑靥,甜甜的暖流溢满陈逸飞的心头……
  比赛结束后,陈逸飞主动找到宋美英,希望她能加盟他的模特公司。单纯的宋美英不知道眼前这个衣着普通、性格随和的儒雅男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陈逸飞,她问他的公司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当陈逸飞微笑着说出自己的名字时,宋美英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喜,只是歉意地告诉陈逸飞,她已经与新丝路模特公司签了两年合约,她不能违约。
  两年后,宋美英与新丝路模特公司合约期满,她打电话给陈逸飞,问他的模特公司现在是否还欢迎她加盟。就这样,时隔两年之后,陈逸飞与宋美英再次相逢。
  因为管理着旗下的好几家公司,陈逸飞的忙碌超过一般人的想像。但每隔一段时间,陈逸飞都要抽时间带宋美英出去玩。一次,宋美英随陈逸飞和他的一个朋友去桂林公园玩,走累了,陈逸飞随意地坐在一家茶馆门口,花20元钱请一个老师傅给他推拿肩胛。这一幕令宋美英感慨不已,一个声名显赫的男人,竟像居家男人那样平和。他这种不张扬、不浮躁的作风,令宋美英对他充满了尊敬和崇拜之情。
  与陈逸飞相处久了,宋美英也悄悄地学画画。有一次,她画了陈逸飞的头像,也就是儿童画的水平,陈逸飞见到后,肚子都笑痛了。这么多年来,他好久没有这样开开心心地笑过了,活泼开朗的宋美英总是时常给他带来快乐和惊喜,与她在一起,陈逸飞觉得自己找回了青春的朝气和激情,他对宋美英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他知道,那是爱情。
  1998年秋天,陈逸飞主动向宋美英表白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他发自肺腑地说,离婚这么多年来,他身边并不缺乏美女。但他对她是认真的,并非一时冲动。陈逸飞还向宋美英保证,他不会再去理会除她之外的任何女人。
  面对陈逸飞眼里流露出的真情和期待,骤然间,宋美英觉得自己与他的心一下子靠近了。特别是宋美英得知陈逸飞与前妻离婚多年,他还一直帮助照顾她时,她认定陈逸飞是个重感情的好男人,值得自己托付终身。
  1999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宋美英披上圣洁的婚纱。次年,宋美英生下了儿子陈天。宋美英做月子期间,陈逸飞推掉应酬,每天陪伴在妻儿身旁,令宋美英感到很欣慰。
  这是陈逸飞一生中最快乐幸福的时光,不仅家庭幸福,而且事业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此时,他的画作还在市场上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他多次在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举办个人画展,共卖了4000多万元人民币。
  陈天一岁后,宋美英让保姆照顾孩子,自己出来工作,担任逸飞模特公司的总裁。一年后,陈逸飞的长子陈凛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回国,宋美英主动退出总裁职位,让陈凛接手管理。就这样,宋美英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相夫教子。
  陈逸飞虽然是个大富翁,但生活非常简单,工作起来不要命。宋美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让陈逸飞觉得已成了一种负担。搞艺术的人总是向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因为宋美英在身边,陈逸飞无法回复到从前那种忙碌的工作状态,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了。2002年秋天,陈逸飞决定送宋美英去美国留学。
  临别前,宋美英哭了:“是不是我妨碍了你?”陈逸飞告诉她,她出国学成后,可以回来更好地管理公司,而且向她保证不会和其他女人再有暧昧关系。看着丈夫疲惫的神态,宋美英既心酸又心疼,再三叮嘱丈夫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
  
  猝然谢世,凝成画面永恒悲怆
  
  回归一个人的世界,陈逸飞再次发挥他天才般的头脑,在涉足艺术和商业都获得巨大成功后,陈逸飞将触角伸到了他从小就怀有梦想的电影上。
  陈逸飞自1994年成立了上海逸飞文化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先后拍摄过《人约黄昏》《逃往上海》等艺术片。2003年1月,陈逸飞开始涉足商业电影,由他执导、姜文及周韵主演、投资1500万元的电影《理发师》开拍。然而在《理发师》拍到五分之一的时候,由于和导演陈逸飞在艺术上的分歧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主角姜文突然离开剧组。缺少男主角的《理发师》只好停拍,剧组为此背负了800万元的资金损失,陈逸飞也被媒体推向了风口浪尖。
  在这期间,陈逸飞不仅没日没夜地忙着选角、修改剧本,管理他庞大的产业,还要疲于应付媒体传出的各种绯闻。陈逸飞劳累过度,患上了严重的胃病,肝炎也再次发作。
  2005年2月16日,《理发师》在停拍两年后,再度开机。为了赶进度,陈逸飞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由于宋美英在美国,陈逸飞身边没有人照顾,过度的劳累,使他病倒了。2005年3月,陈逸飞因胃出血住进了医院。为了不让妻子担心,陈逸飞对宋美英封锁了自己患病的消息,他上午在医院打点滴,下午又赶到拍摄现场,玩命地工作。
  4月6日,陈逸飞病情加重,再次住进上海华山医院。医院诊断,陈逸飞病情的元凶是肝硬化,准备为他实施肝移植手术。家人这才把消息告诉了宋美英。宋美英焦急地带着儿子飞回上海,看着躺在病床上的丈夫浑身插满了输液管,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时,她的心都要碎了,丈夫都是累的啊!
  宋美英和儿子日夜守在病房里,她紧紧抓住丈夫的手,回想与丈夫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一切恍然如梦。4月10日上午8时44分,陈逸飞因为肝硬化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无效,带着无限遗憾和对亲人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宋美英悲恸欲绝,她懊悔自己去了美国,没有陪伴在丈夫身边好好照顾他,而丈夫曾说带她去欧洲旅游的诺言,也永远无法实现了。
  陈逸飞还有很多来不及做完的事,还没有对身后事作一个交代,就这么在忙碌中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陈逸飞用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勾勒出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油画。然而他的死却凝成了一幅永恒悲怆的油画,留给世人的,不仅是瞻仰和欣赏,也有悲痛、思索和遗憾……
  蔡纪新摘自《知音·海外版》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激情过后是《冷艳》    休整4年的田震积蓄了太多力量太多感受,“高烧专辑”《38.5°C》主打歌《冷艳》是一个歌者出发的信号,田震的歌声中独有的气质——冷静、自信、睿智、果断,在旋律与节奏的涌动中、在速度与力度摩擦中爆发出了异样的美丽。    “冷”和“艳”的两种解释    “冷艳”,都说这个词用在田震身上很恰当,就好像刚开始不熟悉田震的人,都觉得她很酷,是个“冷”女人;但经过了解之后,又会发现
期刊
只要是星期天,城里的人还想往城里挤。买东西的,凑热闹的,访友的,大街小巷人车如流……  既然生活在城市之中,我却愿顶一轮热日骑车出城。到乡下去看看山,看看水。感受那没有尘染没有噪音,宁静优美的乡村风景;感受大自然的质朴和勤劳农民的粒粒皆辛苦之情。饱览田园之美,山川之秀。  铃儿叮当,颠簸在坎坷弯曲的小村道,比起城中的水泥街是另一种滋味。离城越远,山雾越浓。在不知不觉中,阳光破雾,红艳艳的很温暖。鸟
期刊
一个年轻人恰逢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参军。新兵连抽签时,他抽了“上上签”——最艰苦的兵种:陆军。   年轻人为此整日忧心忡忡,几乎已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   新兵连的连长见到这副模样,便寻思要好好开导他一下。   连长:“小伙子啊,进了军营,当了兵,没什么好担心的。到部队,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内勤、另一个是外勤。如果你分发到内勤单位,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年轻人说:“那,如果说被分发到外勤单位呢?
期刊
一    一天逃学,在街上闲逛,正好碰到班主任买菜,然后打招呼,老师呵呵地朝我笑了笑,然后突然记起,现在不是上课时间么?结果那次罚帮老师提菜回家,还写了3000字的检讨。    二    以前一帮兄弟迷反恐,常常上课一半溜出去打反恐。大家知道打反恐时有些人喜欢偷看别人地图的,有次我打一半时隐隐感觉背后有个人,于是头也不回就骂:看什么看啊,还不给我滚回去!谁知背后站的居然是来网吧抓人的班主任。原来这
期刊
去花市闲逛,满目花草终未把我打动,打动我的竟是观赏鱼。小小的鱼缸在暖阳下排列,五颜六色的观赏鱼悠游其中,间或还冒出怜人的气泡,比那些花草更像是真的生命。于是买下其中的四条,两红,两黑,是最最普通的那种。  卖鱼者说,勤换水,喂食可不能太勤。心想这倒不难,便是再懒,大约也能把它们喂养成“人”。它们尚不及拇指长短,最长的也只有几个厘米。抱着回家,步行,缸里的鱼儿都张皇着,那个叫“黑牡丹”的最是活跃,一
期刊
在一家饭店看到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斟两壶酒来。看到这副对联,我心中长期淤积的郁闷瞬间烟消云散。真的,我们常常感慨自己活得很苦,过得很累,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紧紧盯在上面,我们常常以物质的丰足、名利的高低来衡量幸福,可是有了名利我们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幸福快乐,我们仍然要不断地忙碌、奔波、劳动。而真正能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当下的那份实实在在地拥有
期刊
两个天使正在旅行。第一天晚上,他们来到一户有钱人家借宿。可这家人很傲慢,丝毫不懂待客之道。他们不让天使住在明亮宽敞的客房里,而是在阴暗冰冷的地下室里腾了一小块地方供他们落脚。在收拾床铺准备睡觉时,年长的天使看到地下室的墙上有个破洞,于是把它修好了。另一个天使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年长的天使只回答说:“世事并不总如表面的那样。”  第二天晚上,两个天使又到了另一户人家借宿。这家人很穷,但却非常热情好客
期刊
狐狸和猴子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在路上它们发现一个洞穴,里面有个神像和两个瓶子。  狐狸祈求神像:“我们几天没吃东西了,这样下去会饿死的……”   神像说:“这儿有两个瓶子,一个装满食物,一个是空的,你只能用观察来选择一个。”  狐狸说:“两个瓶子中有一个装满食物,一个是空的,我看这两个瓶子肯定都是空的。”  听了这话,一个瓶子开口了:“我才不是空的……”   狐狸一听,伸手抱走另一个瓶子。打开瓶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