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局长学做人

来源 :故事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ta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李宾到环保局工作一个月就调到局长身边。
  李宾的文笔很好,尤其是杂文写得漂亮。李宾在环保局先做宣传工作,每天编环保简讯,或者写些宣传报道。
  有一天,局长看到了他写的杂文,把他叫到办公室,夸道:“年青人,不错,有思想,分析问题比较理性。”局长又问他是哪所大学毕业的。李宾说了大学名称,局长说:“原来我们还是校友。”局长又问他到局办来当秘书怎么样?


  李宾说:“我刚参加工作,没有经验,怕做不好工作。”局长很喜欢李宾的谦虚与诚实,就问他平时看什么书。李宾想都没想就说:“鲁迅的书。”局长当下就决定把李宾调到身边做秘书。局长也喜欢鲁迅的书,没事就会捧着鲁迅的作品看看。
  李宾走出局长办公室,心里顿时像喝了蜜一样甜,走路都轻飘飘的。到环保局时间不长,就飞到局长身边,将来必定前途远大。
  其实,李宾到环保局第一天,就打听到局长是他校友。他想,这是个攀附的机会。至于鲁迅的作品,李宾现在已经不看了。但是学生时代,他却是鲁迅迷,写出的杂文也有点鲁迅味。
  李宾说喜欢鲁迅的作品,完全是下一把赌注。原来,有一次下班,他经过书店,突然看见个熟悉的身影——局长!他正在书店里。于是,李宾就走了进去, 隔着一排书柜,李宾发现局长看的是鲁迅的作品。
  局长拿着书去收费处。李宾想,如果局长喜欢鲁迅,很可能喜欢鲁迅的杂文。于是,经过缜密思考和酝酿,他就写了篇杂文投到报社,很快便刊登出来了。
  杂文刚刊登出来,李宾就借故到收发室,问清楚了局长每天阅读的报刊后,他把刊有他杂文的报纸摆放在最上面,并交代收发员,不要弄乱了局长的报刊,就这样拿过去。
  于是,便有了后面这些事。这一赌注,李宾算是押对了。
  二
  李宾虽然年龄不大,但他深谙入仕之道:首先,经常接触领导,给领导留下好印像;其次,学习领导的作风,研究领导的爱好,领导觉得你与他有同样的爱好,还能不喜欢你吗?
  一天,天刚亮,李宾肚子不舒服,可宿舍里抽水马桶又坏了。于是,他提着裤子往马路对面的公用厕所奔去。在回来时,差点撞上个人。他抬头一看,居然是局长在晨跑。李宾打个激灵,刚想问局长好,局长已经跑出去十几米了。
  局长喜欢晨跑?那还等什么,时不我待呀!第二天,李宾就开始调查局长晨练的时间、地点。了解清楚后,李宾开始实施他的计划。
  在学生时代,李宾就因为模仿辅导员的爱好,很快地解决了组织问题。李宾小小年龄何来这些本领呢?这得益于他叔叔的点拨。叔叔才30岁出头,就当上了副县长。有一次,叔叔多喝了几杯酒,对他说:“想入仕,就是要跟对人。说白点,就是领导喜欢什么,你就学什么。等成了领导的知音,还怕没机会往上升?”
  在学校要想进步,首先要得到辅导员的信任。怎样接近辅导员呢?他开始观察研究辅导员,突然发现辅导员每个周未都到南湖垂钓。于是,李宾买了钓竿,读了些垂钓知识的书,装出与辅导员邂逅的样子,于是,他们就成了钓友。
  有一天,垂钓的时候突然暴雨如注。李宾像变魔术一样,从背包里掏出件雨衣,及时披在辅导员身上,自己淋了一身。辅导员问他知道会下雨吗?李宾说:“不知道,雨衣我是随身带的。”其实他看了天气预报,才带了雨衣。他原来想提醒辅导员,后来没说,就是想到时候能有个表现的机会。
  现在,李宾为了能跟上局长的长跑速度,到体育场恶补了10天。
  这天早上,他早早等在路边,局长出来晨练了,李宾就跑上去,装出偶然与局长擦身而过,惊讶道:“局长,是你呀?”
  局长也很惊讶:“你也晨跑?”
  李宾说:“我在大学就坚持练晨跑。”就大步紧紧跟在局长背后。
  三
  转过弯就到市第一中学,这里有条很古老的路——李纲路,路两边都是巨大而古老的榕树。局长突然跑向这条路。李宾傻了,他以为局长会往前跑,然后左拐,到江滨路。局长为什么不去江滨路?
  局长发现他停了下来,问:“怎么了?”
  李宾说:“局长,到江滨路去吧。”
  局长说:“江滨路人太多。这里人少,幽静,空气清新。”
  在局长疑惑的目光中,李宾跟着局长跑了。
  局长边跑边说:“你为什么舍近求远?”
  李宾只能呵呵地笑着说:“江滨路人多,热闹。”
  跑到半路,有个扫地的老头,挥舞着大扫帚扫得尘土飞扬。局长绕过扫地的,继续往前跑。跑到顶了,返回来,再绕过扫地的。李宾跟着局长,一步不落,他说:“这个扫地的破坏了早上的空气,真讨厌。”
  局长没说话,回头问李宾:“吃得消吗?”
  李宾说:“没事没事。”其实,李宾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为了获得局长的好感,拼命跑,跑到了终点。幸好,局长不跑了。
  局长看着李宾气喘如牛的样子:“你比我小20多岁,却不如我。”
  李宾的脸红得像喝了酒,说:“不跟你跑时,觉得自己还行,跟你一比,就看出差距了。”
  局长呵呵地笑了。第二天早上,李宾准时出现在路边,局长也出现了。跟着局长跑了一段路,不见了扫地的。局长停了下来,问:“扫地的呢?”
  李宾说:“没有扫地的不是更好吗?”
  局长边跑边说:“这个扫地的扫了一年多了,出了什么事吗?”
  李宾不说话,只是跟着局长跑。
  一天,李宾跟着局长出门办事,汽车经过一家小酒店时,局长叫司机停下来。局长下了车,走进小店。片刻,一个老板模样的人被局长揪出来。局长指着酒店门前的路面怒吼着。李宾看出来了,局长是在训斥这个老板,把脏水污水往路面倒,弄得乱七八糟。


  局长回到车上,李宾想问局长何以发这么大的火。但见局长脸色很难看,就没吭声。李宾后来才知道,这条路是环保局的卫生责任区。此前已有人找过老板反映过此事,但老板置之不理。
  几天后,李宾经过这条路,发现路面情况彻底改变了。
  还有一次,李宾跟局长出门,看见局长对一个小摊贩发脾气。小摊贩把摊位摆在路的中间,明显阻碍了过往的车辆。局长当胸揪住小摊贩的衣襟,厉声喝斥着。
  小摊贩被局长骂过后,老老实实把摊位往路边挪了。
  局长回到车上。李宾小声说:“局长,犯得着为这种人动怒吗?被人反映到上面去就不好了。”
  局长没好气地说:“谁爱反映就反映好了。”
  通过这几件事,李宾摸清了局长的脾气,局长疾恶如仇,讨厌乡下人的无知与不讲文明的行为。
  一个月后,李宾陪局长到广州出差。一天傍晚,李宾陪局长出门散步,走着走着,局长突然横穿公路,到了马路对面。李宾糊涂了,局长何以突然改路线?
  李宾注意到刚才走的路线,发现路边蹲着几个乞丐。李宾明白了,局长是躲那几个乞丐。看来局长很厌恶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物。鲁迅曾经说过,国民的劣根性——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这些乞丐,有些完全不至于到流落街头,是他们好吃懒做造成的。
  李宾把局长的爱好、个性、兴趣、修养、脾性等都做了全面了解,这为他今后成为局长知音铺平了道路。
  四
  这天上午10点多钟,李宾陪局长出门办事,经过李纲路时,看见扫地的人正在扫地。局长叫司机停车,下车走到扫地老人身边,说了几句什么话,只见老人一直摇手。局长离开老人,往汽车走来,老人看着局长发呆。
  局长回到车上,李宾想问局长对扫地的说了什么。但他张了张口却没问。
  这天清早,李宾陪局长晨练,跑到半路,遇到那个扫地的。局长绕过扫地的,往前跑,却见李宾冲扫地的喝斥:“跟你说过了,不要在这个时间扫地,影响晨练。”老人尴尬地搓着双手,不知所措。
  局长跑过来,脸色很难看:“是我叫他回来的。”随后把李宾拉到边上,批评道:“你怎么这么凶,这是公职人员应有的态度吗?”
  李宾顿时呆住了。
  这时,老人走过来,对局长说:“你别生气,我今后不在这个时间扫地了,影响你们锻炼身体。”
  局长说:“谁也没有权利对你说三道四,尤其是吃国家饭的人,要懂得尊重人……”
  李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局长不是很讨厌乡下人吗?局长劝走了老人,还准备再教育李宾,李宾喃喃道:“他是我爸爸。”
  局长张口结舌,半晌才说:“他是你爸爸!你从他身边跑来跑去,居然从不喊一声!”局长气呼呼地走了。
  是的,扫地老人就是李宾的父亲,但李宾从来不敢在外人面前叫一声爸爸。因为李宾考上公务员,老人高兴,就到城里找了个扫地的工作。李宾从小失去妈妈,是爸爸一手拉扯大的。为了能经常看到儿子,老人要求到离环保局最近的地段扫地。虽然李宾不敢在人多的场合叫他爸爸,但老人只要看到儿子好好的,他就知足了。
  一个星期后,李宾被下放到县环保局锻炼。局长说:“你什么时候从内心深处认了这个农民爸爸,再来找我报到。”
  李宾不服气。局长不是也对下层人物喝斥吗?他要告局长一状。李宾冒充记者,去找那个酒店老板要证词,差点被老板轰出去。老板说:“局长是我叔叔,他严格要求我,有错吗?”
  李宾目瞪口呆,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又去问那个摊贩,说明了来意。摊贩说:“局长是我舅舅。”
  李宾顿时什么话也说不出了。
其他文献
缙江大桥坍塌轰动了整个缙江。事件造成三死多伤的惨痛局面。作为其中两名遇难者的家属,杨锐铭接受了相关部门的慰问,说白了,就是对方花钱买个息事宁人。  杨锐铭知道生命诚可贵,可是相对于死人而言,他更爱钱。但是其他不接受钱的家属却不这么想,他们骂杨锐铭没有人性,甚至上门骚扰杨锐铭。他们还建了一个“追求正义”的QQ群,为了躲避骚扰,宅在家里的杨锐铭假装了一个身份加了进去。  鱼味再腥也会被风吹散。十个月之
期刊
林小磊在大学里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应聘到鹿城市一家私营建筑设计公司里担任结构设计工程师。  公司里人手不足,林小磊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才能下班。客户催得紧的时候,24小时不睡觉赶出图纸和计算书也是常有的事。久而久之,林小磊就累出病了,还经常跟同事和客户发火。老板见他不对劲,就同意他请病假回老家休息一段时间。  林小磊的老家在皖南山区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里,经过一路风尘,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
期刊
一、突然惊醒  夜里,正在床上熟睡的陈家母亲突然醒来,她揉了揉眼睛,借着昏暗的灯光看了看墙上的挂钟,9时整。她禁不住一愣,以往这个时间,正是她熟睡的时候,多年来这个习惯始终不变。可今天是怎么了?她的意识很清醒,刚才既没做什么噩梦,也没被什么声音搅扰,可为什么突然间就惊醒了呢?  “儿呀!儿呀!”陈母轻轻唤了两声,眼角余光扫向左侧那张床,可她发现那张床是空的,儿子陈波不见了。也许儿子上厕所去了,陈母
期刊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最是繁华富庶之地。松阳县有个卢员外,富甲一方,家中有女,名唤六娘,长得娉婷妖娆,年已十六,上门求亲者不绝,但卢员外都不答应。  这日一早,村中来了一个道士,在村里村外转了几圈,最后选中了村东的陈秀才家。道士对陈秀才他爹说,他要炼丹,这是上好之地,还请行个方便。陈秀才他爹爽快地答应了。那道士就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搭起了棚子,支起丹炉,做了道场。  卢员外听着信儿,就赶过来,问那道士:
期刊
一  太阳刚露脸,赵家村的放牛娃竹根就气喘吁吁地跑到村主任胡大贵家里,告诉村主任老婆何花说,他在鬼树林里发现了一个死人!当他壮着胆子过去一看时吓傻了,那个死人竟然是村主任,就赶来报信了。何花大哭起来,赶忙叫了左邻右舍的人帮她去收尸。  赶到鬼树林的事发地点时,年长的黑老三探了探胡大贵的鼻息,发现人还没死,就大声说:“快!村主任没死!我们抄近路,抢时间,先送镇医院!”众人七手八脚抬起胡大贵就朝镇医院
期刊
陈大海和老婆杨梅远离家乡,在这座城市里打了几年工有了点积蓄后,在城乡结合部开了一家小饭馆,早上供应面条馒头,中午晚上供应些简单的酒菜。之所以选在这地段,主要是因为两人手艺相当一般,只能烧些家常菜,而这儿的农民工很多,他们就爱到这样的小饭馆解解馋。  这天晚上,大海两口子正忙着,从外面犹犹豫豫地走进几个人来。大海一看,认识,是附近工地上的民工,一直以来这几位就是自家饭馆的固定客户,大概每隔十来天,他
期刊
李吖琴在丈夫去世的第六年,也就是儿子腾飞六岁那年,跟先前的工友孟虎虎相爱了,可直到腾飞十四岁了,两个人还是没有结合到一起。每次李吖琴向孟虎虎提出来,我们应该结合到一起时,孟虎虎总是叹着气说:“腾飞不是一直反对你给他找后爸嘛,你一直都没能做通他的思想工作,现在他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大凡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有某种的逆反心理,他不同意你给他找后爸,你偏偏给他找了后爸,你在他的逆反心理中再添一把柴,你这不是
期刊
一位神秘的跟踪者  今年三十八岁的王山,是个善良的老实人,经历却十分坎坷。眼下,妻子马冬冬又得了绝症,医生说最多能活半年。  王山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他每天四处奔波,为妻子寻医找药。这几天,他突然发现有个人在跟踪自己,那人中等身材,偏瘦,头戴一顶遮阳帽,帽檐压得低低的。尽管看不到他的脸,但王山觉得好像在哪儿见过。  晚上回家,他和妻子提起这事,妻子认为是他累得看花眼了,心疼地说:“大山,我这病怕是好
期刊
为县里招商引资的事,刘县长近来头都是大的。这天下午,他在政府宾馆服务大厅接待客商,忽然间,服务台传过来一句话让他不觉眼前一亮:“欢迎台湾客人光临!”刘县长扭头一瞧,只见一对父女模样的人正在进行住宿登记。看他们那副装束,不是大商人也是实业家。刘县长心头一热,暗自思忖着,先摸清其底细再说,弄不准还是条“大鱼”呢!  待那对男女进了住宿楼,刘县长迫不及待地向总台服务员打听,果真是一对台湾父女。父亲叫陈老
期刊
初中时,因在课本上涂鸦被老师罚站的我,不会想到大学时会因绘画方面的优势,加入学生会的宣传部。  高中时,一边抄写席慕容的诗歌,一边暗恋同桌男孩的我,不会想到当初含泪写下的那些初恋日记,后来会被我封尘多年彻底忘记。  当年那些在老师要求下,痛苦背诵的国学经典、诗词佳句,时隔经年,依然记忆清晰,成就我茶余饭后偶尔吟诵的情趣。  从前总是为作文发愁的我,又怎么会想到,大学毕业离开了学校,我开始迷恋写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