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尝试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中学教学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教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亮点。身为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尝试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根据英语课文的需要,合理制作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同时又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本人就英语课文The necklace 的教学课件制作及应用谈谈自己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点体会。
  课文The necklace是一部独幕剧,分三个场景,由法国作家莫泊桑的著名短剧The Diamond Necklace 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巴黎,剧中有3个角色。
  为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课文以导(总)→听、读(分)→述(总)的整体教学模式来实施。
  为加强视听刺激,突破传统教法、教材和教室的局限,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从网上下载相关信息,用PowerPoint软件把课文设计成了演示文稿,通过适当的背景搭配,加上图片和动画效果,把画面以醒目的形式色彩缤纷的展示给学生,下面介绍上课程序,与大家共勉。
  先利用投影仪展示几幅从网上下载的项链图,问 "What are these?" 引出课题。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Necklace? 鼓励同学们用简单英语谈一谈莫泊桑及其作品,总结出图片(用文字表示如下:The Necklace This is a French story by a writer called Guy de Maupassant(1850-1893)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创作了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短篇小说300余篇,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The Necklace is the most famous one.)并配以画外音。
  再播放《项链》影碟片段,全方位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切入画面,依次有三个与课文大意有关的问题:
  1.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 in this play?
  2.Mathilde and Jeanne knew each other before, didn’t they?
  3.Why did Mathilde look even older than her age?
  让学生带者问题听scene1的录音,然后个别回答,全班核对,这样同学们就获取了scene1的信息。
  在学习scene2前,先打出两个正误判断题:
  True or False:
  ( ) 1.The young couple were invited to the palace ball, but they refused.
  ( ) 2.Mathilde would wear a flower instead of a jewel.
  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并做出正确判断。再展示图片: (用文字表示如下:Now the story goes back to 10 years earlier
  1.Why was Mathilde worried?
  2.How much did her dress cost?
  3.What else did she want to wear?
  4.What did Pieer suggest? 5.What did they decide to do ?
  要求同学们详读后,解答以上问题。
  在进行scene3的fast reading之前,打出下面三个问题,要求同学们快速提取正确信息:
  1. What kind of jewel did Mathilde choose?
  2. Did the young couple have a good time at the palace ball? 3. Did Mathilde know the truth at last?
  接着再展示两个问题:
  1. What happened on their way home after the ball?
  2. What did they have to do after they lost the necklace?
  让同学们细读scene3后,讨论回答。
  了解全剧后,跳出关键词:invitation → be worried → dress → necklace→ have a good time → lost → borrowed → pay back → the truth . 激励同学们复述课文,教师可先示范。
  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巩固所学,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此时开展一个游戏竞赛,把全班学生分为A、B 两大组,就课文内容相互进行问答练习,A问B答,B问A答,每次限时5秒,同学们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空前,最后分高方为胜。
  通过上述活动,同学们对整个故事情节已经了然于胸,这时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个深层问题:
  Do you think what Mathilde would do when she knew the truth? 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做出种种假设:
  1.he was so surprised and weak that she could not stand by herself as if she was in a nightmare. She cried, "My God! It's unfair."
  2. She could not believe her friend's words first, she laughed and danced and went away and she became mad.
  3. She stood there for long time without saying a word.
  4. She smiled and told her husband:" I would rather wear a flower than a diamond necklace.
  还有同学提出了理想与现实的辨证关系以及爱慕虚荣的恶果。最后,让同学们以: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play? 进行写作练习,作为Homework.
  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诱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育教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地,作为一名教育者,就应把创新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探索其实施途径与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我们的祖国培育出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其他文献
物理学本身是生动有趣的,它来源于实践,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知识。物理学是青少年可以大显身手的领域,它应该吸引广大学生成为物理爱好者,但是现在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再加上教学不得法,又不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因而使学生感到物理难学,望而生畏,加上学习枯燥、缺乏兴趣,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因此,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兴趣属于素质范畴,也是人格的内涵,加强对学生
期刊
一、学生主体作用的涵义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
期刊
摘 要:张少武的儿童文学作品关注了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时期的东北儿童生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活、性格迥异,同时他还注重了对东北人文、自然风情的描绘,使作品更加真实、生动。  关键词:张少武 东北儿童文学 抗战     张少武是吉林省著名的作家。195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主任,《春风文学月刊》主编,市文联副主席,吉林省儿童文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大学读书时发表短篇
期刊
数学的学习过程,离不开解题。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也曾说过“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育中,解题活动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一个好的问题的解决方式往往有多种。用构造法解题是一种即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方法,如欧拉“七桥问题”的解决,历史上许多数学家都曾用构造法解决过数学中的难题。  构造法”即构造性解题方法,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特征,以问题中的数学元素为“元件
期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电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将给传统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它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体现教学的个体化和因材施教;实现资源共享,弥补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之间教学条件的差异;为教师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改善教学管理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丰富的
期刊
摘 要:目前大学生当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厌学体育的学生。本文从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结合心理特点和时代要求,改革教材内容;改革教学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提高教师素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厌学体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关键词:激发 厌学体育 学生 积极性    1、前言    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资料表明,当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国粹之一的"对联"历史、种类以及要求的阐述,从中表现出对联艺术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令我们为之骄傲的中国古文化。  关键词:历史必然 综合产物 丰富多彩 礼物与桥梁    布袋无双,破颜垂笑尔等,莫待龙华三会;  法门不二,大腹能容来人,全凭念佛一心。  这是贴在杭州灵隐寺山门前的对联,短短两句话就将弥勒佛的特征与善行广召天下,这就是对联的艺术所在。对联是我
期刊
摘 要: 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
期刊
摘 要:教师就像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什么内容都应该情动于衷,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观众,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  关键词:情动于衷 情感熏陶 语文教学    在散文教学中,要怎样才能将自己的课堂活起来?怎样才能让学生去领悟作者在文中的真情实感?笔者认为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真正体现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那么要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呢?    一、教师要学会“
期刊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单词教学的整合    1、网络资源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网络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存储知识的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味觉等。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在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的心理实验中,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了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再加上网络资源容量大,内容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