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_o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主要承担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由于社会现实的冲击,工作内容不断扩展,保障激励机制的不完整,个人认知失调等原因高校辅导员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可从创设人文环境,健全保障机制,加强自我学习三个方面切实提高与维护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调整;维护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也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作为拥有多种角色的高校辅导员,其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近年来,我国各相关职能部门已出台多项政策来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建设,其中,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与学生的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提高和维护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
  一、辅导员心理健康所应包含的特质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个人心境保持最佳状态。辅导员拥有健全完整的个性心理品质一方面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人格塑造也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拥有健康心理还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实际工作的效能,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作为辅导员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品质?研究者们或从自身的工作经历出发,或对他人的工作进行观察总结,对辅导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做出了不同的界定,归纳起来,研究者[2],[3],[4],[5]认为辅导员应该具有如下的心理品质,包括:高尚的道德素质、平静稳定的情绪、坚韧的毅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而灵活的思维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适度的成就动机、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秀的组织能力和鼓动力、较强的创新能力等。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成因分析
  有关研究发现[6],[7],[8],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看是略好于全国常模的。但工作对象与职业角色的特殊性,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具备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在目前辅导员却普遍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心理问题,概括起来,包含以下几点:
  (一)社会及教育现实带来的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人们的选择日益增多,差异性增大,生活压力陡增,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而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教学工作无疑是所有工作的核心,思想政治辅导员们被边缘化,他们既不具有教学人员的核心地位,也没有同行政人员一般明晰的晋升方向,在学校中的地位、待遇、职业前景、甚至是培训进修等方面都明显不被重视,面对繁杂工作、生活、学习充电、职称评审、个人发展等各方面带来的压力,这些年轻人们感觉力不从心,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
  (二)工作内涵不断延伸引发的倦怠状态
  思想政治辅导员主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学生的奖贷助勤工作、独生子女独立生活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安全问题、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就业及择业问题、情感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持维护问题,各种危机事件的突发等等。这些问题广泛存在,难以预料和控制,除此之外,每位辅导员需要同时负责少则一两百,多则四五百学生,这还要求辅导员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辅导员通常的工作状态。工作内容的繁复与庞杂,较之其他老师,辅导员们更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兴趣,甚至出现职业倦怠。
  (三)保障激励机制不完善带来的职业前途迷茫
  在很多高校,辅导员工作被边缘化,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辅导员的工作成果见效周期较长,工作成效无法得到即时的认同与肯定,对于辅导员考核与奖励,多数高校暂时没有并且也难以形成系统有效的方法,而较之专业教师,辅导员老师的专业成长也不被重视,很少能得到学习培训再提高的机会。这使得不少辅导员在工资待遇、职务晋升、培训进修中感受到较为严重的不对等,而由于获得的晋升、培训机会较少,没有清晰的职业发展方向,也让辅导员担忧自身的出路和职业发展前景,对于未来的发展更为迷茫和无助。
  (四)个人认知失调导致的挫败感
  在辅导员的选配上,各高校都按照“严进”的标准,选拔具有较强的思想素质,组织协作能力,应激事件处理能力,甚至是有过学生工作经验的优秀毕业生,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对自身的发展定位较高,但走上工作岗位后,却发现所面对的现实让他们陷入了一个地位低、待遇低、发展空间不清晰的怪圈。高期望与现实间的矛盾容易导致个人认知失调,这种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会让人怀疑自身能力,产生挫败感,挫败感一旦产生会使人不自觉的选择退缩、逃避或自我放弃。
  三、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調整与维护
  应该说,辅导员心理问题的产生,并不是由某个单独的因素引起的,它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因上来说,需要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共同努力为辅导员创设良好的支持与引导体系;而从内因上讲,则需要辅导员们改变自身的不合理的信念,调整对工作的认知,注意自身心理健康的调适与维护,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热情与效率。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人文关怀环境
  许多研究表明,相互支持、互相尊重、平等互助的校园工作环境,是维护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师能和他人分享忧虑,能从同事那里得到有用的建议或是其解决压力的方法的启示[9]。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能仅凭辅导员或是学生工作者几人的力量,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关心与支持,形成合力,辅导员的健康发展也是如此。不能一味地强调专业教育,合理运用精神激励手段,形成“不是一个人战斗”的学生工作氛围,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辛勤付出能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认可,因此,创设领导和同事激励与肯定的人文关怀氛围,对于辅导员健康心理的保持是十分重要的。   (二)建立健全保障激励制度
  激励是组织通过适当设计,采取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性措施,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某种行为,以有效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体某一目标的系统过程。在辅导员心理健康维护过程中,适当的保障激励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這有利于激发辅导员的工作动机,提高工作效率。笔者认为,健全的保障激励制度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有别于专业教师的动态评估体系。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对辅导员工作的评定与考核,需建立有别于专业教师的评估体系,辅导员工作是对人的工作,见效时间长,可变因素多,因此这种评估体系还应该是动态的,可适时调整的。精神奖励与经济收入相结合。赫茨伯格激励理论认为,工作表现机会,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工作成就带来的奖励,对未来的期望等因素对人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辅导员而言,学生获得的成就与成长,领导同事对工作的肯定,各项荣誉的获得都能让辅导员获得莫大的鼓励,但除此之外,还应该切实提高辅导员的工资待遇,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这不仅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肯定,也能提高对工作的认可与满意程度,促使他们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系统的培训进修制度。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当今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加强,性格特点更为丰富,这对辅导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充电才能更好的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进修制度,使辅导员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自我学习与教育,不断提高心理素养
  在影响挫折感受的诸因素中,人的主观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基本的是主体对目标的价值判断以及对挫折情景的理解。[10]个体对于事件的认知和理解会影响和改变个体的行为,而知识的丰富也是人获得安全感与成就感的途径之一。因此,辅导员还需加强自我学习,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各种素质,以应对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形成正确的职业认识和职业期待,掌握心理调节的具体方法,及时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工作,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减少焦虑烦躁等情绪。另外,还可通过座谈会、心理沙龙等形式,与其他辅导员交流分享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示总结提高。(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美森.高校辅导员心理和谐的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迟伟.政治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激励[J].北京高等教育,1996.(02):35-36.
  [3]董俊梅.浅谈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心理品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08):100-101.
  [4]陈琳.浅谈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246-249.
  [5]祝剑.论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04):163-166.
  [6]倪亚红.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7):667-668.
  [7]林泽玉,张相蓉.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08,(1):108-111.
  [8]罗伏生,沈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自我修复策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
  [9]邵光华.国外教师压力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
  [10]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72.
其他文献
对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不懂得从正面去理解:可以通过依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留住老员工,稳定队伍,却片面地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是给劳动者带来
前不久,在机关看到一些退下来的老同志正聚精会神地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论述.交谈起来,老同志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
有人戏言:“若能爱老如爱子,老人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这确是一语中的.
期刊
七十往外,生命便进入了倒计时.死是与生俱来的现实.尽管岁数的多少不能由自己定夺,可我还是要试行一回计划生命.这是缘于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的认同;缘于我要让最后的岁月过
期刊
长风生态商务区位于普陀南部.东起长风公园,西至真北路中环线.南临苏州河,岸线长达27公里,北倚金沙江路.规划开发土地面积2.2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290万平方米。其中,办公楼、五星
俗语云:“一代穷,二代富,三代挺着大鼓肚,四代拆屋卖庭柱.”短短的几句话,精辟形象而深刻地描绘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乃至一个集团由兴而衰的过程,其中颇蕴哲理.
总体概述rn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关键的转型发展期,连续三年低于8%的GDP增速充分体现出本届政府较强的改革决心,即要在稳增长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发
1996年,母亲不慎摔断了胯骨当时正值寒假,当教师的我索性搬到病房里住,实行24小时陪护.每天除了给母亲喂饭喂药、端屎倒尿外,还要常给母亲按摩、擦身、洗脚.
还在娘家时,我就对未来如何与婆婆处理好关系有一种焦虑感.平时,每每耳闻目睹周围出现的婆媳吵骂甚至大打出手,致使做儿子的亦是做丈夫的夹在当中受气,着实让人望而生畏.直到
1990年,我调入中央电视台工作不久,就在北京为父母借到了一套房子,让父母冬天来北京住,夏天回老家长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