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促进科学思维发展——2020年全国Ⅰ卷理综第18题教学启示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分析了2018至2020年理综全国Ⅰ卷关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试题的特点,列出2020年全国I卷理综第18题的四种解法,并就新高考形势下如何促进科学思维发展,让学生从“套用解决问题的模型”转向“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提出教学建议。
其他文献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PM2.5和O3的重要前驱体,理想的去除方式之一是将其深度氧化至硝酸盐,避免中间毒副产物NO2的生成1,2。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NOx氧化处理的备选技术,其能耗较高、产物主要为NO2等问题制约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3。采用等离子体与催化协同使用是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考虑到催化剂与等离子体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设计制备可充分利用等
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门类众多、产业齐全,由于滨海新区拥有特殊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形势,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事件类型复杂,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对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将产生巨大影响,故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从基本概念、工作流程及成果、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等方面,对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进行科普和总结,旨在剖析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优化流程,探讨发展方向。
从用户角度和整车风格角度出发,归纳提出了汽车格栅造型设计的四大影响因素(功能性、装饰性、历史传承、技术性),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找出格栅的造型规律,对汽车格栅造型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法借鉴,以期为相关造型设计领域提供参考。
摘 要:文章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传统物理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中,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速原理设计了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仪(ZKY-DPL-3),将该仪器与气垫导轨结合设计出一套操作简单、精确度高的多普勒效应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方案,通过该实验加深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多普勒效应;创新性实验;牛顿第二定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二维聚合物材料氮化碳纳米片因具有独特的电学特性、化学稳定性,在环境治理、能源转换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绿色友好、经济高效的g-C3N4纳米片剥离策略和合成方法,是催化、能源、材料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关于二维g-C3N4纳米片的剥离方法与制备策略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现有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主要包括热氧化刻蚀、超声辅助剥离、化学法、机械法以及模板法等。文章的最后对g-C3N4
摘 要:不同于利用预习案和微课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利用自学型课件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是云计算时代一种全新的预习导学手段。文章以粤沪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中《从全球变暖谈起》一节为例,详细展示了如何利用自学型课件引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前预习并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关键词:云计算;自学型课件;课前预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7-0064-4 
摘 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索和合作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首先分析项目教学法的内涵、特点及价值,归纳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模式,然后以“家庭电路”为例,从如何确定项目教学主题、加强项目教学准备、执行项目教学计划、做好项目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提出项目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中图
摘 要:电势是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也是电学知识体系中的“联结中枢”。通过对电势物理本质的多角度剖析,以类比法的科学应用为切入点,阐述电势教学新思路。通过一段以“问题串”为教学手段的教学设计,建构并明晰电势的概念,为中学物理教师从高观点视域下看待高中物理知识和物理科学方法提供实践路径。  关键词:电势;概念教学;物理本质;类比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将小孔成像中的小孔看成占据一定空间的实际图形而不是一个纯数学意义的“几何点”,将小孔成像的类型以光的传播方式为依据划分为直线传播式小孔成像、反射式小孔成像和折射式小孔成像,并进行实验研究,以大量的实验证据作为思考的起点,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为思考的工具,对太阳的小孔成像建立统一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验检验。  关键词:直线传播式小孔成像;反射式小孔成像;折射式小孔成像;模型 
二维纳米材料是一类性能独特且有良好前景的光催化材料。二维材料表面原子排列通常与块体材料不同,对表面性质和界面电荷转移有显著影响,展现出独特的表/界面特性。近年来,各类二维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和表面改性策略的快速发展,在光催化性能提升和能源环境领域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专刊邀请了从事光催化研究的学者,分享了他们在二维光催化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可为实现二维光催化材料的可控合成、构-效关系建立、光催化效率提升和反应机理揭示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本专刊共收录论文12篇,包括综述4篇、研究论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