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一体化”“地球村”等设想也逐步实现。未来我们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如何培养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英语 跨文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217-01
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大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文化理解力,改善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狭隘主义,还可以提高他们在进行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避免因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误解,阻碍了进一步沟通的可能。在高校英语课堂培养大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不仅是对他们综合能力的促进,而且可以为他们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通过阅读与讨论,学会如何更细腻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学会如何在讨论中有效地传递自己的思想,培养良好的跨文化交际习惯和技能,了解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增进对跨文化交际,以及对自身文化知识的理解。
当下面临着国际通用人才缺乏、人才的国际化能力总体较低等问题。我国面临的人才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一是缺少拥有国际化资格的人才;二是缺少可以在工作中熟练使用外语的人才;三是缺少金融、保险、商务等领域内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四是缺少跨文化素质高、懂得国际惯例、规则具有实战能力的人才。所以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急需在高校英语课堂中培养强化的。
首先,要探索外语教学实践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外语教学是培育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础。高校应全方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营造良好的跨文化教学环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模拟交流对话,有效地增进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的掌握对高校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加强自身理论水平,在课堂中进行中外文化知识对比,通过多种教学媒介进行讲授,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他们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力和包容力,鼓励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质量。外语课堂教学中应把文化教育贯穿于语言教学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以文化背景为依托,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如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进行话剧表演,让他们诠释不同的文学经典人物,在模拟的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异国文化的魅力,从而为跨文化沟通创造更多的机会及更有利的环境。只有全面探索和切实改进外语教学工作,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培养一批不仅懂得英语而且还懂得当地文化和当地民俗的人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正确对待文化差异,熟悉掌握沟通的技巧。在语言沟通中,要注意口语交流和书面沟通的不同层面的不同作用。在与对方进行语言沟通的时候,要试图站在对方的立场进行语言交流,要给足够停顿的时间给对方和自己进行语言交换。培养非语言的沟通技巧。在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时候应该留意对方的肢体语言。我们可以借助观察对方的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身体语言来了解他的意图。另外我们也要熟悉地使用身体语言,不仅可以运用身体语言更好地诠释我们的思想,从而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而且可以避免有歧义的身体语言的出现造成沟通中不必要的误解。
第三,国内外诸多的学者和英语教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对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呼吁“文化教学回归”,提倡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加强对所学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跨文学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从而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刻板的传统式教学直接影响学生跨国际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出现交流的障碍。因此,多方面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跨国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寻找提升学生跨国际文化能力的有效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加强学生大学英语学习中跨文化背景知识及理论的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加强学生对异文化的尊重、包容。从而不断地学习异文化,加深对其了解。通过不断的实践,进行改进、积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广阔国际视野和出色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木森.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忽视文化差异[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Youichi Tokuyama,何国卿.改进大学英语交际能力的新方法[J].国外外语教学,1986(02).
[3]周献桃.大学英语教学的崛起——公共外语教学大改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04).
[关键词]高校英语 跨文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217-01
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大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文化理解力,改善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狭隘主义,还可以提高他们在进行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避免因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误解,阻碍了进一步沟通的可能。在高校英语课堂培养大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不仅是对他们综合能力的促进,而且可以为他们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通过阅读与讨论,学会如何更细腻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学会如何在讨论中有效地传递自己的思想,培养良好的跨文化交际习惯和技能,了解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增进对跨文化交际,以及对自身文化知识的理解。
当下面临着国际通用人才缺乏、人才的国际化能力总体较低等问题。我国面临的人才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一是缺少拥有国际化资格的人才;二是缺少可以在工作中熟练使用外语的人才;三是缺少金融、保险、商务等领域内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四是缺少跨文化素质高、懂得国际惯例、规则具有实战能力的人才。所以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急需在高校英语课堂中培养强化的。
首先,要探索外语教学实践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外语教学是培育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础。高校应全方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营造良好的跨文化教学环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模拟交流对话,有效地增进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的掌握对高校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加强自身理论水平,在课堂中进行中外文化知识对比,通过多种教学媒介进行讲授,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他们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力和包容力,鼓励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质量。外语课堂教学中应把文化教育贯穿于语言教学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以文化背景为依托,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如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进行话剧表演,让他们诠释不同的文学经典人物,在模拟的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异国文化的魅力,从而为跨文化沟通创造更多的机会及更有利的环境。只有全面探索和切实改进外语教学工作,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培养一批不仅懂得英语而且还懂得当地文化和当地民俗的人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正确对待文化差异,熟悉掌握沟通的技巧。在语言沟通中,要注意口语交流和书面沟通的不同层面的不同作用。在与对方进行语言沟通的时候,要试图站在对方的立场进行语言交流,要给足够停顿的时间给对方和自己进行语言交换。培养非语言的沟通技巧。在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时候应该留意对方的肢体语言。我们可以借助观察对方的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身体语言来了解他的意图。另外我们也要熟悉地使用身体语言,不仅可以运用身体语言更好地诠释我们的思想,从而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而且可以避免有歧义的身体语言的出现造成沟通中不必要的误解。
第三,国内外诸多的学者和英语教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对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呼吁“文化教学回归”,提倡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加强对所学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跨文学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从而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刻板的传统式教学直接影响学生跨国际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出现交流的障碍。因此,多方面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跨国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寻找提升学生跨国际文化能力的有效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加强学生大学英语学习中跨文化背景知识及理论的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加强学生对异文化的尊重、包容。从而不断地学习异文化,加深对其了解。通过不断的实践,进行改进、积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广阔国际视野和出色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木森.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忽视文化差异[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Youichi Tokuyama,何国卿.改进大学英语交际能力的新方法[J].国外外语教学,1986(02).
[3]周献桃.大学英语教学的崛起——公共外语教学大改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