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8819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而且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下 初中思想品德 情感教学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念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它既是思想品德课的心理基础,又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化,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创设较为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在情感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图片直接感知事物,体验情感,或者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学习对象,以产生身临其境,可见可闻的亲切感。本课导入部分选取的是这样两张图片:中国、德国堵车时交通秩序的对比。同样是堵车,中国马路混乱不堪,德国公路井井有条。两张图片在课堂开始就出示,这种直观性情境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震撼。为了加强效果,笔者还选取了网上找到的两段新闻“老外看中国交通秩序”,并请学生来朗读。老外对中国交通幽默的比喻、辛辣的讽刺,既激起了学生的羞耻感、爱国心,又刺激他们对照自身,产生完善自我的情感,从而向往有秩序的生活。这样一个来自于实际生活的导入,为后面顺利开展本课做好了一个情感的铺垫。
  二、用微笑给予每位学生自信
  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是无数实践活动与理论结合的产物,其内容是广泛而丰富的。由于某个知识点的概念和理论过于抽象化,使得学生难于理解与掌握。所以学生在一次次低分成绩的打击下,逐渐丧失了主动探索与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使有想要请教教师与同学的想法,也因为胆怯、怕被嘲笑而没有付诸行动的勇气。长久以往下去,逐渐导致思想品德课的成绩越来越差。学生也越来越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为了避免时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面带微笑地对待每位学生,以鼓励的方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用自己的真心去关心他们的生活,消除其思想中消极的一面。同时,教师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同学.不能对优差劣生进行差别对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并做到耐心地回答每位学生的疑问。对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而言,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有着崇高而备受尊重的地位,他们脆弱的心灵禁不起教师无情的打击与不平等的对待,思想品德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施教者,应该以身作则,重视对初中生的情感教育。
  三、要做到理解、尊重、宽容学生
  品德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作为学生,他们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对于学生有时违反纪律、犯错误,我们应该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并且及时纠正。“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对他们应该多一分理解,多尊重他们,宽容他们,他们毕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中学生,我们作为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比如在我班上有位同学,上课时总是喜欢和别的同学讲话,违反课堂纪律,我看了以后不是在同学们面前当众点名批评他,而是在下课以后把他叫到办公室来,与他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他分析上课讲话,不但自己学不到知识,而且影响班上其他同学听讲。经过一番耐心地教育后,他也承认了错误,认识到违反纪律的严重性,并且表示以后一定会改过自新、努力学习。后来他用行动证明了对老师的承诺,学习成绩也逐渐有了提高。
  四、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升华情感、形成信念
  一般说来,课堂中创设“身临其境”能将当事人置于虚拟的“真实情境”,充分激发其情感,调动其积极性。本课中的“跟我宣誓”、“警语创编”、“识图辨义”、“从我做起”环节都是典型的“身临其境”,而且一环套一环,具有层次性、逻辑性。通过情感融入、升华等操作程序,实现信念的内化,进而外化为自觉的行为,真正达到“明理、激情、导行”三者同步到位,进而达到“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整合行动力”的教育效果。例如:师:古人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学们,希望我们能从自身做起,遵守交规,不闯红灯,请跟我一起宣誓:“从我做起,不闯红灯,走文明路,做文明人。”生:全体起立,举起右拳,跟着教师庄严宣誓。
  五、用真情换取真情、用情感点燃情感
  情感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学会开发教材内、外的情感教学资源,以情优教。只有“真情实感”,才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烙印,才能达到情感内化、信念形成,最后实现行为的外化。本课作业设计的是“课外延伸”,请学生以荣辱观的第七条为切入点,联系本课所学内容来编写儿歌,主题为《不闯红灯不越线》。教师要求学生写好后能以有效的方式递交,并对学生说:如果你们信任我,有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想交流,可以课后直接和我交流。这样做的意图是:与学生的交流不是上完一节课就可以了事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继续关注他们,关爱他们,用我们的真情打动学生。因为情感需要情感去点燃,德育中我们要善于用真情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六、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手段,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使学生摆脱被强迫学习的感觉,从被动消极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又逐渐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波.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2]李纯.论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条件[J].考试周刊,2008(46)
  [3]张振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教研),2011(04)
  [4]郑艳菊.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注重渗透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8)
  [5]姚雪芹.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学[J].文理导航(上旬), 2010(08)
其他文献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本身就是呵护生命促进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就像花草需要大自然的温暖与湿润,经不起任何的严寒与暴晒。只需要不断地关爱与教育,宽容与理解,而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创作性的劳动,就像名人所说的:“花的事业是美丽的,叶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吗?”因为它是默默垂着的绿荫,可要做好这“叶的事业”让他们个个含苞待放,岂非易事。作为双语班班主任既感到骄傲,同时也觉得有着培养跨世
期刊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了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致于丧失了创造力。因此,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
期刊
本文提出了大庆油田化工总厂聚合物厂聚丙烯酰胺装置为提高产品分子量而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并对其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一)整体感知求“略”  对课文的内容、词句、结构、表达方法,在整体感知的阶段,力求放开,从略处理。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只求尽量快地尽量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习惯,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作为展示新时代特色的学科,开展更为合理、科学的教育改革变得越加重要。本文笔者就初中科学互动课堂的具体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 科学 互动课堂 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