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会商与会商北大

来源 :京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an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日,李敖之子李戡在微博上无奈澄清,媒体曲解了他爸爸的玩笑话,他没有被北大“会商”。北大的“会商”制度也再一次成为热议焦点。
  “会商”源于体操比赛的术语,在北大校内,则指学校将对“重点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帮扶。这些“重点学生”大多有以下特征: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脆弱,甚至包括思想偏激和上网成瘾。
  今年3月,媒体曝光了北大这一新政后,外界的评论如潮涌来。有人称“会商荒谬”,有人称“北大已死”,更多人则评价,该被会商的其实是北大本身。
  在质疑声中,北大一直保持沉默。那么,这场被聚焦、放大、甚至曲解的“会商”,真相到底是怎样?
  
  会商初现
  
  2010年11月18日,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以下简称北大学工部)的官方主页上出现了一则通知,名为《关于在医学部、元培学院试点学生学业会商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称,将在这两个院系率先开展学生学业会商试点工作,并表示“条件成熟后,将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在官方定义中,会商是指在学生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克服困难,甚至连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也力量有限的情况下,由学院组织相关部门老师,甚至邀请校外专家,“对这些同学的学业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估判断,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帮扶支持计划”。
  这就是“北大会商”的最初身影。因传播所限,这则通知当时并未在北大校内激起波澜。
  4个月后,《北京晚报》的一篇报道,将“北大会商”公之于众。感到惊讶的不光有社会民众,还有北大学生本身。
  人们的惊讶主要源于“问题学生”的评判标准。通知中称,会商的对象主要包括:学业困难、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籍异动、生活独立、网络成瘾、就业困难、罹患重大疾病、受到违纪处分等十类学生。
  學业困难和经济贫困尚可理解,那么思想偏激如何界定?北大学工部副部长查晶最初如此解释,“比如动不动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她称,这些思想偏激的学生经常会夸大学校工作的一些细微漏洞。
  按照通知中所列的具体准则,试点院系先对这十类学生进行排查,发现后及时上报,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联系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资助中心等部门进行帮扶。
  作为北大本科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元培学院再一次成为“会商”制度的试验对象。按计划,今年4月将是会商试点工作的总结阶段。一个月后,完善后的“会商”制度将向北大全校推广。
  
  如潮批评
  
  3月26日,北大校友孙宇晨在人人网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名为《就会商制度致北大师生校友的一封信》。
  他在信中称,“这项制度一旦建立,诸位扪心自问,人人皆有被会商的可能,人人皆有被偏见与歧视掩埋的可能,北大四年的草样年华随时可能化作一场无法摆脱的梦魇。”
  在北大的四年真的会成为梦魇么?
  看过媒体报道后,“会商”一词一度成为北大学生“调侃”时的常用语。他们在人人网等交流平台上模拟了如下场景:你失恋躲起来偷偷地哭了两场、抱怨了两句不断上涨的食堂菜价、挂了两门自己没好好复习的课之后,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一堆相关部门找上门,跟你谈谈,对你的问题进行一下会商……这还是北大么?
  更多人在拿李培根举例。这位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曾在毕业典礼上说,“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它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学生们掌声雷动。
  骂了北大就要被会商,有北大学生留言称,看到会商报道后,顿时“后背一凉”。
  对北大会商持有异议的还有教育界的同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导师张鸣曾对媒体称,“一所大学把学生思想偏激或独立思考看做是坏事,还要加以处罚,这所大学太堕落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偏激是年轻人的权利,“大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地方,所以北京大学干涉学生表达不同观点的自由是完全不对的。”
  在微博上,一向对北大充满好感和敬意的网络名人们,同样感觉失望。于建嵘质疑称,“我不知道北大将如何界定思想偏激,请求北大党委公布其标准”。而李承鹏则直接喊道“救救北大!”
  
  谁被会商
  
  到底谁在被北大“会商”?4月1日,台湾作家李敖在暨南大学演讲。回答提问时,他戏称,他儿子李戡已经进入会商“排名榜”,理由是上网成性。他评论称,北大此举“有点过分”,有违自由学风。
  第二天,“李戡被会商”,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的热点新闻。李敖的太太跨海打来电话怒斥李敖“胡言乱语”。李戡也随即发表微博澄清,父亲说的是玩笑话,他没有“被会商”。
  这是外界对北大会商群体过分关注的一个折射。因为从媒体热议以来,究竟谁接受了会商一直是个谜。
  据了解,作为北大本部唯一一个试点单位,整个元培学院有近10名学生进入会商范围。他们多数人是因为学业困难。对于是否有因为思想偏激被会商的学生,北大学工部没有予以证实。
  元培学院是北大高材生的聚集地。2004年,共有10名各省文理状元考入元培计划实验班。元培学院也成为当年北大录取状元最多的院系。
  选择这样的学院作为会商试点,北大显然有自己的考量。该学院学生介绍称,学院内很多同学高考时都是各地区的前三名,大多个性十足。
  北大学工部副部长查晶透露,在会商制度试行的4个月中,已经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她举例,一位网络成瘾学生和一位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经过“学业会商”之后,都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状态,学生和家长都对学校的帮助措施感到高兴。
  查晶称:“经过几个案例的成功探索,我们觉得会商工作机制的建立是有必要的。”
  然而这种成效仅限于当事人和学工部知晓。在学院内部,谁被会商一直处于保密状态。
  北大BBS上,关于会商的讨论帖大部分已被删除。曾有北大学生发帖为会商辩护,不过他也坦言,北大学生从未从正规渠道得知“会商”的具体安排和操作办法。
  
  会商北大
  
  对学生进行会商的北大,在争议漩涡中,也成为了被会商的对象。
  曾有网民对此困惑,为何一所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会引发如此关注?闾丘露薇在其专栏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这里是北大。
  她写道,“北大承担着很多人对于中国大学的期望。北大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令学人向往,不仅培养出一大批有用之材,更是新思想迸发的地方。也因为这样,思想偏激四个字格外令人侧目。”
  在会商北大的人群中,不断有评论家撰文批评北大的“专制”和“强权”。有评论认为,既然不能思想偏激,学校是否应该对学生进行说话指南之类的培训,比如是否应该教育学生什么部门是可以批评的,什么部门是不能批评的。更有人调侃称,编一本《北大学生说话指南》,也许会成为中国的热销书。
  不过,也有人认为,“北大会商”之所以成为话题,是人们对于北大的“过分解读”。
  北大的一名学生工作者也在人人网上发表文章为会商制度正名。他说,这次事件是“急躁的人们”对一个“尚未清楚的事实”进行莫名其妙的舆论耗力。包括之前的“拆除三角地”“北大封校”“3600人的国庆游行”等事件都是由于新闻当事人话语权的缺失,在网络的放大作用下,轻易地形成了一个舆论漩涡。
  部分北大学生则表示支持会商“思想偏激”的学生,认为“有些学生太嚣张,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诋毁北大,缺少对一件事情理性的判断”。
  “我相信北大学业会商中的范畴更多层面是心理层面的‘帮扶’,这是大学生们需要的。”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研一学生刘昌宇表示。
  他对媒体表示,他刚进北大时,学校就聘请了志愿者,对新生进行心理辅导,效果很好,这样使新生对很多事情能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比如职业规划等,“有了很准确的目标,就会少很多迷茫。”
  新华社评论员梁红涛则在文章中提出,北大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提出的一系列应对之策,是防范未然的务实举措,更是回应公共诉求的积极姿态。
  在争吵声中,一向寡于争论的北大校方也忍不住表态。
  3月31日,查晶接受《光明日报》专访时称,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是学业会商制度的初衷。
  她解释称,在十类会商对象中,以学习困难、多次挂科的学生为主要帮助对象。存在其他类型困难或问题的同学,如不致影响学业,一般不会获得会商机会。
  对于外界关注的“思想偏激”。查晶认为更多是心理问题,比如不能与宿舍同学和谐相处、不能冷静处理恋爱挫折、毕业后难以适应职业生活等。“近几年,在一些高校中发生了个别学生的极端事件,例如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例惨痛的教训……对于那样的学生,如果能及早加以思想引导、情感关怀和解决实际问题,也许能够避免一些极端情况的发生。”
  查晶特别强调,会商不是管制学生,会商也不处罚学生,而是以努力帮助同学顺利完成学业为目的。
  学校内和社会上的争议,显然也左右着“北大会商”的走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主动地听取广大老师、同学,也包括社会上的意见,使我们能够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查晶描述道,这是一项比简单处理、处分学生更积极、更主动、更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工作。
  对于北大会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室副主任王烽称,北大初衷很好,但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不要让这些大学生感到被孤立或者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这也是很多人的疑惑,被会商的对象会不会遭到歧视与孤立?思想偏激的界限到底在哪里?会商制度会不会演变成处理学生的强权手段?又会不会引发秘密监视和举报行为?
  更有人担心,当被会商的学生越来越多,会不会有更大的争议声席卷北大?
  这一切,或许等到5月份会商制度全面施行后,才会有更清晰的答案。
其他文献
在多数人看来,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贪污腐败,只会是高官所为,但“小官大贪”却又是活生生的事实。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里,“大官”有大权,贪污受贿的机会就多;“小官”权力小,贪污的数额应该不会太大。但现实反映出来的数字并非如此。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来,10年内出现在媒体视野中的涉案金额上千万的贪污腐败案例中,科级和科级以下的官员至少有17个,其中6个涉案金额近亿元或上亿元。  李华波,鄱
期刊
他是插画家几米笔下的“幸运儿”,是蔡康永口中“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缺货清单”,是余秋雨那份“被当今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东方艺术家名单”上最前面的几个名字之一,他还曾因观众的嘈杂无序冲上舞台,拉上大幕重头再来,而被京城文化界赋予“文化斗士”的称号。  林怀民又来了。这一次,他带了三吨半金灿灿的稻米,和他从印度得到的启示,对生命的思考。  2011年4月1日和2日,《流浪者之歌》登陆国家大剧院。这部总是会
期刊
正厅级大学校长当选居委会副主任,实干还是作秀?    3月16日下午,备受关注的正厅干部、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经所在社区45名居民代表现场选举,以42票赞成票当选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岗街菜寮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据了解,陈新是广州首位当选社区居委会委员的正厅级干部。  作为一名严谨的大学校长,熟悉陈新的人普遍认为,他“应该不是在作秀”。   以往,居委会总给人以“婆婆妈妈”的感觉。然而,广州社区居委会委
期刊
企业赚钱与公共利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百度的商业模式,始终夹裹着“义与利”的冲突,一场场纠纷由此而起。百度创造的,究竟会是一个不朽的商业奇迹,还是一个无人可以撼动的网络铁幕?    鲜花烂漫、空气清新,在2011年春夏之交,正当盛年的百度,进入多事之秋。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行事一向老成持重,他很少会把不佳情绪公开表露,或者把九重门中的心里话说出来。但是,2011年3月28日,在IT领袖峰会上,他
期刊
十几年来,阿里木在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地流浪,他捡过垃圾、偷吃过东西、当过窑工、挨过很多打,最后在毕节扎根烤起羊肉串,将攒下的十多万捐给百余位贫困学生。  阿里木的想法很简单:“我吃了很多没有文化的苦,想让他们读书,以后少走弯路。”    3月17日,乌鲁木齐。  走过酒店长长的通道,阿里木突然停住脚步,俯身捡起地上的啤酒易拉罐,轻轻地晃了晃。  有点失望,阿里木将易拉罐放回地上,才感觉到“失
期刊
4月29日,英国王室威廉小王子长成并步入婚礼殿堂时,谁为王子那千万英镑的婚礼花销买单?经济危机时,英国王室的收入从何而来,这引人关注。    1981年,威廉的父母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在英国严重经济衰退时举行了婚礼,以那场盛大的皇家婚礼为开端,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用3年时间让英国从衰退中得以解脱。30年后,历史轮回,英国再次处在水深火热的经济困难期,首相卡梅伦四处削减预算支出,以减少财政赤字。
期刊
真功夫掌控人蔡达标自3月17日被警察带走协助调查后就一直处于“失踪”状态,如今,其妹蔡春红女儿蔡慧亭和妻弟潘宇海、前妻潘敏峰一方,围绕真功夫的控制权,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疯狂的争夺。    “我没有说话,站在IT房门前,你却挡在了我的面前,捍卫里面那个与你毫无血缘关系的舅母,怒眼相对站在IT房门外的你的女儿。”4月6日凌晨,真功夫原董事长蔡达标的女儿、还在上高中的蔡慧亭在其博客发表了《给妈妈潘敏峰的一
期刊
骆家辉出任驻华大使,既不必炒作成“华人的胜利”,也不必过分解读为“以华制华”。“可尊敬的对手”,或许是较恰当的定位。    讲流利中文的美国面孔离开,不懂普通话的中国脸到来。  前半句指即将离任的美驻华大使洪博培,后半句指被奥巴马提名为新任大使的骆家辉,美国人在北京“一把手”的任命上,煞费苦心。  3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现任商务部长骆家辉任美国驻华大使,接替将于4月底离职的洪博培。待该任
期刊
2011年4月1日,海南省文体厅公布了一起非法期刊案的案情。媒体在报道和转载时,大多用“特大非法期刊案”作为标题。  该案案情符合“特大”的全部要素。一对夫妇用7年时间打造了一家骗子公司,出版了20余种非法杂志,4份非法报纸,以收取版面费为由敛财行骗。受骗人数达2万人,涉案金额初步统计已经超过1000万元。  除了“特大”之外,案情中更多是“荒谬”的元素。一个由中学文化水平组成的编审团,审核着学者
期刊
当年布鲁图和卡西乌谋刺恺撒,是要将罗马共和国从恺撒的独裁下解放出来。他们像美国总统小布什一样,以为独裁者倒台之后,人民一定会自发支持民主政权。历史的实际进程却远远偏离他们的理想。    某日走过书店,见到考琳·麦卡洛的新书《十月骏马》(The October Horse) 降价降到三折,顺手便买了一本,聊补旅途闲暇。麦卡洛当年以一本《荆棘鸟》(The Thorn Birds) 风行天下。  麦卡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