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大学生队伍中的价值内蕴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ang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红色影视作品是中国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保存、展示的主要渠道之一。其所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新时代下,红色影视作品作为高校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红色影视作品的内涵和特征、融入高校大学生队伍中的重要性入手,着重探析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大学生队伍中的价值内蕴。
  关 键 词: 新时代;红色影视作品;高校大学生;价值内蕴
  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就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1]。鼓励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影视精品,以高质量的红色影视作品供给增强人们对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2]。红色影视作品反映了早期革命党人为中华民族复兴做的一系列反抗斗争,他们的所作所为给青年大学生提供了榜样力量。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其成长历程对社会的整体有序发展至关重要。
  一、红色影视作品的内涵及其特征
  红色影视作品的内涵目前学界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的学者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上的红色影视剧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指以红色历史为题材的革命战争片;而广义的红色影视作品还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包括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事件为题材,表现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过程中英勇无畏、吃苦耐劳的精神,弘扬社会主义主题的影视作品[3]。就笔者而言,红色影视作品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但是具体来说,广义的红色影视作品是指建党以来,一群有志青年为了国家的兴亡而奔走、流血和呐喊的历史作品;狭义的红色影视作品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英勇抗敌的作品。
  红色影视作品以红色革命素材为主,通过演绎当时的情景,突显出了革命斗争的民族魅力,因而红色影视作品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征。此外,在历史的长河里,通过红色影视作品可以更好地突显出我国早期革命党人参与民族革命斗争和国家发展建设的时期的独特特征[4]。
  二、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大学生队伍中的重要性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5]。
  红色影视作品主要展现的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和有志之士为了民族独立和革命胜利而顽强拼搏、不惧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众多高校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和范围扩宽,众多影视剧已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其多传播的主题思想对大学生们的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时代下,各种短频快的信息接踵而来,里面不乏有些低俗、恶搞、虚假等种种乱象,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同时,红色影视作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是社会主旋律,所以对于影视作品来说,要担负起传承红色文化,宣扬主流价值观的重任,是当下时代和国家战略的需求,更是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6]。
  三、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大学生队伍中的价值內蕴
  (一)青年要筑信仰,用胸怀承受生命之重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执着地去思考,就越是充满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其一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其二便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尽管康德时代已渐行渐远,但给人类内心深处留下了如恒星一般的道德法则,如具有指引方向的路标,我们称之为信仰。
  作为红色事业的奠基者,马克思曾经这样阐述了一个青年人的信仰:“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何其伟大的胸襟,马克思在其弱冠之年,便能将信仰聚焦于普罗大众,服务于芸芸众生,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深情而又伟大的一跃。无数青年激昂向上,在世界的东方,上演着深情而又伟大的一跃。在《觉醒年代》这部历史剧中,就有无数的年轻人放弃锦绣前程和荣华富贵,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路途。毫无疑问,是信仰,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信仰,是有着为国家奋斗牺牲的信仰。
  红色影视作品主要是革命时期的有志青年为了国家存亡、民族振兴而做的一系列的奋勇杀敌的历史故事。他们的英勇事迹鼓舞人心、震人发聩,每一帧都传达了他们当时浴血奋战的力量源泉,那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通过红色影视作品,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找寻那一代人的信仰,以此为准绳,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青年要立大志,用理想点亮奋斗之路
  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古人云:“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以小我之躯融入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人民幸福的大我之魂,才能在实现价值、升华境界中擦亮青春的底色。青年,是中国革命的燎原火种,是中国发展前进的动力火车。从红色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精神。其中蕴含了众多革命人士的革命理想。1921年7月23日,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意气风发、胸怀壮志,在上海兴业路76号18平方米的房子里酝酿了“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从精神上得到了自由和解放。在国家救亡图存的浴血征程上,一批又一批青年人前赴后继、舍生取义。
  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为了大义而舍小义的民族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面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广大青年不畏危险、冲锋在前。电影《中国医生》很好地诠释了当代中国青年在民族危难面前的义无反顾,他们是驰援湖北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是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是心系祖国的海外留学生……“疫”路有我,“青”尽全力,青年人用无疆的大爱书写出青春无悔、灿烂绚丽的人生篇章。   (三)青年要担大任,用实干展示成长之美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担当虽是充满荣耀的,但更是沉甸甸的[7]。
  电视剧《袁隆平》讲述了袁隆平院士为了中国人的温饱而献出一生的故事。袁隆平院士于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是“禾下乘凉”的梦想,是“忠于热爱、奋斗青春”的寄语,是解决十几亿人口温饱问题的功绩,也许是因为伟人太过于伟大,总觉得他们超越生死。而给予袁老的一切动力都是来源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电视剧《长征》以恢弘的气魄给我们再現了当年红军行军的壮烈画面和历史意义。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红军在途中遇到了多么艰难险阻的环境,他们要跨越雪山,要横渡赤水,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才能让他们可以坦然度过,是对革命胜利的信心,是对作为一个革命军人的担当,更是对民族大任的革命理想。
  四、结语
  新时代下,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让各类、多元的视听内容在各大平台传播,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红色影视作品是宣传主流思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渠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体现出了创新性和实践性,创造了新的时代内涵,充分体现出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与高校思想政治融合过程中,对当代大学生的日常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金项目:2020年度福建师范大学思政工作及辅导员工作专项任务项目“新时代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VG-2012)。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8-22].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23.htm.
  [2] 江仔馨.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3]何方.红色影视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甘肃:兰州财经大学, 2017.
  [4]何晓艺.关于红色影视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 2019, 4(13):95-96.
  [5]习近平.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EB/OL]. [2021-04-20].http://cpc.people.com.cn/n1/2021/0420/c435113-32082446.html.
  [6] 陈娇.新时代下红色影视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艺术科技, 2019, 32(11):41-42.
  [7]习近平.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 [2013-05-05].http://www.gov.cn/ldhd/2013-05/05/content_2395892.htm.
其他文献
摘 要: 西方音乐史对于我国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程,它的系统性很强,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整个西方音乐发展的脉络。它所跨越的幅度之广、内容之多以及时间体量之大,是众多学生学习时的难点课程。本文将从当前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的问题出发,在其中融合思政元素,进而提出关于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优化策略。  关 键 词: 西方音乐史;教学;策略  一、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意义  首先,高校为
摘 要: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改革和发展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构建完备的课程思政体系,从而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目标。课程思政指的是以专业学科教学为依托,将思政元素有效渗透进去,达到有机结合隐性与显性育人的目的。对于高校钢琴教学来说,更有必要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借助于课程思政的指引,全面改善和优化高校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高校钢琴教学视角,
摘 要: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学前教育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道门槛。在进行幼儿教育中幼儿音乐游戏是辅助幼儿进行学习的重要途径。顾名思义,幼儿音乐游戏是借助音乐材料来进行游戏活动。儿童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节奏、感官、情感感受力等方面的能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音乐与游戏进行结合向幼儿传输学习内容,幼儿也会更加容易接受。但同时在活动中有的老师过于注重游
摘 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最新教育政策,结合江苏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个性化、多样化、综合化的实践教学,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特点,本文试图探索美术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推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双导师 ”教学框架改革,重构美术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和具体培养方法。针对目前高校和中小学联合培养教师动力不足的现状。本文提出了美术类
摘 要: 现如今,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不断深化,而社会发展,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自身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可以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要提升职业教育的效果,可以采用校企合作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够深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校内可以接受到更多的锻炼,进而有效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让所学的理论知识落地。本文所探讨的
摘 要: 本文通过剖析当下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育现状,指出当下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止步于单一的专业课程思政,在体系上,缺乏与专业建设发展同向同行的贯穿;在教学模式上,缺乏新媒体技术及平台的深入内嵌及应用探索,在氛围构建中缺乏统一的构思及营造。在实施效果上,缺乏长远的实效思考等。通过分析,提出进行专业与思政同向同行的理念。着眼专业建设及发展,以入学教
摘 要: 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在推动高中生的社会就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教育专业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教育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才艺,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教学的载体是舞蹈、音乐和游戏等。其中舞蹈又是最主要的内容,因此一直以来,舞蹈教学都是学前教育的必修课程,舞蹈课程需要较强的舞蹈实践技能。但是很多学生是从职业高中毕业的,所以就导致学生之间舞蹈功底有着较大的差异,使得教师的教学有着比较大的难度,
摘 要: 地方高师舞蹈教育当前面临着功能定位模糊的状况,因而在办学理念上陷入迷茫,于是出现了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地方高师舞蹈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基础教育培养舞蹈教师,师范性是其核心属性。地方高师舞蹈教育应当重视自身与专业舞蹈教育的差异和差距,采取差异化竞争的策略。地方高师舞蹈教育应当与基础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这一方面要求基础教育承担起素质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地方高师舞蹈教
摘 要: 本文通过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在疫情形式的情况下,如何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音乐方向的教学改革。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能有音乐方面的一技之长,帮助学生在学前教育教学岗位和日益繁荣的音乐培训市场中寻求到优质职位。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音乐教学;互联网   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对于人类生活模式改变日渐明显。人类的行为习惯也随着科技的提升而变化,人们的学习模式也随之变化
摘 要: 美术教育能够提高中职学生的艺术修养,是一门关键的课程。在教育领域发生的全新形势之下,中职美术教学要改变教学重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更新传统教学理念,丰富教学资源,进化教学手段,全面提高美术教学工作者的能力,让美术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来说,中职美术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中职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启蒙他们的美术基本素质,响应国家对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