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和想象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fa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纵观1980年以来表现台海两岸关系的华语电影,都将作者对社会历史的想象以寓言的方式点出,实现了意识形态的寓言化的设置,而不是现实层面上的历史求证。电影文本运用了一些隐蔽的意识形态话语策略:人为化地重写历史是隐性的意识形态话语策略;世俗的历史与想象的历史成对出现,体现了意识形态“体验”和“想象”的双重关系;从政治领域回归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话语策略是新形式下审美需求。
  [关键词] 话语策略 隐性意识形态 日常生活
  
  1980年以来表现海峡两岸关系的华语电影日渐多样,但作品都将作者的想象以寓言的方式点出,借助民俗奇观的影像重组,实现了意识形态的寓言化的设置,而不是现实层面上的历史求证。对海峡两岸意识形态差异的重新书写,从表层意义来看,是为了论证个人记忆的历史真实性和普适性,比如侯孝贤的自传式作品《童年往事》(侯孝贤,1985,);另一方面,重写历史起到了类似翻案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消解两岸冲突中难于言明的政治文化争论;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层面来看,对历史的重新书写是在论证两岸血缘、文化唇齿相依的传统原貌的基础上,来激发两岸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怀旧情绪。影片对于意识形态的处理,并未明示,更不会过分建构,但最终却能以隐蔽、潜在的样态传达于电影观众,正是得益于一些话语策略的使用。
  
  一、人为化地重写历史是一种隐蔽的意识形态话语策略
  
  阿尔都塞认为,艺术是一种隐蔽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由于华语电影多回避敏感的意识形态话题,表现海峡两岸关系的电影创作在题材的挖掘上只是能以收敛姿态作表层触碰,价值取向也多是大众普遍认同的。此外,华语电影在控制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传统,不允许带浓重个体色彩的出现在政治历史题材中,这使得此类影片在具体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上,都刻意地保持冷静地现实主义立场,未投入太多个人经历的价值观映射,意识形态以隐喻的形式存在着。
  由于中国台湾地区和大陆的社会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差异,两岸电影的艺术特征自始即姿态各异。大陆拍摄的表现该题材的影片多“直抒胸臆”,情感表达也更强烈。从《庐山恋》(黄祖模,1980)两个年轻人的结合暗指国共两党终将冰释前嫌《台湾往事》(郑洞天,2004)由于台海尚未实行“三通”,阿文未能在大陆见母亲最后一面《云水谣》(尹力,2006)王碧云苦等多年之后仍未能见到陈秋水本人:呈现出的是由《庐山恋》中高调呼吁乌托邦式的浪漫主义,到《台湾往事》中冷静表现地域阻隔的现实主义,再到《云水谣》中“来世去找你”投射了长远的历史观的主旋律式勾勒,无论从电影史的角度和电影美学意义的角度,都是一种突围和提升,成功地实践了电影作为“精神机器”艺术价值。而台湾地区拍摄的该题材电影多民间立场,这期间政府电影机构对该题材的扶持少,“民间”的创作立场虽然不敢大胆触及政治矛盾的核心,但“欲说还休”的影像笔触反而更凸显浓浓的思乡情。1984年台湾影片《老莫的第二个春天》第一次触及了台湾社会一直以来的隐痛——“老兵”话题与“原住民”歧视问题《香蕉天堂》(王童,1989)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以调侃、反讽的笔调提出了岛内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新世纪两岸合作的故事片《哥儿们》(连锦华、戴泰龙,2001),是近年来获得“台湾电影辅导金”影片中第一部关怀两岸年轻人悲欢离合主题的电影,并反映他们的理想追求。无论是直抒两岸统一愿望的大陆电影,还是小心翼翼盼望回归的台湾地区的影像作品,都在人为化地重写历史过程中暗藏意识形态权力话语。
  
  二、体验关系和想象关系并置的意识形态策略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体验’关系和想象关系,虽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意志(保守的、顺从的、改良的或革命的),甚至一种希望或一种留恋,而不是对现实的描绘,但是,在意识形态中,人类与自身生存条件的真实关系不可避免地被包括到想象的关系中去”。《云水谣》讲的故事跨越了40年,并不是为了再现历史的过去,而是复制或再现人们头脑中业已形成的关于过去的记忆,它通过提供在过去时代的概念,通过提供在过去时代的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不断积累的、被审美风格化的“历史特点”的表象,来给予当下的人们以未来美好愿望的想象,而创造出的一种现行的意识形态的历史写作。
  将企盼两岸统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十分隐蔽地通过画面的叙事及银幕后的“声光电”表达出来,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不自觉的接受了这些本来很难主动接受的思想。在影片中,世俗的历史与想象的历史往往是成对出现的,《老莫的第二个春天》描摹的是老莫生活的80年代的台湾,老莫为娶妻生子大费周折,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他的宏伟计划——携妻儿回到山东老家,这就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对立的想象世界。而世俗历史和想象历史却又相互依赖,不可分离。这种“二元化”的倾向,是国家意识形态在传播权力、借用权力中的隐蔽地表述话语的策略之一,是一种基于华夏文明认同感的政治暗流,藉此观照两岸早日统一的愿景。
  
  三、从政治领域回归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话语策略
  
  在一定生活关系下的艺术作品,即使最大限度地接近生活本身,它们仍具某种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杰姆逊(F.Jameson)曾经说过:“第三世界的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力比多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于是,在许多西方观众阅读中国电影文本时,首先就是怀着一种意识形态寓言的期待,从故事的年代、政治环境、人物职业、家庭背景等去寻找与自身相契合的寓言期待。久而久之,这种自觉探寻的阅读方式,使得中国电影文本在叙事时,可以选取远离当时政治中心的边缘空间或处在非现在时态的空间,转变为对生机勃勃的日常生活和感性的生命力细致入微的观察。
  日常生活景观的审美中,唯美化的风格呈现相当普遍,它对压抑的政治起到了反喻的作用,日常生活的常态掩盖了权力意志的对抗状态。如《<台湾往事>导演阐述》所说:“……这部影片你一句政治也不要讲,就是最大的政治。”表现两岸关系的电影作品将意识形态作了常态化处理,不让意识形态与当时的生活产生直接关联,剧情更纠缠于细节和人物,意识形态的神话成功地被纳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更易于以隐蔽的方式将意识形态传递给观众。《童年往事》中20世纪50年代“金门炮战”,主人公阿孝只有模糊的记忆,只知道从此没有苹果吃了。小学生跑到课堂上说起“要反攻大陆了”的谣传,引起班上学生嘲笑。收音机中报告陈诚死讯,阿孝仍兴高采烈地玩桌球。将孩子们无知无畏的表现与实际上民众内心的恐惧和焦虑作对比,形成强烈反差,生活化了的内容和影像皆温婉含蓄但不失力量的,常态化处理的表现手法成为国家意识形态表述策略的新样式。
其他文献
初中萌生服装设计梦,17岁开始追梦  1994年,张彦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电厂管道工,母亲患肾病长年在家休养,不能外出工作。他从小喜欢画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景物,经常以自己的视觉和想法构图绘画。  张彦初中的一天,看到国外高级定制。精致的做工,美轮美奂的图案,吸引了他的视线。他开始关注模特走秀和时尚杂志,心想:如果我设计的服装能走上国际舞台,该多好!  张彦父母见他经常看
[摘要]《云水谣》斥资近五千万,被称为“爱情文艺片巨制”。影片似乎取得了卖座又叫好的双赢。但在笔者看来,《云水谣》却更多体现了身处消费文化与主旋律夹缝中的两难,正是文化消费与主旋律折中的产物。影片以宏大的历史画卷为背景,演绎了一段动荡岁月发生的爱情故事。但影片中浓烈的文化消费与主旋律意识时隐时现,古典爱情遭遇两面夹击的命运,这使得影片难免陷入自相矛盾与叙事断裂的境地,成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虚妄爱情故
[摘要]文化经典有着独特的影视美,能幻化成影视镜头,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重温文化经典,感悟其中的影视美,体验人文情感,领会人文精神,凸现人文创新。  [关键词]文化经典 影视美 人文情感 人文精神 人文创新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读《大学》擅做事,读《中庸》会做官,读《老子》有智谋,读《论语》善经商,这句话充分说明文化经典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文化经典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
【摘要】吴永刚的《神女》,两性关系以女性为中心,男强女弱的传统性别模式被完全颠覆:女性刚强有为,拥有强烈的主体意识,面临生存困境,她们顽强地抗争到底,只为挣脱重重的性别压迫,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而男性则因为懦弱无能而无法成为受困女性的拯救者和庇护者,呈现出一种被“阉割”的女性特征。这部“女性电影”在颠覆和嘲弄男权文化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展现女性的内心情感世界和关注女性艰难的生存境况,这是《神女》作为
对于大多数影友,拍什么,怎么拍,一直都是和用什么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以中国的老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来说,拍摄器材的选择更是头等大事,装备宁可有富余而不用,决不可待到用时恨不足。器材备足了,拍摄似乎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至少也有了充分的保证,所以万万不可马虎。但是,如今各类摄影器材发展得实在太琳琅满目,每种也都有其各自的长处,全部收入囊中大概一般也就是流着口水想想,即使真收齐了怕也用不过来
一到平遥,铺天盖地的展览海报扑面而来,“‘拒绝旁观’——50个汶川人和他们镜头中的震后生活”的海报从众多的海报中跃入眼中 ,于是,这个展览成为平遥摄影节中最想看的展览。  今年五月刻在心里的烙印实在太深。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期留在脑子里的图像,基本用两个字可以概括:残酷。一个比一个更为残酷的镜头,让我们领受了自然灾害的巨大摧毁力与生命被顷刻毁灭的惨痛。因为看了太多的媒体的图片,愈加强烈地想看置身于
周末一场大雪过后,久违的蓝天逐渐显露。积压几天的雾霾散去,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  寝室里的女生开始骚动起来,梳妆打扮,不能辜负了这美好的周末。  像每一个女生一样,顾雪也渴望爱情,每当她心神不定地寻找爱情的时候,她便买张电影票,渴望从电影里面可以找到爱的真谛与情的归宿。  学校附近的影院只有这么一家,在这里经常会碰到同学校的校友。顾雪选了一个爱情片,因为她知道那个总能碰到的同院校的那个男生也经常一
与浩瀚璀璨的星空一样,海洋同样充满着无尽的美丽与神秘。所以水下摄影成为当今极为流行和时尚的摄影门类。与拍摄星空不同的是,水下摄影不仅需要具有潜水能力的摄影器材,很多时候还需要具有潜水资质,这样才能穿着潜水服背负着气瓶去探究美妙的海底世界。作为一名潜水教练,平凡对海洋有着深深的情感和丰富的潜水经验,他徜徉在海底时,时常利用带有潜水罩的相机和镜头记录着海洋中曼妙的世界,他的作品也使我们在远离碧海的地方
[摘要] 日本现代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看似一部忧伤的恋爱小说,却自始至终都交织着“生和死”这一二元对立的主题,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分析论点分析,直子所代表的是“死的本能”;绿子是“生的本能”;主人公渡边是徘徊在“生”和“死”之间,最终回归到“生”所代表的现实世界。  [关键词] 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 二元对立 弗洛伊德    日本现代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不仅
千里追鹤,自费筹建梦鹤苑艺术主题公园  王克举1959年出生,当过知青,曾在央企工作。1989年还开设了一家印刷厂,效益可观。  1999年,王克举带着相机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高雅的丹顶鹤翩翩起舞唳天鸣唱,在王克举的心中溅起一層层涟漪。一日不见丹顶鹤,则寝食难安。他一年365天风雪无阻,一年要去扎龙400多次。为了拍摄出丹顶鹤的极致高雅并让照片具有永恒的艺术和科研价值,王克举坚持用120专业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