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南部的玛雅古城——巴涅克的挖掘中,发现了一处复杂的水利工程遗迹,证实了古代玛雅人早在西班牙人到达之前就能建造这类工程。这一发现在美洲版图上还是首次。目前,考古工作仍在继续之中。
今天,坐落在墨西哥南部、伯利兹和危地马拉境内的大部分城乡均未进行过考古勘察。这些被热带森林的茂密树丛覆盖的地方,依然隐藏着无数秘密。
近年来,考古学家在这里不断有所发现。一些玛雅最古老的壁画、最古老的檐壁的出土,证明了玛雅文化的鼎盛期要比原先认为的早几百年。玛雅人的神话、政治见解、崇尚艺术等早在吉卡尔和齐切依奇城出现繁荣期之前就已经形成。
巴涅克水利工程
2010年春,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可能是美洲大陆最为古老的、被喻为流体静力学的工程——“伯耶德拉斯一波拉斯”地下引水系统。其遗址位于墨西哥南部玛雅最为著名的一座城市——巴涅克内,据推测工程兴建于公元3世纪。
“‘伯耶德拉斯·波拉斯’遗址如此意外地出现在浩瀚的森林海洋之中,简直不可思议。”到达此地的法国旅行家米谢尔·别斯耶尔写道:“这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世纪之谜,是已经衰败和消逝的文明之谜。玛雅古代文明依然体现在这些保留下来的宏伟的建筑物中,这些建筑物就是昔日强盛和荣耀的见证。”
1784年,这座热带密林中的城市遗址就被发现,但是对它进行系统考古却是20世纪之后的事。巴涅克城建在无数河流横贯的高原上,鼎盛期在公元250年—公元600年,之后被居民逐渐舍弃,舍弃时间大约延续了800年。今天,巴涅克遗址的大部分依然被掩盖在坡度平缓的热带森林下面,只有约5%的遗址从茂密的、盘根错节的树丛里整理出来,得以重见天日。
这座曾经被遗忘在一片树丛之中的宏伟的庙宇中心城市,早就吸引了考古学家的目光。通过研究这些已被拆毁的古城以及保留下来的文化遗物,可以想象出古玛雅人日常生活的情景。要知道,他们的书籍几乎全被后人毁掉,而得以保存下来的文字仅仅是有关帝王和与邻国战争的记录。深入了解古玛雅人的生活情况,只能依赖考古学家的新发现。
巴涅克、吉卡尔、齐切依奇,这些古城被认为是玛雅建筑师的杰作。宏伟的金字塔、寺庙、宫廷,早已经为他们冠以无与伦比的建筑师美誉。现在我们知道,玛雅工程师除了这些建筑以外,还有水利工程方面的辉煌成就。
巴涅克的工程师大约在2000年前就创建了星罗棋布的水渠系统和供居民用水的高架水渠。他们将环绕着高山的小河流水汇集起来,引进水渠,并在城市广场下面建造地下水渠,使之一点也不妨碍城市生活和各种仪式的开展,同时也不影响城市用水。在这里,雨季时间长达近半年,每平方米面积的降雨量可达8米。
巴涅克遗址地下水渠的复杂系统还隐藏着不少未解之谜。
“伯耶德拉斯·波拉斯”地下水道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宽80厘米,高1.2米,它的发现当时就使考古学家感到震惊。“伯耶德拉斯·波拉斯”地下水道的特点是倾斜度大,整条水渠全长60米,落差达6米。渠道是封闭的,仅仅在道口上方接着一个不大的下水沟,其直径仅为渠道的1/20。地面上的水直接注入2米深的沟口,就在沟底产生大的压力。根据测算,从附近涌人沟口的水流,然后汇集到地下水道,可使其水位提升到6米。
这样狭窄的下水沟结构引起了现在水文学家的关注和兴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这一工程的克里斯顿费尔·达弗费和肯尔克·弗列奇说:“以往认为,类似的水利系统只能在公元16世纪西班牙人到此之后才可能出现。然而,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以及当地地势特点、气候、季节变化和承担类似工程的简单的水利理论的研究,可以断定,早在欧洲人到达之前,巴涅克的玛雅人就已经拥有建造这种封闭的增压建筑的经验了。”
那么,巴涅克的玛雅人为何要修建这样的水渠呢?
修建地下水渠是为了排水和防止土壤流失,市民需要保护周围的每一块土地。在雨季,这里的河水经常溢出河道淹没城市,而地下石槽水渠有效地避免了河水对玛雅城市的侵害。也有人认为,玛雅人可能利用沟渠所形成的压力向附近的高建筑物提供新鲜的饮用水或用来冲洗垃圾,并在这里设置地下水库。要知道,假如将水渠口堵住,整个巨大的水槽可贮存6.8万升的水。甚至有人认为,这是1500年前的巨大喷泉,就是要让水流人这里再喷上去,一是为迎合玛雅市民的雅兴,二来也可供他们在盛夏里冲凉解暑。
考古学家还仿制了一个水槽,从而证实了它即使遭遇严重的旱灾也不会枯竭。
这一轰动一时的发现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哥伦布前美洲人技艺的看法。要知道,玛雅人不可能在他们日常生活的环境里意外获得流体静力学原理。克里斯顿费尔·达弗费和肯尔克-弗列奇说,巴涅克居民是不可能在地面下进行水利工程实验的,这也就是说,玛雅人在施工之前就已经设计好了。
热带丛林的文明
考察巴涅克废墟的考古学家在这里曾经进行过一次同样激动人心的挖掘。1952年,在一座被称为“刻字的神殿”的金字塔下面,考古学家挖掘出一座玛雅鼎盛期的陵墓,发现了不少文物。“在这阴暗的地方突然出现一幅非人间的神话画面,看过去就像是一座雕在冰块上的大巫师殿。”考古队队长、墨西哥考古学家阿尔别尔顿·鲁斯·鲁依耶写道:“陵墓像是一座被遗弃的寺庙,每面墙上活灵活现地雕着石膏像。接着,我的目光落在地面上,那里十分严密地铺设着一块很大的精美浮雕石板,完整无损。”这便是当时首次在玛雅金字塔里发现石椁的情景。
让研究玛雅王国的考古学家感兴趣的,不仅仅是这些被遗弃的陵墓和地下水渠。经考古发现,在这片茂密的热带丛林中,隐藏着的是一整座玛雅古城。在这座古城遗址中,绝大部分地区考古人员依然难以接近,能够接近和得到较好研究的只有几个大型的城市,这些地方保存着伟大的玛雅文明。其他的玛雅城市和居住点,特别是一些远离这些大型城市的遗址,依然隐藏着不少的秘密。2009年~2010年,考古学家在美洲中部的一个小国伯利兹的考古新发现,令人信服地证实了这一点。
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的考古学家阿尔涅和达依纳·切依兹,在伯利兹的卡拉科尔城里开展挖掘工作已经长达1/4世纪了。在当地居民和大学生的协助下,他们用大刀硬是砍伐出一条通道,对坐落在那里的一座古城展开了考古工作。
不过,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方法现在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今天,科学家已经拥有了最新的技术手段。2009年4月,科学家利用专门的激光探测仪(它的工作原理类似雷达,但是它可探测红外线和紫外线波段),开始从空中考察卡拉科尔城市的近郊。通过地表的光线反射,便可以测定地面的特点,热带森林的树冠完全阻碍不了激光探测仪的测量。
就是在这种仪器的帮助下,考古学家“看到”了卡拉科尔周围被雨林连绵不断地覆盖着的200平方千米的大地。他们将探测到的目标一一在地图上标出,结果发现地图上竟出现了几千座建筑物。这些建筑物被树木和树丛阻挡着,因此虽然离他们仅几米远,但他们在空中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他们还发现几千块古玛雅人耕种农作物的梯田,11条原先不知道的小路和无数个洞穴和岩洞。据此判断,卡拉科尔城当时的占地面积为177平方千米,约在公元650年的鼎盛期,这里生活着不少于11.5万的人口。
已经完成的考古项目,证实玛雅人城市——至少是卡拉科尔——是按照规划逐渐形成的。(待续)
今天,坐落在墨西哥南部、伯利兹和危地马拉境内的大部分城乡均未进行过考古勘察。这些被热带森林的茂密树丛覆盖的地方,依然隐藏着无数秘密。
近年来,考古学家在这里不断有所发现。一些玛雅最古老的壁画、最古老的檐壁的出土,证明了玛雅文化的鼎盛期要比原先认为的早几百年。玛雅人的神话、政治见解、崇尚艺术等早在吉卡尔和齐切依奇城出现繁荣期之前就已经形成。
巴涅克水利工程
2010年春,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可能是美洲大陆最为古老的、被喻为流体静力学的工程——“伯耶德拉斯一波拉斯”地下引水系统。其遗址位于墨西哥南部玛雅最为著名的一座城市——巴涅克内,据推测工程兴建于公元3世纪。
“‘伯耶德拉斯·波拉斯’遗址如此意外地出现在浩瀚的森林海洋之中,简直不可思议。”到达此地的法国旅行家米谢尔·别斯耶尔写道:“这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世纪之谜,是已经衰败和消逝的文明之谜。玛雅古代文明依然体现在这些保留下来的宏伟的建筑物中,这些建筑物就是昔日强盛和荣耀的见证。”
1784年,这座热带密林中的城市遗址就被发现,但是对它进行系统考古却是20世纪之后的事。巴涅克城建在无数河流横贯的高原上,鼎盛期在公元250年—公元600年,之后被居民逐渐舍弃,舍弃时间大约延续了800年。今天,巴涅克遗址的大部分依然被掩盖在坡度平缓的热带森林下面,只有约5%的遗址从茂密的、盘根错节的树丛里整理出来,得以重见天日。
这座曾经被遗忘在一片树丛之中的宏伟的庙宇中心城市,早就吸引了考古学家的目光。通过研究这些已被拆毁的古城以及保留下来的文化遗物,可以想象出古玛雅人日常生活的情景。要知道,他们的书籍几乎全被后人毁掉,而得以保存下来的文字仅仅是有关帝王和与邻国战争的记录。深入了解古玛雅人的生活情况,只能依赖考古学家的新发现。
巴涅克、吉卡尔、齐切依奇,这些古城被认为是玛雅建筑师的杰作。宏伟的金字塔、寺庙、宫廷,早已经为他们冠以无与伦比的建筑师美誉。现在我们知道,玛雅工程师除了这些建筑以外,还有水利工程方面的辉煌成就。
巴涅克的工程师大约在2000年前就创建了星罗棋布的水渠系统和供居民用水的高架水渠。他们将环绕着高山的小河流水汇集起来,引进水渠,并在城市广场下面建造地下水渠,使之一点也不妨碍城市生活和各种仪式的开展,同时也不影响城市用水。在这里,雨季时间长达近半年,每平方米面积的降雨量可达8米。
巴涅克遗址地下水渠的复杂系统还隐藏着不少未解之谜。
“伯耶德拉斯·波拉斯”地下水道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宽80厘米,高1.2米,它的发现当时就使考古学家感到震惊。“伯耶德拉斯·波拉斯”地下水道的特点是倾斜度大,整条水渠全长60米,落差达6米。渠道是封闭的,仅仅在道口上方接着一个不大的下水沟,其直径仅为渠道的1/20。地面上的水直接注入2米深的沟口,就在沟底产生大的压力。根据测算,从附近涌人沟口的水流,然后汇集到地下水道,可使其水位提升到6米。
这样狭窄的下水沟结构引起了现在水文学家的关注和兴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这一工程的克里斯顿费尔·达弗费和肯尔克·弗列奇说:“以往认为,类似的水利系统只能在公元16世纪西班牙人到此之后才可能出现。然而,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以及当地地势特点、气候、季节变化和承担类似工程的简单的水利理论的研究,可以断定,早在欧洲人到达之前,巴涅克的玛雅人就已经拥有建造这种封闭的增压建筑的经验了。”
那么,巴涅克的玛雅人为何要修建这样的水渠呢?
修建地下水渠是为了排水和防止土壤流失,市民需要保护周围的每一块土地。在雨季,这里的河水经常溢出河道淹没城市,而地下石槽水渠有效地避免了河水对玛雅城市的侵害。也有人认为,玛雅人可能利用沟渠所形成的压力向附近的高建筑物提供新鲜的饮用水或用来冲洗垃圾,并在这里设置地下水库。要知道,假如将水渠口堵住,整个巨大的水槽可贮存6.8万升的水。甚至有人认为,这是1500年前的巨大喷泉,就是要让水流人这里再喷上去,一是为迎合玛雅市民的雅兴,二来也可供他们在盛夏里冲凉解暑。
考古学家还仿制了一个水槽,从而证实了它即使遭遇严重的旱灾也不会枯竭。
这一轰动一时的发现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哥伦布前美洲人技艺的看法。要知道,玛雅人不可能在他们日常生活的环境里意外获得流体静力学原理。克里斯顿费尔·达弗费和肯尔克-弗列奇说,巴涅克居民是不可能在地面下进行水利工程实验的,这也就是说,玛雅人在施工之前就已经设计好了。
热带丛林的文明
考察巴涅克废墟的考古学家在这里曾经进行过一次同样激动人心的挖掘。1952年,在一座被称为“刻字的神殿”的金字塔下面,考古学家挖掘出一座玛雅鼎盛期的陵墓,发现了不少文物。“在这阴暗的地方突然出现一幅非人间的神话画面,看过去就像是一座雕在冰块上的大巫师殿。”考古队队长、墨西哥考古学家阿尔别尔顿·鲁斯·鲁依耶写道:“陵墓像是一座被遗弃的寺庙,每面墙上活灵活现地雕着石膏像。接着,我的目光落在地面上,那里十分严密地铺设着一块很大的精美浮雕石板,完整无损。”这便是当时首次在玛雅金字塔里发现石椁的情景。
让研究玛雅王国的考古学家感兴趣的,不仅仅是这些被遗弃的陵墓和地下水渠。经考古发现,在这片茂密的热带丛林中,隐藏着的是一整座玛雅古城。在这座古城遗址中,绝大部分地区考古人员依然难以接近,能够接近和得到较好研究的只有几个大型的城市,这些地方保存着伟大的玛雅文明。其他的玛雅城市和居住点,特别是一些远离这些大型城市的遗址,依然隐藏着不少的秘密。2009年~2010年,考古学家在美洲中部的一个小国伯利兹的考古新发现,令人信服地证实了这一点。
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的考古学家阿尔涅和达依纳·切依兹,在伯利兹的卡拉科尔城里开展挖掘工作已经长达1/4世纪了。在当地居民和大学生的协助下,他们用大刀硬是砍伐出一条通道,对坐落在那里的一座古城展开了考古工作。
不过,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方法现在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今天,科学家已经拥有了最新的技术手段。2009年4月,科学家利用专门的激光探测仪(它的工作原理类似雷达,但是它可探测红外线和紫外线波段),开始从空中考察卡拉科尔城市的近郊。通过地表的光线反射,便可以测定地面的特点,热带森林的树冠完全阻碍不了激光探测仪的测量。
就是在这种仪器的帮助下,考古学家“看到”了卡拉科尔周围被雨林连绵不断地覆盖着的200平方千米的大地。他们将探测到的目标一一在地图上标出,结果发现地图上竟出现了几千座建筑物。这些建筑物被树木和树丛阻挡着,因此虽然离他们仅几米远,但他们在空中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他们还发现几千块古玛雅人耕种农作物的梯田,11条原先不知道的小路和无数个洞穴和岩洞。据此判断,卡拉科尔城当时的占地面积为177平方千米,约在公元650年的鼎盛期,这里生活着不少于11.5万的人口。
已经完成的考古项目,证实玛雅人城市——至少是卡拉科尔——是按照规划逐渐形成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