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激活SIRT1介导Wnt/β-catenin通路调控脂质生成改善肥胖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针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mench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电针通过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介导Wnt/β-catenin通路调控脂质生成改善肥胖的机制.方法:从75只Wistar雄性大鼠中随机挑选10只为正常组,采用标准饮食喂养;剩余大鼠采用高脂饮食构建肥胖大鼠模型,共喂养8周.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电针联合抑制剂组、激活剂组,每组10只.电针组电针“关元”“中脘”“足三里”“丰隆”,连续波,频率2 Hz,电流强度约1 mA,每次留针20 min;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尾静脉注射Sirtinol溶液,并予电针同步干预;激活剂组予白藜芦醇溶液灌胃,均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干预8周.记录各组大鼠干预前后体质量、Lee's指数,检测各组大鼠干预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比较各组大鼠干预后白色脂肪组织(WAT)质量、脂肪细胞面积,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干预后WAT中SIRT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激活剂组大鼠体质量减轻、Lee's指数下降(P<0.01,P<0.05),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大鼠体质量减轻(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FFA含量及WAT质量均升高(P<0.01),脂肪细胞面积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激活剂组、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大鼠血清TC、TG(除外电针联合抑制剂组)、FFA含量及WAT质量均降低(P<0.01,P<0.05),脂肪细胞面积减小(P<0.01,P<0.05);与电针组比较,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大鼠脂肪细胞面积增大(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WAT中SIRT1、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减少(P<0.01),GSK3β、PPARγ蛋白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激活剂组WAT中SIRT1、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增多(P<0.05,P<0.01),GSK3β和PPARγ蛋白表达减少(P<0.01,P<0.05);电针联合抑制剂组GSK3β蛋白减少、β-catenin蛋白增多(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肥胖模型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血脂代谢,降低WAT质量以及脂肪细胞大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WAT中SIRT1蛋白表达,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下游成脂基因PPARγ的表达,从而影响脂质生成有关.
其他文献
患儿,男,10岁,于2020年5月12日就诊。主诉:身体不自主抽动反复发作3年。现病史:2017年4月因学业压力过大出现不自主点头、眨眼等症状,伴易激惹。外院完善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抽动障碍”,以运动疗法为主,未予药物治疗。2017年至2020年间症状加重,表现为发作频率增加、动作幅度逐渐增大,由点头、眨眼逐渐加重至身体抽动、挥动双手,伴有吸鼻等发声性抽动。
目的:验证耳穴揿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和安慰针组,每组30例。3组均选取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肾、交感、肝、皮质下,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分别予揿针针刺及王不留行籽贴压,安慰针组采用去除针尖的揿针胶布粘贴,每日按压3~4次,每次3~4 min,均于月经来潮前5 d开始干预,隔日更换1次,每个月经周期治疗4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并于治疗结束后下1个月经周期来潮时进行随访。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3个
根据对《黄帝内经》原文的分析,结合透明鱼、大鼠和人体经脉的示踪研究结果,重新认识任督二脉的循行。任脉的起点“胞中”和“中极之下”为同一部位,其循行路线分为腹深支、背深支、腹浅支3支;督脉的起点在耻骨上的曲骨穴,其循行分为臀脊上支、头背下支、腹面上支、头背中支4支。任督二脉在躯干、头面的前后均有循行,一深一浅,构成内外两个环,并非人们熟悉的任在前、督在后的前后分布模式。
梳理古医籍中针灸治疗痿病相关条文、医案,从辨经、辨病、辨证3个层面整体分析针灸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诊疗取穴思路。辨经论治主要依据经脉循行、经脉病候特点取穴;辨病论治根据痿病病因病机、传变阶段取穴;辨证论治根据证型不同分别立以治法而取穴。现代临床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当以古代文献为根,努力形成针灸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标准化诊疗方案。
目的:比较精灸、传统艾箱灸和中成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精灸组(50例)、艾箱组(50例)和中药组(50例,脱落2例)。精灸组于气海、关元、子宫、水道穴采用精灸治疗,每穴灸2壮;艾箱组于神阙及小腹部行艾箱灸治疗;中药组口服盆炎清胶囊。各组均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治疗,艾灸每隔3d治疗1次,每周2次;药物治疗每天3次,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于治疗前后观察各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及综合评分;于治疗前后、治疗后随访12周观察各组健康调查简表(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