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haijun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社会,人才培养是时代不容忽视的主题。通过人才培养,能快速对接社会,应对人情世故。音乐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基层教育研究者不容忽视研究课题。本文围绕音乐教学在实践教学的的现状,分析音乐教学在小学教学中需要创新的原因以及提出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需要创新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小学 创新教育
  0.引言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通过音乐艺术使学生感受人文情怀,提升个人情操,升华个人道德的一种教学模式。小学生作为弱小的个体,其智力方面不够成熟,无法更好地处理人情世故,因此必须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音乐是以器物为媒介,演奏出一定的旋律和节奏,达到抒发情感和表达志向的一种艺术。古人云,琴修德,棋开智,书练体,画蕴美。琴修德,寓意着音乐是修养个人德行的重要途径。
  1.音乐教学在小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师生互动
  在中国,课堂教学中往往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则负责消化知识,造成教师独唱,学生聆听的局面。在小学,学生年龄偏小,心智纯朴,做事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往往被教师训斥,而默不作声[1]。长此以往,老师的严肃形象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鸦雀无声。教师因要考虑课堂纪律问题,对这种现象往往视而不见,导致其教学方式一尘不变,毫无师生互动可言。音乐教学,更是如此。因为在中国式教育的情形下,家长或教师往往以长辈身份压迫式地要求学生学习不甚喜爱的科目,造成学生叛逆心理的滋生,对家长或教师的教诲更是置之不理。
  1.2课堂氛围严肃,学生无参与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学主要以知识的灌输为主,教师一味地讲知识、授方法,造成课堂氛围严肃,学生低头抄入的画面。这个画面仿佛使教学成为一体,自然和谐。其实,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也未考虑学生是否真正积极参与这个教学过程中。最终,抄入的手册一本又一本地堆积在书桌上,学生却在操场肆意玩耍。
  2.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中需要创新教育的原因
  2.1与时代发展接轨,从小培养创新意识
  21世纪,科学技术快速高效地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然而,创新意识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必须要加以适当培养[2]。小学期间,学生年龄偏小,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学习能力强,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最好黄金时期。音乐教学中,那跳动旋律、美妙的乐章能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种氛围中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放大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无形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关系个体成长,需要素质教育
  个体成长,是指个体从生到死,身心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包括德智体美劳等五个素质发展,是将内在素质外化成行为或语言的一个过程。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个人智力的发展水平,是素质外化的具体特征之一。因而,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思维是关系个体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3.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的创新策略
  3.1在教学中渗入游戏,趣味性地引导学生学习
  音乐教学,是一门特殊的教学方式,其带有浓厚的人文艺术情怀,是借助器物的表现,通过音符心律的形式,渗入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中,使学生心身受益的审美活动。音乐,能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赋予学生更多更好的创造力[3]。然而现实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比较基础,着重在辨音、识谱等方面,枯燥无味,使学生没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可见,音乐教学正面临着改革和创新,才能给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更多机会。例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组织学生根据不同故事来增添音乐旋律,且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营造快乐活跃的氛围,这样不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对知识点进行一定地巩固。
  3.2营造音乐表达的意境,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传统教学,着重于知识的灌输,不看重学习氛围的重要性。在音乐教学中,不再有文字、数字等繁琐的课程学习,更重要的是听觉方面的享受。因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将音乐的意境在教室里营造出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静静的夜》这一堂音乐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都把眼睛闭上,然后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使教室拥有夜晚的意境,再配上这一首歌曲。学生睁开眼睛时,更能体会夜晚的宁静和安详。当然,教师在此之前要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使学生有情景想象的空间。不然,学生听完这一首歌曲,会满头雾水,不知所云。如此,才可以利用环境营造音乐氛围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歌曲的社会背景,让学生感同身受。
  3.3借助音乐媒介,指导学生学习
  音乐是有灵魂的艺术,不同的人对同一种音乐有不同理解和想法。音律、音符,不是天然就有的,必须经过作者苦思冥想,再借助乐器来表现而出。因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将乐器带入课上并现场演绎,使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让学生亲自演奏,教师在旁指导,加深音乐知识在学生大脑里的印象。
  【结 语】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过程。然而,音乐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也面临着改革创新的瓶颈。笔者认为,音乐教学的改革创新应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育齐头并进,才能顺应时代潮流,达到兴趣与教学的融合境地。
  【参考文献】
  【1】何亚.试论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策略研究【J】.体艺教学研究,2014(21)
  【2】赵兰.试论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研究【J】.教学创新,2013(12)
  【3】李金峰,杨烨.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课程,2015(08)
其他文献
【摘 要】  让艺术教育课程按审美教育的规律来设置和实施,这对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艺术课程 审美教育   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基本手段和中心内容,在学校审美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审美功能。教儿童拉小提琴,不是要培养小提琴家,而是通过拉小提琴培养能力之芽,同时打好品德修养基础。对个体发展处在初级阶段的幼儿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
湖泊面积是表征湖泊水情变化的重要指示因子,如何从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中获取客观准确的水面信息,是当前遥感应用研究中的难点问题.本文以鄱阳湖为例,通过选用丰水期和枯
苏联是中国的近邻,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虽然我本人不是专门学习苏联历史的,但从1950年学习俄文起,我一生都从事对苏、对俄工作,在苏联和俄国学习、工作前后
指出了在火电厂生产过程中,会形成化学水,因化学水中具有腐蚀性,会造成化学水处理设施如酸碱输送管道、循环水加酸设备、地下酸碱中和池等的腐蚀,探讨了火电厂化学水处理设施防腐
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的关系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期。人们注意的是考试过程中与考试成绩相关的受试者焦虑体验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第二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实习,能够使学生充分接触教育实际,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训能运用于实际,从而初步懂得和掌握一些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正】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给我们留下系统的、专门的美学著作,但是在他们的整个思想体系特别是在哲学思想体系中,无疑暗含着许多关于美、美感和美的创造的论述和思考。恩
在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下的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是这个阶段教学的基础,它关系到高年级阶段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和写作基本功的夯实。旨在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字能力,语文教师应该采
文章通过对河海大学江宁校区足球运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广大同学对足球活动的参与方式、参与热情。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足球文化的培养和影响足球活动参与情况等因素,
分析了生物操纵(biomanipulation)和非经典生物操纵(non-traditional biomanipulation)理论的原理、应用条件及局限性,提出了在局部水体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对策.分析认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