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天堂的开都河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o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山深处,流淌着众多的溪流,也蕴含着尘世难觅的古老故事和传说,而传说里流淌的故事像开都河潺潺的水流那样,有时丰满,有时绵薄。
  开都河是新疆的大河之一,也是一条著名的内陆河,流域包括和静、和硕、焉耆、博湖等县。开都河全长约610公里,流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总落差175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62亿立方米。
  开都河的源头在海拔4000米以上,属于雪冰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的河流。在开都河年径流补给源中,积雪和冰川及地下水补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开都河源流之水并不大,但是一路走来,有了巴音郭楞河、依列克西河等12条支流的汇入,就由潺潺溪流变得浩浩渺渺,波澜壮阔。
  开都河的源头云雾缭绕,特别是盛夏,云涯水暖,云水难辨,仿佛河水从天而降。开都河上游河流由小尤勒都斯盆地,经过巴音布鲁克,到大尤勒都斯盆地,水流平缓,河谷开阔,四周牧草丰茂,是天然的优良牧场。特别是在小尤勒都斯盆地平坦辽阔的草原上,开都河蜿蜒流淌,形成九曲十八弯的壮丽景象。那模样,像一个大写的蒙古文字,有一种鬼斧神工的灵气。
  独特的河流地理,在此营造出了一片新疆面积最大的湿地,湿地中就是著名的天鹅湖。天鹅湖是一个高山湖泊,湖东西长30多公里,南北宽10多公里,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四周为冰山雪峰所环抱,是天鹅及各种禽鸟理想的栖息之地。
  天鹅堪称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世袭贵族,每年4月成群结队地从南方归来,那景致如同九天落玉,蔚为壮观。天鹅来了就不想走,它们眷恋这里安静祥和的优美环境,愉快地寻觅心仪的伴侣,繁衍生息,哺育幼雏,教它们游泳、觅食、飞翔、迁徙……
  开都河水曲折迂回,经乌兰恩根由西向东缓缓地流淌,滋润着中国第二大高山草原巴音布鲁克,同时也养育了姑师、月氏、匈奴、突厥、鲜卑、铁勒、柔然、回纥、瓦刺、准噶尔等古老民族和蒙古、哈萨克等现代民族。
  事实上,开都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息繁衍的重要区域。早在细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敦薨人在此游牧,从西汉到元朝时期,匈奴、突厥等许多古老民族都曾在开都河流域扎下过他们的牙帐,拉锯式地争来夺去。征服、驱逐与被征服、迁徙,像骏马一样,在四季的草原上奔腾跳跃、来回穿梭。明代,准噶尔部在此游牧,因河流弯曲悠缓的姿态,称它为开都河,沿袭至今。
  公元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谱写了壮丽雄浑的爱国主义诗史。祖国母亲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将远方的游子揽入怀中——清政府将东归的土尔扈特部落安置在巴音布鲁克草原游牧。
  开都河两岸的草原是一块养育胸怀的地方。浮舟沧海,立马天山,驭马手与奔腾的骏马演绎着渥巴锡汗当年率部东归的勇猛,马头琴诉说着归途之路的艰辛历程。无缰的马群奔驰在无垠的草原上,牧人在马背上跳跃、翻腾,一次次将绳套抛向狂奔的头马,这种惊险和壮美的气势常常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
  今天,开都河流经的草原是一幅美得让人震撼的图画。河两岸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荡气回肠的一曲《蒙古人》在黄昏的草原上响起,马头琴如泣如诉的乐章,在奶茶的清香中渐渐融进夕阳的余晖……
  开都河流域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流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类型。其中,上游段在草原牧区转悠了200多公里,穿过艾尔宾乌鲁山,到大尤勒都斯盆地西部又转向东南,之后穿越峡谷。
  由呼斯台西里至山口的拜尔基为中游峡谷段,全长约164公里,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此段。当河流经呼斯台西里后,两岸山势逼近,东西峭壁凌空夹峙,河谷平均宽度200米,水面宽一般为50~80米。沿途两岸层峦叠嶂,悬崖陡壁,构成气势磅礴的激流险滩。中游峡谷段为开都河雨水及融雪水混合补给区,汇流较快,是开都河洪水的主要来源地。
  焉耆平原段出山口以下为下游段。河流出大山口后,水势平缓,经山前丘陵,穿过焉耆平原,注入博斯腾湖,此段长126公里。
  如今,霍拉山边戈壁上有干涸的古河道,还有开都河留下的河道遗迹。据《水经注》载:汉朝时。开都河西源东流,分为二水,一支向南流经员渠城(汉时焉耆国都城)西面,又折向东南流入博斯腾湖;一支向南分为两支,从员渠城的左右两面绕过,合二为一,注入博斯腾湖。当时焉耆国的都城员渠城,在开都河上游,沿霍拉山向东顺布9城。几经战乱,城区遭到破坏,又兼洪汛河水改道,古河道废弃,后固定为今天的河流,人们随着新河道的形成,逐渐迁到现在的城区。
  开都河上如今共设有巴音布鲁克、山痕托海、拜尔基、焉耆、宝浪苏木5个水文站。根据连续多年的资料统计分析:山痕托海水文站为开都河上游来水控制站,其水量占开都河总水量的71.8%;中游峡谷山痕托海水文站至拜尔基水文站之间区间新汇流水年径流量占28.2%;拜尔基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33.4亿立方米,拜尔基水文站以下河流两岸开始有农田灌溉引水,水量逐渐减少,至焉耆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约减少17.1%。
  开都河属于泥沙较小的河流,特别是上游河谷开阔,坡度较小,天然良好的草场植被使上游含沙较下游小,是优良的灌溉和工业用水资源。
  开都河水力蕴藏量有140万千瓦。特别在中游峡谷段的126公里,落差1169米,集中水力蕴藏量有110万千瓦,是建水力发电站的最理想地区。开都河流域是新疆规划的三大水电开发基地之一。目前,开都河上已开发建设的水电站有大山口水电站、小山口水电站、察汗乌苏水电站、开都河柳树沟水电站等8个梯级电站。其中,大山口水电站位于开都河中游段,下游距峡谷出口约1公里,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120公里,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枢纽工程。
  开都河流入焉耆盆地后变得平静下来,宽阔的河面烟波浩渺,极其壮观,不仅给盒地带来了生机,更给盆地里生活的各族人民带来乐福祉。
  人类的文明都与河流有关,正所谓哪里有水,哪里就会有绿洲和生命的欢乐。焉耆也不例外。焉耆秦时叫敦薨,当时,有一个庞大的原始部落群敦薨人在此繁衍生息。
  据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又北三百二十里,日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于焉,而西流于泽。”焉耆之地的敦薨山就是因敦薨部落居住而得名。敦薨之水乃现在的开都河,汉时叫通天河,唐时叫淡河。因水中卷泻大量泥沙,河底浮沙流动,河水混浊,故而称之为流沙河;又因泥沙淤积河床,河水遇凶洪改道,蜿蜒曲折散漫海流,又称为海都河。
  吴承恩所著《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水叉奉法收悟净”,说的正是这条河流。唐代高僧玄奘西去取经时路经此地,称此“良田嘉禾,沃野千里”。由此可见,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富庶的土地。据说,当年玄奘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流沙河畔,准备过河,但见30丈宽的河水波浪滔天,既无舟也无桥。正在玄奘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无数条黑白花蛇从四面八方游 来,将他团团围住,有的甚至爬到了玄奘的禅杖上,纷纷向玄奘要求封赏。玄奘大起慈悲之心,一边念佛,一边将缠绕在禅杖上的蛇送到水中,告诉群蛇变化为鱼为民造福。在玄奘的感召下,群蛇游到水中,并顺水游进下游的博斯腾湖里。从此,焉耆周围20公里之内再也看不到蛇的踪迹,而神秘的博斯腾湖里,则出现了一种细长似蛇的尖嘴鱼。
  开都河流经焉耆回族自治县时,紧贴县城,水拍河滩,浪推浪涌,留下一路美丽一路欢歌。然后,往东南从博湖县注入博斯腾湖。
  焉耆的回族人口大多来自陕西、甘肃、青海。清朝时,清政府为巩固边防,实行屯兵戍边和移民实边,除了进入新疆的回族士兵外,还从陕甘一带迁入不少回族民户,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来到焉耆。由于开都河水源充足,河两岸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人们便居住下来。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先后有陕西渭南、青海河湟地区的回民辗转来到新疆,其中一些回民最终定居在焉耆。
  焉耆县位于新疆中部,气候上也具有南北疆过渡的特征。焉耆周边是一个面积不大的盆地,盆地因焉耆而命名。发源于中天山的开都河流经焉耆,滋养着两岸的土地,所以焉耆既不像北疆那样寒冷,又没有南疆的干燥高温。依托河流,现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出产的茴香、甘草、番茄和葡萄酒,已经享誉天山南北。
  开都河过了焉耆,经宝浪苏木节制闸注入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上连开都河,下接孔雀河,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其中大湖区面积为1200余平方公里,小湖区面积为400余平方公里,分布有大小不等的16个小型湖泊,水体总容量近100亿立方米。同时,博斯腾湖还是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的水源地,从2000年至今,已先后8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累计调水23.8亿立方米。博斯腾湖拥有丰富的渔业、芦苇、食盐、蒲草等自然资源,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也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
  天高任鸟飞,湖深任鱼游。博斯腾湖湖面上,芦苇摇曳,睡莲争艳,白鹭展翅,飞禽鸣唱,点缀出西部“夏威夷”金沙滩、银沙滩、莲花湖、白鹭洲等独具新疆水乡特色的环湖旅游景点。逐浪博斯腾湖,打捞不尽新鲜刺激的欣喜。
  博斯腾湖既是开都河的归宿地,也是新疆著名的内陆河孔雀河的源头。在干旱少雨的南疆,博斯腾湖的存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孔雀河的水从博斯腾湖流出以后,冲出铁门关峡谷。这里曾是丝绸之路老北道的必经之地,峡谷两侧山势陡峭,怪石狰狞,孔雀河水穿山越谷,形成30多公里曲折幽深的峡谷,河道两边的峡壁如同刀劈斧凿,异常险峻。
  铁门关古称遮留谷。这条风沙迷漫的古径,伴着西出玉门关的商旅、驼队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现在来往于天山南北的车辆无法从这儿走了,但是铁门关这座曾经扼守南疆咽喉的堡垒,仍是一个值得怀恋的地方。昔日那砖沉瓦厚的门楼。“襟山带河”的气势,那光秃秃的库鲁克山在峡谷里投下的阴影,映射着历史的风霜雨雪,为我们访古览胜提供了真实的佐证。
  孔雀河的确是条美丽的河,是罕见的无支流水系。孔雀河源于博斯腾湖,实为开都河下游河段。几千年前孔雀河与开都河是同一条河,是罗布泊的供水河道。它与塔里木河下游的分合,深刻影响了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孔雀河冲出铁门关峡谷后,从库尔勒市穿城而过,再经尉犁灌区,沿库鲁克山东流,最后消失在罗布荒原。在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是罕见的流向东方的河。
其他文献
据新疆地震台网监测信息,2011年6月8日9时53分27秒,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发生5.3级地震。  从2008年5月12日开始,全球范围内的地震一起接着一起,海地、智利,特别是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大地震,这是一场后现代灾难。九级强震,摧毁性海啸,油库起火导致的油荒,以及福岛核电站爆炸引发的核泄漏危机及停电之祸,都让这次大地震显得前无古人。日本是一个防御灾害能力极强的国家,但即便是一流
期刊
洋海,这个充满神秘而又荒芜的地方,既不靠海又不临洋,而是地处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火焰山腹地。探究其名之源,乃是维吾尔语“洋克尔”之音译,意思是:村子旁边的耕地。不知是哪一位译者赋予这个地方令人遐想的汉文地名——洋海。    戈壁突现坟冢    20世纪90年代初,每到春天风季来临时,位于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南麓的鄯善县洋海周围的村庄,总有一些毛织物、碎纸被风吹落到房屋犄角旮旯处或草丛里,在广袤的荒漠戈壁
期刊
《江格尔》是一部表现和歌颂圣主江格尔及其勇士集团英雄事迹的长篇史诗,是蒙古民族传统史诗中的宏篇巨著,与《蒙古秘史》、《蒙古格斯尔》一同被誉为“蒙古古代文学的三个高峰”,也被称作“中国三大史诗”之一。《江格尔》是口承史诗和“活态史诗”,虽然没有像古希腊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和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那样早就定型于书面,闻名世界,誉满古今,但是究其本质并不逊色。  史诗《江格尔》在
期刊
《雪夜》油画30cm×40cm×2  儿时,每到冬天,额尔齐斯河畔的丛林里,是我们一群小朋友套野兔子的地方。有一晚,我套得7只野兔,美美地吃了顿大餐。      《金秋》油画60cm×80cm  锡伯渡南边的那片平原,每到秋天就变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儿时我经常爬到村口的那棵大杨树上,向路的尽头眺望,期待看到电影放映队的车影在这画中出现。      《额尔齐斯河金秋的月夜》水彩画40cm×60c
期刊
作为捷安特GIANT新疆总代理量天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刘卫红,是骑游爱好者中的知名人士。去年春天,她组织新疆捷安特经销商骑游神秘而美丽的喀纳斯,得到大家的响应,三十多名经销商跟随刘卫红骑游8天,开创了喀纳斯原始森林古马道的自行车骑游穿越新纪录。这也是量天基公司第三次组织新疆经销商在疆内的大规模长途自行车骑游。  这次骑游最艰辛的一站是从布尔津到贾登峪,在只有8位女士的33人骑游团中,最终只有刘卫
期刊
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典型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布克赛尔以其深厚、神秘吸引着外界的目光。数千年的民族碰撞、融合,留下了许多英雄传奇故事,也形成了古老独特的民俗风尚,这是和布克赛尔的文化筋脉。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是我国三大民族英雄史诗之一《江格尔》的发源地,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东归之后的繁衍生息之地,《江格尔》史诗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岩画、古墓、王爷府旧址及古城遗址等古迹;还有哈尔
期刊
侏罗纪山体——九龙壁    汽车奔驰在蒙蒙细雨中,大黄山河谷宽大裸露的河床中央,流淌着一股溪流。滔滔奔涌的大河时代,早已寥落在河床的记忆中了。  我们只能看着宽广、沧桑的河床,遥想水草丰润的过去。河西岸的侏罗纪山体就是出露有名的“九龙壁”的地方,1963年开挖的地坑还清晰可见,周边散落着许多海洋生物的化石,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地球故事。  大黄山煤矿圈在山湾里,我童年记忆中有商店、有照相馆、有电影院的
期刊
生活在新疆准格尔盆地的野马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家马,事实上,它是地球上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其祖先是地球上最早的马——始祖马,至今仍保留着六千万年前野马的基因,享有“马中活化石”之称。因为野马从中古时期以来就驰骋于新疆北部准格尔盆地岩制荒漠、半荒漠地带,根据地名又称其为“准格尔野马”。  千百年以来,随着自然环境变化和动物种群隔离等,导致野马原始野生种群基本灭绝,甚至比大熊猫还要珍贵,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
期刊
从地图上看,沙雅如同巨大的盾牌,在塔里木河以北,处在古老的内陆河渭干河尾闾的阡陌相连的农耕村镇,是龟兹文化的沃壤。在塔里木河干道以南,则是塔里木原始生态的集聚地,是塔里木河文明的潜藏之区。塔里木河,是塔里木说不尽的话题,塔里木河也是沙雅从古到今的博物馆与文化走廊。    沙雅,因塔里木河而存在。    我对沙雅的向往,缘自25年前。那一年,我所在的新疆大学中文系毕业班的同学老师,整个“搬到”库车“
期刊
沙雅古名“沙雁州”,最早见于《新唐书·西域传》“唐之突骑驰沙雁州”,明代始有“沙雅”一名。沙雅东邻尉犁、且末,南望民丰、于田。西连阿拉尔、阿克苏,北接新和、库车。沙雅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北缘,塔里木河由西向东从县域偏北部横穿而过。发源天山南坡,由木扎特河、克孜尔河等6条支流汇合而成的渭干河在沙雅汇入塔里木河,两大生命线交汇的绿洲腹地最终造就了渠堤如织、阡陌相连的景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沙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