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粒小麦、提莫菲维小麦与四倍体长穗偃麦草属间杂种的形态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来源 :遗传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次获得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提莫菲维小麦(T.timopheevi Zhuk)与四倍体长穗偃麦草(tetraploid Elytrigia elongata)的属间杂种,杂交当代结实率分别为5.29%和1.41%,杂种均表现为多年生,具很强的生活力,形态上呈双亲中间类型,杂种F1自交不育,用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回交,以硬粒小麦为母本的F1均获得交种子,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以构型分别为:13.78I+6.87II+0.147III,9.10I+9.11 I
其他文献
采用有丝分裂染色体的G-显带技术,对供试的6个三体的额外染色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A型、B型、C型、D型、E型和H型三体的额外染色体分别为K5、K6、K12、K7、K8和K10。用不
质粒pBN119的3.2kb BamHI片段的PvuⅡ-BglⅡ片段全顺序长为840bp,其中含油菜叶绿体16S rRNA基因5′端的140bp。通过寻找GTTC顺序,发现在395至468位核苷酸之间是tRNA~(Val)基
在改良的850条带阶段的人类染色体高分辨显带技术基础上,对1200条带阶段的人类染色体高分辨G带进行了研究和识别,并按ISCN(1985)的规定对1200条带阶段的高分辨G带进行了命名
稻瘟病菌对潮霉素(HygromycinB,简写为HmB)较为敏感,当不含无机盐的再生培养基中HmB浓度达到100μg/ml时,稻瘟病菌2539w原生质体的再生即被完全抑制。我们利用带有HmB抗性基因的质粒(pAN7-1),通过PEG②融合法对其原生质体进行转
采用淀粉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长江中游武汉江段草鱼天然种群(n=81)中10种同工酶约28个基因座位的遗传变异型。该种群的多态座位比例为16.7%,平均杂合度为0.0739。
本文报道了我们对我国不同大麦区80份大麦品种叶绿体DNA和核糖体RNA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型性的研究。结果表明:rDNA间隔序列长度存在丰富的多样性,80份材料中出现了8种长度
报道了一个遗传组成复杂的小麦/小黑麦杂种花粉株系M16的创制,形态性状,遗传稳定性,染色体组成以及抗白粉病的鉴定结果,M16植株形态为普通小麦型,染色体数目为2n=44,具有很高的遗传稳定性,有丝分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二倍体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var.ellopsiodeus)与单倍体糖化酵母(Saccharomycesdiastaticus)构建成遗传上稳定的种间三倍体融合杂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融合杂种象有性杂种一样能诱导产孢;对其完整和非完整四分子
为了确定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测试法(CB-MNT)的实用价值,本研究用0.025-0.4μg/mL的丝裂霉素C(MMC)处理培养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比较CB-与常规(C)-MNT检测遗传毒性的敏感性,结
针对混合家系遗传参数估计,本文在假定公畜方差组分和母畜方差组分相等这一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方差分析的期望均方组成分析,提出了新的遗传力估计方法,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