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kkpu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患者冠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据血管内超声VH-IVUS图像,于我院治疗的126例CCS患者被分为稳定斑块组(57例)与易损斑块组(69例),观察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并分析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血浆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O、Lp-PLA2、hsCRP、FBG为CCS患者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23~7.544,P<0.05或<0.01)。MPO、Lp-PLA2、hsCRP、FBG单独检测及四者联合检测诊断冠脉易损斑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6、0.914、0.889、0.610、0.991,灵敏度分别为68.1%、87.0%、79.7%、44.9%、97.1%,特异度分别为93.0%、91.2%、91.2%、87.7%、94.7%。结论:血浆MPO、Lp-PLA2、hsCRP、FBG均为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
其他文献
为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工作成效,瑞金市探索推出防返贫“闭环管理”四项工作机制,杜绝了返贫风险,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工作调度机制。为充分发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瑞金市乡村振兴局每季度牵头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至少召开一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督促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期刊
随着农村贫困格局的新发展变化及“三农”工作重心转移的现实背景下,贫困治理政策亟需适时而变并朝着新的治理方向及时做出调整。本文通过对比脱贫攻坚时期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贫困治理目标、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范式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厘清返贫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试图通过落实“吹哨人”责任,完善防返贫监测机制;强化多元共治,构建党政社协同治理机制;拓宽发展渠道,构建持续增收内生动力机制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今被定名为(传)唐代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图1),在清《石渠宝笈·三编》中的著录画名曾是《宋人关山行旅》。该画曾于1961年赴美展出,并在次年纽约举办的研讨会上,开始受到学者关注。笔者所见该画的一次公开展示,是在2007年1月由台北故宫所策划举办的"大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线上到线下的金融服务日益丰富。目前,虽然已经实现全面脱贫,但是防返贫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文章以乐山市市中区白马镇为例进行金融脱贫及返贫现状分析,对目前的扶贫机制、扶贫及返贫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并对全面小康下四川脱贫山区防返贫工作提出相应对策,以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发展。
目前,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的返贫风险因素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自身风险因素。乡村振兴背景下要立足于脱贫不脱政策与帮扶,脱贫不脱监管与责任。要建立返贫风险防控的预警监测机制、返贫风险防控的帮扶机制、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风险防控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等,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防止返贫风险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阻断贫困发生的途径,保障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筑牢防范返贫风险的安全防线。
随着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成为接下来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应防止农户返贫。文章分析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的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优势,并提出返贫风险防控策略,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更是乡村振兴部门的头等大事。吉安市把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任务和核心举措,把如何更为精准确定监测对象,简化工作流程,缩短认定时间,严格退出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探索,该市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遇困即扶”新机制,全面推行智慧化监测早发现、高效化认定早识别、精准化帮扶早干预、多元化保障早
期刊
以南宁市那楼镇151名脱贫户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24.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务工状况、人均住房面积和耕地面积,对脱贫户的返贫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广西壮族少数民族防返贫的机制和对策,以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虽然广西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民族风俗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返贫风险大。以南宁市国家级贫困县221名壮族脱贫人口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 24.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调节变量分析,构建了两个调节变量模型,分别为务工状况调节变量模型和文化程度调节变量模型。研究发现,健康状况对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中,务工状况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健康状况对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中,文化程度
目前,我国虽然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绝对贫困得以基本消除,但是,很可能进入一个“相对贫困”的新社会状态。相对贫困具有强韧性、多维性、动态性等特征。构建系统高效的小康社会防返贫机制,使其成为支撑全面小康社会公平与幸福体系的系统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事故链理论”,对返贫生成与突变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防返贫预警机制,以期为我国“后小康”时代的精准帮扶与保小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