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十二届全民健身体育节开幕式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lzh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们的轮滑比赛

  2019年4月20日,以“追梦新时代,健康赢未来”为主题的北京市第十二届全民健身体育节在首钢园区盛大开幕。北京女子排球队运动员张宇在开幕式上宣读市民倡议书,就推进冰雪运动普及,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奠定群众基础,发出了“学习技能、健康生活、引领健身”的倡议。
  来自全市16个区及燕山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900名健身群众参加此次开幕式。沿途的健身操舞、武术、极限运动、民族体育、残疾人体育、模拟滑雪、“北京纪录”嘉年华、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等37项全民健身项目与赛事活动,可谓内容多样、丰富精彩。


少年对弈


全民健身最广泛的运动——踢毽子


年輕人的极限跑酷运动

  本届体育节的主题是“追梦新时代,健康赢未来”。体育节内容覆盖人群广泛,包括39项国际级、国家级、省际(含京津冀)赛事活动,110项市级赛事活动,207项区级赛事活动,以及更多的基层体育组织举办的全民健身比赛和活动。旨在宣传贯彻《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通过举办本市规模最大、影响最广、覆盖面最宽、内容最丰富的全民健身体育盛会,共铸健康北京,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


残障人士体验迷你冰壶运动


民族运动助力冬奥会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其他文献
一个深秋的早晨,我在晨曦中踏上去北京西山森林公园之路。此行不是去揽胜秋景、观赏红叶,而是为实现几年前的一个宿愿,拜谒心中的圣地——“无名英雄纪念广场”。  车行很快,从动物园乘360路公交车,不到40分钟便到森林公园。而我的心,早已飞抵那个魂牵梦绕已久的地方。久居闹市,偶至地旷人稀的郊区,顿觉神清气爽,但心却因深秋的萧瑟和即将亲历的肃穆而紧缩着。  进园后,一路穿过健身区,我来到纪念广场的山前。满
期刊
2019年4月28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延庆开幕。荟萃世界园艺精品的世园会为世人呈现了一场饕餮盛宴,而她的灿然绽放离不开每一位园艺工作者的日夜辛劳。作为中国传统插花师的梁勤璋感受到的更是欣慰与荣耀。海南插花艺术展进行作品创作兴趣使然的求学之路  1978年,梁勤璋入职紫竹院公园,那时二十余岁。他在这里一干便是40年,直至退休。当时有八十余人与他一同入职公园,被分到4个班组。他所从事的是工程基
期刊
徐小香出神入化的翎子功  在《同光京昆名伶十三绝》这幅写真画里面,画中扮演周瑜的是京昆小生名家徐小香。他祖籍是江苏常州,生长在苏州,他小时候随父亲来到京城。他父亲是做官的,是某部里的郎中,按现在说,就是司局级。可是他父亲在北京没活几年就故去了,他家道中落,那怎么也得吃饭呀,他得找饭辙。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徐小香有主意了。因为他小时候特别爱好戏曲,爱昆曲、爱皮黄,因此他就进了一个当时的“私寓”,就是
期刊
2019年6月1日下午两点,庆祝建国70周年暨少儿戏剧场开办6周年·北戏曲艺系教学汇报成果演出,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少儿戏剧场举办。演出持续两天,汇总了曲艺专业各种门类的表演:单弦、快板书、山东快书、京韵大鼓、双簧、天津时调、相声、评书、梅花大鼓、快板、京韵大鼓、西河大鼓……精彩纷呈,赢得了观众的欢笑和热烈的掌声。演出的成功充分展现了北戏曲艺系成立三年来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是一场对
期刊
为老住户排忧解难  当CCTV12《社会与法》栏目以“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服务人民”为题报道他的事迹时,央视评论员对他赞不绝口:“这是一个一专多能的优秀社区民警,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社区民警范畴,可以说,他是首都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形象代言人……”  这位被评论员盛赞有加的民警,就是海淀分局中关村派出所社区民警闫昕卓,29岁的他在华清嘉园社区工作已经5年了。执勤社区外国人居多让温暖跨国界的“社区外
期刊
历经沧桑变幻的古桥  “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 ……”20世纪90年代一首《北京的桥》唱红了大江南北,京腔京味的曲调、通俗易懂的歌词,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哼唱出几句。尤其是演唱者蔡国庆老师,那在当年也妥妥算得上是“小鲜肉”一枚,阳光帅气声音甜美,赢得了众人的喜爱。  提起北京的桥,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三元桥、四元桥、京广桥、玉蜓桥等架于公路之上的立交桥,这些现代化的桥梁不仅给人们的
期刊
正定荣国府影视基地八七版《红楼梦》剧照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在正定》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在正定工作了3年多。他同正定广大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走遍全县每一个村,奋战在改革开放第一线,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政绩斐然,政声卓著。这组采访实录共计22篇,受访者中既有中组部的老同志、当时的
期刊
在《同光名伶十三绝》这幅写真画当中的张胜奎,他扮演的是京剧《一捧雪》里的莫成。这张胜奎您别看他那么大的名——同光十三绝中的一绝,但是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叫什么。张胜奎姓张没错,但是他名字叫什么呢?不知道,您说了,不是叫胜奎吗?这不是他的真名,而是他的艺名。当时,叫奎字的京剧名伶特别多,比如说这“三鼎甲”里的张二奎,我们知道他的真名叫张士元。而同样是同光十三绝的名老生卢胜奎,却是到现在也不
期刊
2018年10月,我接到曾彩美老師的电话,她兴奋地告诉我,20卷本的《刘绍棠大运河乡土文学书系》终于出版了。北京出版社要开一个研讨会,我想请你参加。研讨会那天,我早早地赶到会场,不想,曾老师已先到了。离开绍棠20年的她,一肩担起整理、编纂刘绍棠全部文稿的重任,其间的艰辛甘苦谁人能知?看上去,已过了80岁的曾老师除了头发花白了,身体、精神都很好,还是那么温文尔雅,一个让人感到可亲可敬的大姐。她一下认
期刊
我与著名学者,精研清史、北京史专家阎崇年先生交非泛泛。先生与我同毕业于北京六中这一名校。崇年先生高余三班,大学长无疑矣。毕业后,世事变化异常,各奔东西,晤面机会较少。但自改革开放之后,崇年先生供职于北京社会科学院,我就职于北京市文化局《新剧本》杂志社,接触便与日俱增。尤其是2000年后,虽然我与先生都退休了,可是退而不休。随着文化艺术界对学术研究更大的开展,我们接触更频繁起来,几乎数日一见。我与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