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打假”解密先秦中国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r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的简称,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全部是秦始皇焚书以前的写本书籍,关键是内容还顶级。很多都是两千多年没人见过的,解密了诸多历史疑案。
  司马迁也没看过
   清华简原系盗掘出土,具体出土时间和地点已无从得知。而当时的文物市场上,假简横行,谁也不敢贸然出手买这么大一批竹简。2008年6月,在获知香港文物市场上有这样一批重要竹简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已于今年2月去世)向校领导汇报了这个消息,并将这批竹简的意义概括为“司马迁也没有见过的典籍。”清华大学立刻启动调研和收购行动,并对这批快被霉菌吞噬的清华简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后经来自国家文物局、多所名校、博物馆的专家鉴定认为,“这批竹简应是楚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简册,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世所罕见的重大发现。”
   清华简约2500枚,最大亮点之一莫过于发现了《尚书》相关文献。《尚书》的编定相传与孔子相关,其在中国古代经典中的地位无与伦比,因为它记录了尧舜禹时期和夏商周三代国君的诰命、誓言和其他大事,是历代统治者的“政治课本”,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由于秦始皇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等原因,秦朝博士伏生私藏和汉朝时孔子故宅墙壁里发现的今、古文两个版本《尚书》,后来也都散失了。
  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至于这个版本是真是假,学问官司打了两千年,连朱熹都半信半疑。直到清华简出现,这桩千年疑案才有了可靠的证据。经过对比,确认梅赜版《古文尚书》是假的。至于《今文尚书》也有些问题,很可能是在长期传抄过程中抄错了。
  烽火戏诸侯根本不存在
   清华简第二辑中收录的《系年》,从西周建立写到战国前期,记录了周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解密了不少历史疑案。比如,大家耳熟能详、被文艺作品多番演绎的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是根本不存在的。烽火制度在战国秦时期才出现,周幽王拿什么戏诸侯?这个亡国警示故事最早见于《史记》,司马迁根据战国时期的传说所写,基础史料有问题,写出来的历史也就有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西周究竟是怎么亡的?清华简对此有清晰记载。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娶了褒姒后,生子伯盘。周幽王宠爱褒姒,废太子宜臼(后来的周平王),以伯盘为太子。宜臼一看大事不妙,出逃到了舅家西申国。周幽王为免后患,和伯盘一起带兵杀向西申国。申侯联合盟友曾国和犬戎一起反击,周幽王和伯盘一起被杀,西周灭亡。
  千古疑案秦始皇老家之谜
   清华简还解开了千古疑案之秦始皇老家之谜。众所周知,秦襄公支持周平王宜臼,跟对了人被封为诸侯,秦人由此建立秦国。可嬴姓原来主要分布在山东,这一支嬴姓的秦人从哪里来的?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清华简彻底解开了这个谜团:秦人有两个有名的祖先,飞廉和儿子恶来,都是商纣王的得力干将,“助纣为虐”的代表人物。武王伐商,牧野之战,恶来被杀。飞廉因之前被纣王派到北边出使,逃过一劫。
   后来,飞廉躲到了嬴姓的聚居地东方,不忘旧主,鼓动大家反周,后来参与纣王之子武庚发动的叛乱,失败被杀。参与叛乱的嬴姓族人,被强制从山东迁到甘肃,防御西北的戎人。嬴姓族人坚忍不拔,在大西北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不断壮大东进,最终统一六国。曲折反转过程比小说要精彩。
  经史之外的一部百科全书
   除了经史,清华简中还有意想不到的神奇发现。比如,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算表》,这项发现还在2017年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可以进行乘法除法乘方开方的计算,能进行1/2乘以1/2的运算。
   《清华简》中还包括一系列富含治国理政思想的文献。对于橫空出世的一套新版“四书五经”,李学勤曾笑言:“清华简的内容让人读起来太激动,一天之内不能看太多,否则会让人心脏受不了。”目前,清华简的整理解读尚未完成,从历史维度看,对清华简的研究刚刚开始,毕竟这是要论千年计的。
  (摘自《中国青年报》 蒋肖斌/文)
其他文献
日前,吴京“被代言”男性疾病广告案在北京市开庭。法学博士庞红兵分析指出,“近年来,明星‘被代言’屡屡发生。究其原因,某些商业机构看中了明星效应催生的巨大商業价值,而法律制裁相对较为宽松,并没有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更合理、更符合市场规律的做法,应该根据明星的身价、市场行情来认定赔偿数额。这样商家傍的明星越大牌,侵权后赔的就越多,自然就会望而却步。
期刊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里有一张看似很普通的合影。四个20岁出头的上海姑娘侧身挽着胳膊,在帐篷前站成一排。当时王兰娣个头最高,梳着一头短发,站在最左边。往右依次是范德娟、罗惠英和俞锡君,三人都扎着羊角辫。照片里模糊的背景是1963年7月青海湖东岸的金银滩——一个曾经从地图上消失30多年的地方,一个曾经讳莫如深的国家禁区。  神秘的“重点工程”   1963年7月初,一道命令让同在宝鸡国营782厂工作的
期刊
北上迁都!经过数月的酝酿,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維多多于8月26日正式宣布国家迁都计划,新都落址在婆罗洲东加里曼丹省,距雅加达约1400公里。根据规划,印尼将在2020年到2021年间“破土动工”,项目将耗资466万亿印尼卢比(约合人民币2340亿元)。   此次佐科宣布迁都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地面下沉是印尼此次迁都的一个最根本、最无法逃避的因素之一。雅加达整座城市坐落在海岸边的一片沼
期刊
张国庶,1905年生,张国焘胞弟,江西省萍乡人,牺牲于1930年。但直到张国庶牺牲50多年后,他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这是为什么呢?  走向革命   张国庶1923年秋考入萍乡中学,入学考试语文成绩为第一,是个高材生。当时,正值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安源党团组织常派人到学校演讲。加上胞兄张国焘不时寄来一些进步书刊,使张国庶开始接受革命思想。   根据团组织指示,张国庶等建立互助社,以萍乡中学
期刊
“猪疫情”叠加“猪周期”让中国猪肉价格近期维持上涨态势。中秋节临近,为了平抑猪肉价格,中国政府密集出台各种措施,保障市场供应。有分析称,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市场,中国猪肉供应紧缺引发关注,猪肉价格或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但是并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  “一天一个价”   9月3日下午,记者在北京北沙滩桥一家超市看到,尽管涨价,但柜台前依然有很多人在挑选猪肉。一位大妈告诉记者,自己注意到,
期刊
孙中山与列宁是20世纪初中俄两国的两位革命领袖。由于地理上关山阻隔,生理上健康欠佳,两位革命领袖从未谋面,但这并不妨碍孙中山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列宁,并与之交往。  由将信将疑到充分信任   迄今为止,人们所知孙中山最早与列宁的交往是1918年6月26日,孙中山在上海以南方国会和中国革命党的名义首次致电列宁祝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列宁办事效率很高。收电后随即委托苏俄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于同年8月1日
期刊
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命令军警在北京逮捕大批共产党员及其他革命者。在获悉李大钊等人隐蔽在苏联驻华使馆里这一消息之后,悍然对苏联驻华使馆发动了袭击。   4月6日上午11时半,五百名宪兵、警察和便衣特务围占了使馆的部分区域,他们从苏联驻华使馆逮捕走了很多人,“在使馆被捕的60个中国人中,有20人是共产党员,其中就有李大钊及其两个女儿”。当时正在使馆里的
期刊
1973年,“文化大革命”已经进行了七年。这年12月,毛主席决定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调动,这是林彪事件发生后军内的一件大事,我(本文口述者马宁)当时是空军司令员,参加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会议。  “英雄所见略同”   其实,早在“九一三事件”以前,毛主席就已经在考虑抓军队的事了。尤其是1970年的“八一”社论,一改过去多年的提法,把“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缔造和领导的、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直接指挥的中国人
期刊
外界都知李敖“脾气暴,不好惹”,身为邻居,又是怎样的感受呢?本书为和李敖做了四十二年的邻居、被自称为“恶邻”的李敖称为“芳邻院长”的林丽萍口述,其子林恒范执笔。  劝母亲再嫁   大师(李敖)爸爸过世后,就叫妈妈再嫁。   “我是要嫁给谁啊?”老太太绷着脸问。   “你不是很喜欢那个电影明星白云吗?哪天有机会认识一下啊!”   过了很多年,大师不知道在什么场合遇到白云,就告诉他:“我妈一直很赞赏你
期刊
从武汉出发骑行25天,沿途历经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最终抵达浙江舟山——这个暑假,武钢三中高三毕业生杨泓煜独自骑行1400公里,他将这段难忘经历作为毕业礼物,送给18岁的自己。杨泓煜的父亲杨国兴因工作原因常年出差,父子间缺少沟通。高考前夕,杨泓煜与父亲闹了不小的矛盾。杨泓煜的高考成绩并未达到预期,他怀揣着“出门看世界”的想法开始了一个人的骑行之旅,沿途的所见、所闻让他逐渐体会到父亲的艰辛,最终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