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邓刚老师聊天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o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7日中午,李印功老师突然通知邓刚老师下午就到,问我是否熟悉邓老师。我如实答道,“很遗憾,和邓老师互不认识,但我读过《迷人的海》”。“读过就好,”李老师兴奋了,“下午六点,省委党校。”
  邓老师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3年,《阵痛》获全国短篇小说奖,1984年,《迷人的海》获全国中篇小说奖,还掀起了“邓刚年”的热潮。回想着邓老师获奖文章的内容,就到了指定位置,李老师告诉我,半年前,《陕西文学》的张铖主编就和邓老师商量来陕的交流事宜,说话间,电梯门突地滑开,张老师陪同一位面含微笑的高大汉子走了出来,他应该就是邓老师。我的第一反应是魁梧,应该说伟岸才对应得上他的体格和在文学事业上做出的卓著成就。
  身材高大壮实的邓老师,态度温和,笑口不断。聊过一会儿,感到邓老师细腻的内心世界像他高大的身材一样引人注目。或许邓老师知道我想聊什么,他把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小说创作方面来。
  今晚参与聊天的还有省委党校的冯光教授,在座的每个人都是与文学纠缠了半生的倔强者,各有不同的创作经历,客观来说,也积累了不同的创作经验。大家对文学的认识和感悟常存毫末之别,创作实践却有千里之差。有时大家也研讨心得,可并不一定相互认可。当然,每个人都清楚,文学创作是个性化极强的独立活动,没有可行方式复制经典,也没有捷径重复成功之路,一个人一种模式,成功各有特色,失败大多雷同。这种现象往往令人迷茫,感到创作规律不定,难以琢磨,文学前途飘摇,不可把持。
  邓老师说,“生活素养决定写什么,文学素养决定怎么写。”是啊,一直以来潜意识都在遵循着这条创作规律,可是从来没人这么明确的向我表达过。邓老师这句格言式的创作实践总结,是我预料之外的惊喜收获。
  9月9日晚7时至9时,邓老师在陕西师大校园内的启夏苑举行了2个多小时的创作交流活动。邓老师言谈诙谐,听众不时开怀。我在认真听他讲自己的成长故事,他说年轻时因出身原因找女朋友难比登天,几经打击、几经磨难、几经挫折,终于盯上一个大眼姑娘,因自己故事讲得好,大眼姑娘终被俘获,后经与姑娘家人多个回合的交涉,才议定了梦寐以求的结婚日子。上世纪70年代初,经济迟缓物资稀缺,年青人结婚请不起客是普遍现象,就算凑点儿钱摆两桌,也不一定能买到想吃的菜。邓老师虽是二级工有固定月收入,可供大家庭开支后所剩亦无多,他的主意是下海捞海鲜。那时普遍没有冰箱,要在结婚当日的宴席上端出新鲜的海鲜,唯一行得通的办法就是提前一日下海,当年的邓老师正是这么干的。他讲,海水带刺般扎得浑身疼痛,从此对奇冷无比有了新的理解。如何憋气下潜、如何冻得僵硬、如何失去知觉、如何点火取暖,讲得非常生动。也许当晚听讲的众多90后以为邓老师在编故事,其实,主人公就是他本人,《迷人的海》写的也是他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我当时就领悟了“生活素养决定写什么”的全部內涵,生活与创作结合的成功范例,就是至今仍旧迷人的《迷人的海》。
  邓老师谈的“文学素养”方面的观点我也很认同,大意是读书的重要性甚至大于创作本身,但不能盲目读书,要选择性读,反复阅读与自己认知方式、创作方法等取向大体一致的经典作品。对适合自己的好作品,邓老师的做法是“背过。”赞同这个观点的原因,是因为我就是这么做的。我虽不反对博览群书,但却不支持阅读所有文学大师,你不可能适合每个人,与个别人投缘就很幸运了。因此,读名家中自己钟情的那几个人就够了,没必要普阅经典,遍览古今,你没有精读全部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囫囵吞枣只能是浪费生命,作一般性了解则另当别论。
  和邓老师聊天不用担心无话可说,他妙语不断,趣谈连珠,但要捕捉对写作有启发的句子,得你自己用心。“不在于生活复杂,而在于对生活的感悟。”这句话一出口,感觉是专门对我说的,是为了让我理解,作品用的材料是感悟到的生活本质而不是生活现象。过去读了一些照片式小说,其中不乏名家之作,把生活中日复一日的大小场景简单取舍后记录在作品里,对我形成了严重误导。
  每个作者都生活在类似而区别明显的环境中,类似的是社会生活环境,区别的是身边人群。因交往方式、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多数人生都缺乏传奇色彩,过的均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甚至总围着几张熟面孔转圈,生活资源枯竭给人日甚一日的创作紧迫感,成了不出好作品的普遍托词。邓老师聊到的“生活感悟”,实在是治疗此种情绪的对症良药。没有思考的感悟和没有感悟的思考,逐渐将自己变成了生活的旁观者,自然就会缺乏写作素材。总抱怨生活简单,没有创作需要的鲜活原型,这是思考深度不够的短视症患者。在善于思考者面前,简单其实是另外一种复杂,能表现简单环境中的复杂,才是一个作家创作能力的最好体现。
  邓老师是辽宁人,与陕西地隔山川,天隔云海,可与陕西结缘不浅。7月18日,“渭南小说界”在例行文学研讨活动中,推荐研讨了邓老师2001年发表的小说《桑拿》,并形成了数篇心得。聊天中,邓老师特别提到了“渭南小说界”的研讨活动,并与负责研讨活动的关中牛老师互致问候。邓老师肯定研讨活动很有必要,可以给圈子里的人提神打气,交流方法、分享经验、增长见识、相互鼓励,最终通过下苦功写出优秀作品。
  “渭南小说界”对邓老师的推崇令他很受感动,得知我也是渭南人时,就让我代为传达他的感激之情。聊天期间,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什么性格的人适合创作?”我们都没有答案,邓老师的认识是,这个问题虽然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作家都有一定幽默感,幽默感就是文学细胞的组成部分。我认为有道理的原因是,有人说幽默是语言竞赛,也有人说文学就是语言学,从这个角度讲,幽默的确与文学有相通之处。
  一个人是否幽默,在于能否用智慧方式表达交流的内容,讲出的话要对环境事态、人物状态有不循常规的巧妙表达,从而收到幽默效果。产生幽默的思考方式与小说构思或许存在异曲同工之处。因此,邓老师说幽默是创作者的性格特点,是十分有见地的。“渭南文学界”的朋友们,可以用这条测一测自己或身边的人,看看是否具备了这样的性格特点。
  9月10日清早,邓老师离开西安一路东去。雨绵绵,思绪绵绵,站在窗前,我还在思考他说过的没能理解透彻的创作实践经验,书房清静,这里原是我认为适合创作的空间,现在才认识到创作空间决定于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与房子是否清静没有关系。融入日子静心思考生活,即是淅沥秋雨,丝丝也有魂魄。
  感谢邓老师教诲。
  2019年9月14日于东书房
  作者简介:林喜乐,男,文学作品见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大家》《滇池》《草原》《华文月刊》《蓝色高原》《小说月刊》《延河》《陕西文学》《散文》等杂志。出版有散文集《品读昨天》,短篇小说集《顺阳故事》,长篇小说《解冻》《客居长安》。
其他文献
海拔三千五百米的若尔盖草原,其县城位于达扎草原腹地,因此地有一座名叫达扎寺吉祥善法寺院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县城所在的小镇也就随了寺院名,叫做达扎寺镇。寺院和小镇背靠一座叫做俄尼山的山丘。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那些支边建设高原来到若尔盖工作和生活的人,都把它叫做碉堡山,而这个在本地延续了千年的藏名俄尼山,却是我离开若尔盖二十多年后,在一次偶然观看介绍若尔盖风光的短片时,才得以知晓。  不管它是叫碉堡山
期刊
1  那天太阳很好,下午三四点钟吧,宗涛给我拿来了三个中篇小说:《红岨招凤》《桂花年年香》《地丁花开》,要我看一看,给他提点意见。这让我很惊讶!  我知道宗涛这些年主要从事写作课和创作论教学,一人要上几个班的课。懂行的人都知道,写作课是很难教的,要讲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要分析范文,要批改、评讲学生作文,工作量相当大。日常往来中,我们谈的大都是跟教学相关的事情,宗涛对文本的认识,尤其是对文本结
期刊
这些日子,那个红色的,大大的“拆”字成了老包的心病。看着左邻右舍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劲头,老包就是提不起精神,更闹心的是老伴不理解,时不时数落他一通。一大早,他躲避口舌之烦匆匆上班。  刚出门,迎面碰到拎着豆浆油条的二丫妈。“老包,我表弟要来咱市打工,暂住证怎么办?”他停下来,耐心解释一番,随后不紧不慢迈过那条常年外溢臭水的井盖。  拐个弯,他看到红色砖墙上匕首留下触目惊心的痕迹。半个月前,他下班回家
期刊
鄂尔多斯的玉  肖峰  我知道鄂尔多斯盆地  矿产资源在全国独占鳌头  却不知道这神圣的土地上  还蕴藏着玉石  许是天地的造化  或多或少与人类的信仰有关  夸父逐日的故事  不仅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而且以现代人的追梦思想  将这块古老的土地焕然一新  鄂尔多斯盆地  不仅盛产羊绒和煤炭  这里还有美丽的玉石  当无数热爱玉石的朋友  用自己逐梦的方式  证明这个真实消息的时候  鄂尔多斯的玉
期刊
应《陕西文学》杂志社邀请,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大连市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邓刚老师,于9月7日到9日来陕进行文学交流活动。  陕西省写作学会名誉会长、《陕西文学》杂志社社长刘路教授,因外出特委托陕西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光教授、《陕西文学》杂志张铖主编陪同邓刚老师。《陕西文学》副主编兼《华文月刊》常务副主编李印功也参與了交流活动。  张铖、李印功分别拿出2019年年度的《陕西
期刊
木子车在他的短篇小说创作谈中谈到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是寻找“现实”与“幻觉”之间的联系通道。在创作谈中木子车特别强调如何寻找这种通道,但却始终没有言明,于他而言这种将“现实”与“幻觉”勾连起来的做法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木子车留下了一段叙述空白,将“现实”与“幻觉”沟通的价值置入了文本之中,留待读者于文本中自行体悟。  一  木子车的短篇小说着重于一种时间与空间的重构关系,即时间背景被无限
期刊
徐有功  世有大水,没有  长安的水深。  唐朝长安人徐有功专司审案  执法从不分富贵还是贫贱  达观还是贵人。他犯颜直谏的  一般都是冤假错案。  从蒲州司法参军、司刑寺司刑丞  到秋官员外郎,再到郎中侍御史司  刑少卿。救活人命多达万人以上  酷吏、奸臣屡用绊子弹劾、推审他  因为徐有功清廉,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  两次被罢官,又两次复出  就像钢铁被投进火炉。炼化了  冷却之后还是不折不扣
期刊
我们的公园  我已经盯了他两天,一个谢顶的中年男子。虽然事实上我是盯上了他斜挎在肩上的那个黑皮包,可密切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我想也不算过分。那里面一定有我想要的东西,这一点我非常确定;说不定还是更值钱的东西,文物、毒品或者某样我无法想象的神秘的玩意儿。他总是一个人在公园里溜达,他的这一嗜好的确有点像我,但直觉告诉我他却不是我的同行。他此刻已经踅到一架健身器材旁,站住脚,四下里望望,然后抬脚跨上了面前的
期刊
本期我们重点,推出阿英的小说。作者为高校教师,写当下的高校生活,文章接地气,人物鲜活,细节缜密。在这两篇小说中,阿英对小说人物逐利的行动,与心理的刻画功夫令人感叹。阿英的江湖摇摇晃晃,像一种顽固的病毒,侵袭着人生的边边角角,荡漾在每个人心中,这种侵袭,既折射着“江湖”的诱惑,也反思着人间的病态……是江湖篡改了我们?还是我们篡改了江湖?阿英的这场“江湖行”,既让人惊叹,也让人不寒而栗,唯一不可否认的
期刊
1  文学像一种顽固的病毒,自从感染了我,就潜伏在肌体中,再也不曾离开。我时常陷入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写作。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似乎离我很远。我性格内向、自闭,拒绝参加聚会。为了避免与别人打一个招呼,宁愿绕很远的道。我缺乏对很多场景的切身体验,面对别人作品中饱满多汁的素材,常常感到自卑而沮丧。另一方面,写作或许是我偷窥尘世的一种方式,让我把一些隐秘的触角缓慢而谨慎地伸向幽微的人性,使我能感受到世界的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