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校园 光影随行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是一门艺术,一种爱好,也是一项人生追求和工作需要。它不仅传播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正能量,更是观察、研究校园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2015年9月15日,本刊编辑部专访了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广东校区老师、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副科长钟聘枝。他大量的校园摄影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校园摄影可以在学校特色和品牌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校品牌管理》:据您了解,广州市现有哪些学校选择以摄影为特色课程或有关于摄影的教学内容?
  钟聘枝:据我所知,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中学开设有摄影课程,广州市第一中学为高中生开设了摄影选修课程。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的白绿摄影社是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延续下来的,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广州市第四中学等学校的学生摄影社团非常活跃,平常以专题讲座、户外采风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摄影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普及与提升。
  《学校品牌管理》:您认为学校开设摄影课程有哪些积极影响?
  钟聘枝:一是塑造美,所谓“摄取一角,影动众心”,好的摄影作品可以感染人、鼓舞人;二是塑造人,摄影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眼光,能够把专题摄影拍好,作文也就不成问题了,日积月累,审美与创造力等诸方面都能得到提升;三是记录历史,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的老师桃李满天下,但一瞬便成历史,摄影可以把真、善、美的瞬间定格为永恒。
  《学校品牌管理》:您对学校开展摄影特色课程有哪些建议?
  钟聘枝:我们早已进入数码摄影时代,摄影也深入寻常百姓家,只要一台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拍摄。但摄影可不是自学就会的,一如电脑好像不用学,但所有学校还得开设计算机课程。对小学生可以从讲座、兴趣活动等方面入手,激发其摄影潜能;对中学生开设摄影课程,可以从技法、理论、欣赏等多方面分步推进,国家尚无这方面的教材,各校可以自行组织力量编写校本教材。
  《学校品牌管理》:您平时有哪些摄影习惯?
  钟聘枝:摄影已成为我的生活方式,器材是随身带的,走到哪拍到哪。我喜欢拍摄人文纪实片,校园永远是我镜头聚焦的最热点。
  《学校品牌管理》:您认为怎样才能拍好校园文化?校园摄影对学校品牌建设有何作用?
  钟聘枝:一般来说,校园文化的特点是充满灵性,摄影时应特别重视。一是角度,如全景可以体现历史老校的恢宏气势,日落或日出,选取一角,留下的是师生颂读的经典瞬间;二是时机,将节令与各种校园活动相结合,照片才有价值,才会感人;三是人与景相融;师生的活动主要在校园里开展,感人的瞬间应交待出更多的信息,照片才更有生命力,在多年后还能唤起美好的回忆,如开学季的相聚、毕业季的惜别。我认为,校园摄影对学校品牌建设有着巨大的助力,记录历史,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彰显特色,传播品牌。
  《学校品牌管理》:您认为作为校长应了解哪些摄影常识?
  钟聘枝:校长需要了解摄影的历史和文化,因为有了摄影,人类科技大踏步前进了;需要了解摄影对于学校品牌建设的价值,善于运用摄影的力量助推管理;需要掌握美的瞬间,让自己和全体师生成为最美镜头中人,变成美的化身和品牌代言人;需要培养发现美与捕捉美的队伍,除了邀请专业人士,更重要的还是培养人,如开设课程、投入人力与物力等。我们的老师最懂教育,最爱校园的一草一木,他们有爱、有人文关怀,加上一定的摄影技术,优秀的摄影作品将源源不断地从他们手上淌出。
  (作者系《学校品牌管理》编辑部主任)
  钟聘枝,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广东校区辅导老师。2011年9月加入广州青年摄影协会,开始专业创作之路;2013年1月组织创办广州青年摄影家协会荔湾教育系统分会,带领系统青年摄影才俊深入校园采风,还大力培养学生记者,指导新闻摄影技艺的提升;2013年6月加入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星光下的那拉提》获2014年首届广州市“师者大雅”教师美术摄影作品一等奖。他所开通的微信公众号——图说德育(tushuodeyu2014),将摄影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深受业届好评与师生及其家长的赞同。
其他文献
当看到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的中国教育“分数胜利”后,很多网友欢呼雀跃,为中国教育“扬眉吐气”而兴奋不已。其实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分数绝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看看中国教育现状,多少高分低能的“人才”,多少高考状元进入社会后一事无成。当前,中国的教育因过度强调分数的重要性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关注相对缺失。我认为,要打造品牌教育首先要有前沿的思想理念,聚焦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面对未来,学
期刊
由英国BBC制作的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似乎展示了中国教育与英国教育的巨大差异,不少人在看过纪录片之后,认为中国教育的品牌特点就是:板书与无止境的抄写。参加了纪录片拍摄的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李爱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纪录片在展示纪律混乱的情况时,是“从最乱状况里挑了最乱的”。  先不论参加拍摄的中国教师基本都是来自我国发达地区的国际化学校,很多采取的本就是小班化教学,愣是为了展现BBC所认为的“中式
期刊
原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  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明显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品质、风格。它既可以是学校整体的优势,也可以是学校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独特优势。学校特色表现是多姿多彩的,但最终都要表现独特的育人环境、育人方式和育才质量上来。学校的物质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都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但最重要、核心的还是文化建设,尤其是学校长期形成的
期刊
教师应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到一个最高点,让学生如沐春风,健康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赏识。”在我们的班级中有各种各样的孩子,他们来自于不一样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不同、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学习能力不同……虽然他们各有不同,各有差异,但每个学生都是人,他们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我们应理解这些差异,接受这些差异,更要尊重这些
期刊
不知道教师节活动如何策划?看看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是怎样庆祝教师节的。  新学年伊始,辛勤的教育园丁们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教师节并不只是中国人的专利,世界各地的人们每年都以自己的方式庆祝着这个节日,向自己曾经的恩师或现在的老师表达感激之情。长期以来,我们对国外教师节的了解并不太多,相关报道也较少,那其他国家的人们都是怎么庆祝教师节的?每个国家的教师节是不是都是同一天?各国都有什么独特的庆祝教师节
期刊
中国的实验学校创办初衷是充当教育改革和新教育的探索者、先行者,其教育理念和方法理应是先进的。那么,这些学校的校徽设计是否也别树一帜,彰显实验特色呢?据笔者粗略的搜索统计,大多数实验学校的校徽与一般学校无异,能带有实验性质的标识设计算是少数派,当然这可能与历史上的沿袭有一定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作为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中学教育改革的实验基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办学指导
期刊
品牌需要包装,包装需要剪辑,剪辑需要选择的智慧、取舍的魄力和组接的艺术。  学校特色定位就是一种选择,学校特色构建就是组接。不论是对学校发展规划的点评,还是对区域品牌的盘点都离不开专业的、智慧的剪辑。  BBC剪辑中西教育对比纪录片引发世界热议,“全国学校品牌大会”对品牌智慧、方法的剪辑引发了学校品牌的“北伐”!  我们用相机镜头剪辑学校的精彩,重提家访来表达学校的精彩,齐唱校歌来演绎学校的精彩,
期刊
2015年12月9-11日,第十二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将在广州举行,广州学园装饰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学园公司)作为协办单位,将在这场盛会中担负重要角色。在上一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上,该公司代表作了主题发言,给参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隔一年,它的状况如何?未来有哪些新的打算?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学园公司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学校品牌管理》:为何学园公司如此积极地协办全国学校品牌大会?  赵从
期刊
独角兽身具双翼,头顶独角,肤色或白或黑。这是神话中的描述。据说,它可医生死,带人走向光明。  而在经济学中,大家会把年估值达到十亿美元,并具有快速增长潜力的经济体,叫作“独角兽”。这种经济体让人兴奋,趋之若鹜,渴望与之同行。与其同行就意味着机遇与获利丰盛。  那么,在教育品牌中是否也有着独角兽的概念呢?我认为是有的,即“品牌独角兽”,那种有着巨大品牌体量,有着极强的品牌发展潜力的教育品牌。  在广
期刊
新学期,教师校本培训也应该有新气象。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走向纵深,这些年来,我校均利用暑期时间开展新学期前的教师校本培训活动,主要的形式就是专家报告与教师读书报告会的组合。专家报告是邀请专家到校进行有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讲座,我们邀请的专家中,除中山大学知名学者之外,还有一些全国知名专家。教师读书报告会每年都会利用暑期开展,一般在暑期前就布置给相关教师,报告的书目主要由教师自己选定,学校只要求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