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加快文明社会建设的基础因素,对于我国和谐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要素。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141
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基层群众文化,这也是人民群众利益与社会效益不断提升的前提条件。作为具有国家性质的公益性社会特点的文化事业,一直以来基层群众文化都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导向。因此,如何结合社会发展形势有效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成为了目前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文化建设不动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增添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基本条件。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在于不断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1]。一些文化设施,包括文化馆、文化站以及图书馆等这些基础的文化设施是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因素,这也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设施建设不仅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了,同时也是不仅群众文化水平提升、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效率以及有效提升社会和谐稳定性的主要内容,这对于目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文化理论建设,创造更多的政策学习机会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各个区域的文化部门在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与群众平均文化素质的前提下,制定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与管理规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基础政策理论研究与管理规定的学习程度还不够,很多的文化课题并没有受到重视,自然也没有提出新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思路。以文化报为例,虽然有文化部的文化宣传途径,但太过于理论性的研究文章却非常少见,即使在群众文化板面也没有过多的理论研究知识展现出来。但事实是目前还没有不经过理论知识研究就能够取得的工作成果,盲目前进只会白白浪费精力。因此,想要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重要的是不断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创造更多的政策与理论知识学习机会并加强对人群中的理论培训,以完善群众文化的学科建设工作。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要定期组织文化系统的工作人员深入人民群众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通过培训基础的文化理论知识、夯实知识基础才能更好的推动基层文化体系的建设工作,以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额宏观导向效果。
三、注重人才培养,使群众文化队伍具备高层次特点
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主体对象是人民群众,在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开展在职人员的文化知识培训以强化后备力量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文化部还是教育部,应结合社会实际特点统一文化资源后对其进行重新组合,以建设高校中的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班为重心,以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管理人员应拓宽思路,不能拘泥于现有的文化体制,创新更多文化宣传方式、增加更多的文化工作开展经验才是提升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效果的重要基础。培养的文艺人才不能仅仅以职称或是学历为单一评价标准,而是应对其包括业务技能在内的多种工作成果进行综合评定,保证人才使用的社会氛围,这也是诸多文艺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的前提条件。
四、普及活动开展,提供更多的社会参与方式
文化资源共享与工作流程的完善离不开基层群众的参与,群众的文化活动是展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只有不断开展更多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出文化的潜在力量。而为了更好的實现这一工作目标,就必须争取更多的社会文化团体的支持,包括文艺团体、社会机构以及民间文艺社团等,应结合社会特点、完善工作细节以吸收更多的社会力量与民间资源使其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中。
第一是为了解决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非文化机构或是其余经济体系进入到群众文化事业中。作为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应将群众文化事业的主要力量集中起来,以强大的社会体系外在表现吸引更多对基层群众文化体系的关注[2]。另外也要争取社会名流、专家学者以及社会文化团体的支持与指导,尽量扩大社会的参与面,提供更多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参与方式;第二是结合区域特点建设特色文化宣传示范点,以文化站为活动开展的重心以实现发扬各镇优势与地方文化韵味的展示效果。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深度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将其与人民文化素质水平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新出符合不同文化层次的文化活动形式,并不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这样一来,不仅满足了区域群众的文化需求,也能吸引更多的基层群众了解地方的区域文化,提升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关注度。
五、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开展活动的重要依据就是党的方针政策,一是以更多文化娱乐活动作为加速基层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夯实基层群众文化知识体系以更快更好的将党的政策落实到每个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细节中;第二是要以杜绝不良因素为文化工作开展的基础,坚决清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将更多的反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好人好事搬上大荧幕,让观众们得到启发从而达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目标;第三是深入挖掘民间文化资源,村落中诸多的文化遗产不仅包含的生活气息多,且对于基层群众来说有足够的诱惑力与感染力,群众对这些文化因素有了兴趣才能更好的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
综上所述,只有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才能在潜移默化的教化中提升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为社会经济的繁荣与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中荣.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大众文艺,2016,(2):12.
[2]姜源.新常态下更好地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探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1):268.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141
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基层群众文化,这也是人民群众利益与社会效益不断提升的前提条件。作为具有国家性质的公益性社会特点的文化事业,一直以来基层群众文化都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导向。因此,如何结合社会发展形势有效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成为了目前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文化建设不动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增添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基本条件。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在于不断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1]。一些文化设施,包括文化馆、文化站以及图书馆等这些基础的文化设施是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因素,这也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设施建设不仅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了,同时也是不仅群众文化水平提升、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效率以及有效提升社会和谐稳定性的主要内容,这对于目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文化理论建设,创造更多的政策学习机会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各个区域的文化部门在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与群众平均文化素质的前提下,制定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与管理规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基础政策理论研究与管理规定的学习程度还不够,很多的文化课题并没有受到重视,自然也没有提出新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思路。以文化报为例,虽然有文化部的文化宣传途径,但太过于理论性的研究文章却非常少见,即使在群众文化板面也没有过多的理论研究知识展现出来。但事实是目前还没有不经过理论知识研究就能够取得的工作成果,盲目前进只会白白浪费精力。因此,想要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重要的是不断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创造更多的政策与理论知识学习机会并加强对人群中的理论培训,以完善群众文化的学科建设工作。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要定期组织文化系统的工作人员深入人民群众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通过培训基础的文化理论知识、夯实知识基础才能更好的推动基层文化体系的建设工作,以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额宏观导向效果。
三、注重人才培养,使群众文化队伍具备高层次特点
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主体对象是人民群众,在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开展在职人员的文化知识培训以强化后备力量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文化部还是教育部,应结合社会实际特点统一文化资源后对其进行重新组合,以建设高校中的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班为重心,以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管理人员应拓宽思路,不能拘泥于现有的文化体制,创新更多文化宣传方式、增加更多的文化工作开展经验才是提升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效果的重要基础。培养的文艺人才不能仅仅以职称或是学历为单一评价标准,而是应对其包括业务技能在内的多种工作成果进行综合评定,保证人才使用的社会氛围,这也是诸多文艺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的前提条件。
四、普及活动开展,提供更多的社会参与方式
文化资源共享与工作流程的完善离不开基层群众的参与,群众的文化活动是展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只有不断开展更多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出文化的潜在力量。而为了更好的實现这一工作目标,就必须争取更多的社会文化团体的支持,包括文艺团体、社会机构以及民间文艺社团等,应结合社会特点、完善工作细节以吸收更多的社会力量与民间资源使其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中。
第一是为了解决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非文化机构或是其余经济体系进入到群众文化事业中。作为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应将群众文化事业的主要力量集中起来,以强大的社会体系外在表现吸引更多对基层群众文化体系的关注[2]。另外也要争取社会名流、专家学者以及社会文化团体的支持与指导,尽量扩大社会的参与面,提供更多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参与方式;第二是结合区域特点建设特色文化宣传示范点,以文化站为活动开展的重心以实现发扬各镇优势与地方文化韵味的展示效果。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深度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将其与人民文化素质水平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新出符合不同文化层次的文化活动形式,并不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这样一来,不仅满足了区域群众的文化需求,也能吸引更多的基层群众了解地方的区域文化,提升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关注度。
五、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开展活动的重要依据就是党的方针政策,一是以更多文化娱乐活动作为加速基层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夯实基层群众文化知识体系以更快更好的将党的政策落实到每个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细节中;第二是要以杜绝不良因素为文化工作开展的基础,坚决清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将更多的反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好人好事搬上大荧幕,让观众们得到启发从而达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目标;第三是深入挖掘民间文化资源,村落中诸多的文化遗产不仅包含的生活气息多,且对于基层群众来说有足够的诱惑力与感染力,群众对这些文化因素有了兴趣才能更好的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
综上所述,只有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才能在潜移默化的教化中提升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为社会经济的繁荣与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中荣.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大众文艺,2016,(2):12.
[2]姜源.新常态下更好地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探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