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三角形单元检测题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ngyang0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 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的是().
  A. 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 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D. 底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2. 适合条件∠A=∠B= ∠C的△ABC一定是().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任意三角形
  3. 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00°,两腰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则().
  A. 点P在三角形内
  B. 点P在三角形底边上
  C. 点P在三角形外
  D. 点P的位置与三角形的边长有关
  4. 在△ABC中,已知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三边之比为().
  A. 1∶2∶3B. 1∶4∶9
  C. 1∶ ∶ D. 1∶ ∶2
  5. 如图1,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选择的站址有().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6. 如图2,△ABC中,AB=AC,∠A=36°,BD平分∠ABC交AC于D,DE∥AB交BC于点E,EF∥BD交CD于F,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7. △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BC于点D,若CD∶BD=1∶2,BC=6 cm,则点D到点A的距离为().
  A. 1.5 cmB. 3 cmC. 2 cmD. 4 cm
  8. 如图3,在Rt△ABC中,∠ACB=90°,AB=2BC,在边AC所在的直线上取一点P,使得△PAB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9. 如图4,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的大小是().
  A. 45°B. 55°C. 60°D. 7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0.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80°,那么顶角是度.
  11. 如图5,已知∠A=∠D=90°,要使△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12. 在方格纸上有一个△ABC,它的顶点位置都在格点上,如图6所示,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13.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2 cm,则它的底边上的高是.
  14. △ABC中,∠C=90°,∠B=15°,AB的中垂线交BC于D,若BD=4 cm,则BC=.
  15. 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则它的面积为.
  16. 图7是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是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 cm2和4 cm2,则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是c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2分)
  
  17. (7分)如图8,已知△ABC中,AB=AC.
  (1) 按照下列要求画出图形:
  ① 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
  ② 过D作DE⊥AB,垂足为点E;
  ③ 过D作DF⊥AC,垂足为点F.
  (2)根据上面所画的图形,证明EB=FC.
  18. (7分)如图9,已知∠E=∠F=90°,∠B=∠C,AE=AF.給出下列结论:
  ① ∠1=∠2;② BE=CF;③ △ACN≌△ABM;④ CD=DN.
  (1) 请写出其中正确的结论.
  (2) 选取一个正确结论进行证明.
  19. (8分)如图10,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为边向内作等边△ABD,连接DC,以DC为边作等边△DCE,B,E在CD的同侧.
  (1) 请写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只写标有字母的三角形).
  (2) 若AB= ,求BE的长.
  20. (8分)如图11,已知△ABC中,AB=AC,∠A=120°.
  (1) 用尺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M,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 猜想CM与BM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1. (10分)如图12,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n°后得到正方形AEFG,边EF与CD交于点O.
  (1) 以图中已标有字母的点为端点连接两条线段(正方形的对角线除外),要求所连接的两条线段相交且互相垂直,并说明这两条线段互相垂直的理由.
  (2) 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 cm,旋转角度为30°,试求重叠部分(四边形AEOD)的面积.
  22. (12分)如图13(1),桌面内,直线l上摆放着两块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板,它们中较短的直角边长为6 cm,较小的锐角为30°.
  (1) 若将△ECD沿直线AC翻折到如图13(2)△ECD′的位置,ED′与AB交于点F,证明AF=FD′.
  (2) 若将△ECD沿l向右平移到如图13(3)的位置,E点落在AB上E′的位置,你可以求出平移的距离吗?试试看.
  (3) 将△ECD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图13(4)的△CD′E′位置,使E′点在AB上,请求出旋转角的度数.
  
  参考答案
  1. D 2. B 3. C 4. D 5. D 6. C 7. D 8. D 9. C
  10. 20 11. 答案不唯一.如AB=DC,AC=BD,∠ACB=∠DBC等.
  12. 等腰 13. cm 14. (4+2 ) cm 15. a2 16. 10
  17. 略. 18. (1)①②③.?摇(2)证明略.
  19. (1) 全等三角形有△ACD≌△BED≌△BCD. (2) BE的长为1.
  20. (1) 略. (2) CM=2BM,理由略.
  21. (1) AO⊥DE,理由如下:如图14,显然Rt△ADO≌Rt△AEO,所以∠DAO=∠EAO.又因AD=AE,故AO⊥DE. (2) S阴影= cm2.
  22. (1) 证明略.?摇 (2) 平移距离为(6-2 ) cm.
  (3) 旋转角度为3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儿时的记忆里,最鲜明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的梦想是什么?  那时候,实在不知梦想为何物,就是有,也是懵懵懂懂、模糊不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慢慢明白,梦想原本是集结在一个人内心的、指向未来的美好愿景,它一直都在。只不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所不同罢了。  梦想不同于欲望,它对个体的人而言,不是奢侈品,但足以成为一种精神支撑。它不世故,没有偏见;它源于心灵,归于心灵。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里有一个故事:证
2016年第一期《世纪》刊有曹新芳同志撰写的《郑逸梅友朋书札》一文,我读后翻箱倒箧找出了郑逸梅先生写给天津书画家巢章甫先生的信札,这些信体现了郑逸梅和巢章甫两位先生交换名人书札之事。信中还涉及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建馆、上海博物馆的陈列以及袁克文五册日记等事,现将郑逸梅的信及郑、巢二先生相互交换的信札分述如下:  郑逸梅和巢章甫通信于何年?在郑逸梅致巢章甫的信中谈道:“此间文史馆下月成立,馆主定张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