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长效发展机制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formyw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地方文化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愈发突出,人们对于地方文化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扩大,给文化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文化馆的成熟度水平还比较低,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存在各种各样有待完善的问题。文化馆应从根本上更长效地服务于公众,提高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水准,针对现今的问题与不足探求改进和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长效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馆
  为了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与当代生活相融合,使姑苏非遗文化得以延续,探索全新传承保护长效发展机制,就需要抓好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保护和传承好地方文化薪火,引进先进技术型和服务型人才。
  一、抓好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
  (一)建设群众文化,为人民服务
  在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背景下,物质已经不再是人们唯一追求的事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升华。无论社会发展处于何种阶段,都不能忽视群众文化建设,而文化馆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职能的角度来看,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完成社会教育任务、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是文化馆最基础的职能,让主流文化能够更大范围地传播,确保群众文化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之中。通过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关键的积极作用,具体包括:策划活动、提前宣传活动和组织活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各部分里都有优秀群众文化的充分体现,需要文化馆馆员的积极参与,以建设优秀的群众文化。
  服务是文化馆工作的宗旨和方向。文化馆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其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拨款。文化馆在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时,应以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提高其文化素质为工作的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文化馆的众多职能都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文化馆馆员应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主要工作目标。文化馆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深刻调研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合法权益,积极发扬本地文化的独特魅力,抓好公共服务阵地,建设群众文化。同时,也要合理分配艺术信息资源和配置群众文化资源,让文化馆的职能深入到普通人民群众中,确保人人都有平等享受艺术信息的权利。
  (二)展示优秀公共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通过文化馆的耳濡目染,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精神力量也被激发出来。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同时又会反作用于人。文化馆为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人们通过参加这类活动能够塑造比较健康的人格,精神需求也得到了满足,为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文化館承担着整理、研究以及保护非遗的责任。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非遗文化宣传活动,能够让艺术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的传承,进而促进非遗文化艺术价值的进一步提升。
  (三)为发展经济提供文化基础
  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本地文化底蕴的支持,优秀地域文化的优势带给了本地经济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中,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往往是互利共生的,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本地文化,深刻挖掘文化资源并发挥其优势。
  本地经济要取得快速发展,第一,要认真调研、总结和分析本地区人民的文化倾向和诉求,研究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第二,要不断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发展理念和发扬方式。第三,文化需要创新。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文化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根源于改革和创新,我们必须采取文化原创,发扬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优势,摒弃“东施效颦”式文化模仿,充分激活社会活力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进行文化和制度的创新。
  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说过:“文化有很重要的协调力量,它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动。如果没有文化为纲领,经济发展就会迷失方向,也难以持续发展,所以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文脉。”在“国家文化”构成中,文化馆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位置不动摇,通过正确的舆论、科学的理论来引导和武装群众,为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夯实基础,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得到有效增强,为城乡文化的协同发展提供助力。
  二、保护和传承好地方文化薪火
  (一)提高地方文化国际影响力
  在苏州市出台和实施的《关于开放再出发的若干政策意见》 中,第29条: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将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增强苏州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树立大国城市形象。
  第30条:提高苏州文化全球影响力。进一步发挥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及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等国际品牌效应,提升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影响力,让更多体现苏州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姑苏文化源远流长。它有2500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如:苏绣文化、苏州茶文化、苏州评弹、冬至盘等。一代代苏州人促进了吴文化的发展,凭借独树一帜的地域风格,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州市以时代精神为指引,将长期积淀的文化底蕴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个整体。提高地方文化影响力,是姑苏文化走出苏州,融入现代生活,更加贴近世界并得以长效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
  我国各个地区的文化都有着独特的地方文化背景,各地区的文化馆在为当地民众提供文化服务时,要充分考虑民俗文化背景,尽可能满足当地民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为此,文化馆要主动探索本土民俗文化的形式,并大力开发其在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这也说明了文化馆不单单是民族文化的传播媒介,更是该地区的民俗文化或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媒介。
  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该地区的民俗文化作全面的了解,掌握当地人民对于文化的心理需求,创设出具有民俗特点和符合当地人民期望的民俗文化活动,拉近文化馆与当地民众之间的距离,提升民众对精神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如,文化馆可以在组织民众进行文化活动时,在活动中加入带有民族特色的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区型文化服务,扩大当地文化的影响力。这既有效保证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薪火的传承,也提高了文化馆的社会效益。   三、引进先进技术型和服务型人才
  (一)文化馆人才不足现状
  文化馆的人才体系还不完善。从行政的角度来看,文化馆在我国属于事业单位的性质,人员比较固定,流动率非常低。部分进入文化馆的人不是技术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导致部分文化活动质量长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对于文化馆活力的提升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文化馆人才队伍存在着种种问题:第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技术型和服务型人才缺少问题尤为突出。第二,各类人才分布不均衡。文化馆具体专业分布严重不平衡,总体呈现理论型相对较多,服务型和技术型人才严重缺乏的态势。第三,人员结构较为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馆员年龄偏高,老龄化比较严重。第四,对文化馆馆员培训制度不完善,缺少专门的培训部门,固定的培训经费和强有力的培训力度。
  (二)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让文化馆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提升自身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业务能力与服务质量,必须组建一支专业的文化馆人才团队。
  第一,要基于客观需求来配置专业对口的人才。例如文化馆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地域文化特征等等。
  第二,提高人员结构的合理性。文化馆在招聘工作人员的过程中,要提高学历要求,至少要达到大专以上,对于部分学历水平较低但是在这一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人才,可以适当放宽标准。这样一来,不仅人才团队的结构得到了有效优化,同时员工的年龄结构也更趋于合理。
  第三,要提高培训力度,组织构建出一个服务优质、高效的人才团队。确保在职工作者在工作领域的知识水平能够满足不同时代的需要。培训一直都是文化馆最重要的职能之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文化馆为社会提供了诸多各式各样的专业人才,对于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大提供了强有力的資源。文化馆要组建一个专门的员工培训部门,来作为为文化馆全体提供培训服务的机构,要根据文化馆的发展战略来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选择相应的培训方法。并且文化馆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此外,基于发展需求的差异,要对培训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确保其有效性、科学性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之上。此外,还可以引入激励机制、福利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对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及时给予奖励。
  四、结语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文化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文化馆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职能,确保地区文化能够有效、完整地传承,进一步加大技术型、服务型人才的引入力度,只有这样,文化馆才能长期处于健康、有序的发展状态之中,才能在大众文化和地域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崔冬妮.免费开放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8):283-284.
  [2]陆吉星.文化馆免费开放亟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J].电影评介,2012(10):103-105.
  [3]钟艳琴.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文化馆队伍建设[J].大众文艺(理论),2009(01):189.
  [4]张晓利.新形势下文化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建设[J].东方艺术,2005(20):103.
  [5]张宏亮.提高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探究[J].长江丛刊,2017(29):58.
  [6]唐健春.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馆(站)建设的转型升级[J].四川戏剧,2014(10):37-40.
  [7]王萍.探究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中免费开放的作用[J].祖国,2019(14):80-81.
  [8]纪缨倪,王巍巍.论免费开放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中的作用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03):44-45.
  [9]许惠华.浅谈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中免费开放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7(10):26.
  [10]章勤玉.论免费开放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中的作用[J].群文天地,2012(18):30.
  (作者简介:蒋堃,男,本科,苏州市姑苏区文化馆,初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在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科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得到了跨越式增长,给生产和生活都提供了便捷。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點和关键,国家就如何更好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议题展开了讨论,也系统地发表了各种重要文件,鼓励和引导相关文化部门积极进行群众文化工作。其中,戏剧作为深受群众喜爱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其创作和表演应得到更多人的重视。本文将针对基层群众文化工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除了物质生活上的追求,也开始更加看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当今世界,各行各业的深入发展都强调和文化的融合、交流,旅游业也不例外。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也有了更多的社会职能。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今无论是社会还是人们的思想每天都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公共图书馆可以从文化入手,通过一系列和文化有关措施的实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同时,文化和旅游的融
疫情对根区密钥签署见证仪式产生影响rn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爆发,同样影响到互联网界一季度一次的根区密钥签署见证仪式.这是一个为了保障全球DNS根服务器安全运行而形成的机
期刊
高校治理的机遇与挑战rn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必须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系统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前不久,习近平总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层面需求的同时,也追求精神层面的有效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整体文化水平也应同步发展。重大节日则恰好满足了现阶段人们的需要,它是文化传播的平台,是群众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而重大节日受到人民群众广泛欢迎的关键在于群众文化工作者。群众文化工作者发挥反映民意、倡导民眾积极参与、组织引导活动的职责,使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序开展,使重大节日活动的
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来源.在过去十余年的建设中,农家书屋填补了农村文化的空白,使得农民有书可读,在农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网络对速度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中心互连(Data center interconnect, DCI)也正在面对这一挑战.数据中心互连是将两个或多个数据中心链接在一起,以便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教育的发展,当前少儿美术图书的品牌建设和特色出版越来越重要,针对少儿的不同需求,明确美术图书自身定位与品牌价值,更是推出具有文化内涵的少儿美术图书的关键
DiSIEM项目评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关于经典安全测度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总结了最适合与SIEMs集成的安全测度.DiSIEM项目主要关注两个维度的安全测度,一个维度关注运维层面,
期刊
接受本刊采访时,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主任林南晖表示,高校信息化建设一是要重视学校学习管理平台的建设;二是要将开发团队作为学校信息化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校内学习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