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高质量出口吗——来自微观企业的证据

来源 :中国工业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也推动了中国外贸出口的高速增长.然而,这一出口增长源自粗放式数量驱动还是高附加值产品质量驱动,即“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促进了中国高质量出口?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厘清“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出口增长的内在动力.本文基于2010-2015年中国海关出口统计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出口质量的因果效应,并识别了中间的潜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国内沿线城市企业出口产品的平均质量,即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出口;②考虑内生性问题、样本选择性偏误及进一步安慰剂检验的结果都表明上述结论具有高度稳健性;③在影响机制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改善了沿线城市的政策环境,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最终促进了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出口.本文的研究对于进一步理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效果,以及对中国出口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实践都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价值链成为国际生产的新范式,贸易便利化对于提升供应链效率,保障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库存数据以及地级市层面的贸易便利化数据,以出口企业库存为切入点,系统探讨了贸易便利化、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供应链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改善显著降低了中国出口企业库存水平,提高了供应链效率.贸易便利化降低企业库存、提升供应链效率的影响路径主要包括缩短企业采购的提前期和降低企业提前期的不确定性.出口企业从事一般贸易、所在行业技术含量越高,贸易便利化对出口企业库存的降低作用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脊髓病灶影像学特征及其在MS不同残疾组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MS患者脊髓病灶MRI征象,评估以脊髓症状为主的MS患者残疾状态及分析不同残疾组的MS患者脊髓病灶特征。结果严重残疾MS患者中,脊髓内病灶数量≥3(P=0.000)、脊髓中央区受累(P=0.011)的发生率高;与轻度残疾组、中度残疾组比较,脊髓肿胀、中央管扩张、亮点征及空洞在严重残疾组更常见,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残疾状态的MS患者脊髓内病灶特征存在差异,可根据脊髓病灶特征差异评估以脊髓症状为主的MS患者临
两国之间的贸易依赖不仅仅取决于双方的贸易关系,还应考虑贸易网络中的"第三方效应".对此,本文运用国家贸易依赖新测量构建起国际贸易依赖网络,对其结构特征展开分析和可视化,进而基于网络理论推断影响其网络演化的内生机制,并利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随着贸易依赖关系可替代性的增强,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依赖程度表现出下降趋势.(2)国际贸易依赖网络整体上呈现"中心—边缘"的典型结构特征,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凸显,中心度排名由第七跃居第一,在贸易依赖网络中的位置由边缘向中心转移,取代日本,与美国
“十一五”时期开始实施的环保目标责任制是中国环境规制政策体系的重要特色.在高质量发展导向下,面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难题,该项政策对全社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