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服务产业链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专业群构成仅仅是简单的专业组合、核心专业引领力没有充分发挥、没有生产企业的深度融入等问题,以广西电力職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融合电力工程对象、基于服务产业链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针对专业群建设中国际化建设、师资建设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双高”建设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 产业链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7-0145-04
  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以下简称“双高”建设)。“双高”建设计划作为一种制度性设计,赋予职业教育全新的时代内涵,为高职院校持续深化改革指明方向,引领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专业群建设是高水平高职院校的支撑,更是“双高”建设的核心。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紧密联系区域经济发展而开发、设置与调整专业,构建适应性与超前性相统一的优势专业群,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相关的产业链。
  一、专业群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申报和建设“双高”职业院校,是高职院校内涵提升和创新发展的新启程,而专业群建设又是“双高”建设的重点。为此,各职业院校纷纷组建专业群,但是,为了迎合“双高”建设计划申报而组建的专业群,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群的构成仅仅是简单的专业组合
  有些学校没有考虑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方向,仅仅是把几个专业简单进行组合,专业之间虽然没有专业壁垒,但是基于整个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形成,跨学科、跨大类的专业没有加入专业群,没有在同一种体系中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群内各专业合作建设的意识不强、职责分工不明确、各自为政,从而失去了专业群的组建意义。如专业群重复建设,出现某一工作任务无人负责的情况,造成实验实训室、师资等教学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专业群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
  (二)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引领力没有充分发挥
  团队成员应由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师,甚至是跨二级学院的教师组成。但是,有些院校的专业群没有整合教学、师资等方面的资源,没有统一的规划部署,领头的核心专业没有突出建设中的特色与优势,没有起到引领作用,仅仅是名义上的核心专业,造成整个专业群建设没有挂钩产业链的各个方面,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进而影响到专业群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与执行。
  (三)专业群的建设没有生产企业的深度融入
  职业教育的立足点是校企深度融合,依托专业群建设校企共建的平台,推动专业发展。但是有些院校建立专业群后,依照各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互不联系,产业链上的岗位对接不够精准,没有长远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闭门造车”,教师、学生到企业锻炼和实习资源没有共享,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提升局限于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不够清晰、教学科研水平难以提升到更高一层次,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狭窄、就业路子不宽,难以为今后进入社会储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双高”背景下服务产业链的专业群建设内容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建设计划的基本载体和关键抓手,也是推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内生动力。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双高”建设计划为契机,重塑学校专业布局,旨在建设一批能够助力国家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基于产业链、围绕产教融合主线,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群。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组建
  1.专业群的组建原则。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原则,以某个人才培养质量优、师资队伍水平高、办学基础条件好、毕业生就业能力强的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专业,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积累而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独特且优质的专业融合体。
  2.基于服务电力产业链的专业群组建。学校坚持“集中力量打造重点专业群,基于服务产业链建设好专业群”的专业群建设理念,选定具有鲜明自身办学特色、办学实力较强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为核心,融合电力工程对象、电力行业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并定位为学校“双高”建设计划中专业群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组建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包括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技术等6个专业。
  (二)服务产业链的专业群发展思路及建设
  1.专业群的组成和建设精准定位电力产业链。作为专业群的核心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具有鲜明的办学定位,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培养能胜任从发电、输电到供配电的电力生产链的电气相关工作岗位,满足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成立于2009年,在学校建校历史同龄的老牌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等专业基础上发展建设而成。它还是全国首批专业资源库建设专业,专业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是学校办学实力较强的优质专业。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地位引领下,专业群其余的5个骨干专业均面向电力行业“绿色、安全、高效、智慧”发展方向定位,精准对接“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完整电力产业链。
  各专业定位各有分工,又有合作,其建设围绕电力特色做文章,覆盖整个电力产业链。如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对接发电和输电环节,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对接输电和变电环节,供用电技术对接配电和用电环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对接整个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2.发挥核心专业引领示范作用的举措。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充分发挥核心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集中力量牵头打造专业群领军人才团队、教学科研团队、校企融合共建團队等专业群建设重点团队,推动学校迈向“双高计划”院校的建设步伐。
  第一,成立领军人才团队。成立由项目负责人、高级职称、高技能等级证书人员、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理论研究小组,紧跟专业和电力产业链的发展,制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内容,将研究内容落实到每个组员,建立相应的流程和工作制度,组织开展研究。主要职能是通过老带新、新帮新等手段,开展专业群“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三大人才梯队评选,实施“新入职教师、新秀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四大培养工程;专业群原领军人才团队有教授1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4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28人(占65.1%)。团队建立2年以来,通过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通过名师工作室建设加速骨干教师成长,通过大赛锤炼教师专业技能,通过企业锻炼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充实师资队伍。通过传帮带培养,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1人,高级工程师10人(含博士1人),17人通过自治区“双师型”教师认定。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产业社会方面,组织团队人员对专业群成员重点帮扶,参与各种技能大赛,着力提升专业人员的职称、技能等级证书,获得国家或省级的各级别教育教学竞赛证书。共有6名中级职称晋升为副教授,团队教师成员在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各种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24项。
  第二,成立教学科研团队。成立由项目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紧跟电力新技术发展的教学研究队伍,实施师资校企双聘,培养一批既掌握电力先进技术,又能在专业教学领域有较高研究能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其目的是完成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研究制订出专业核心课程和关键环节的教学标准。通过研究,形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深度产教融合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6个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的课程,最终形成6门专业核心课和关键环节的教学标准。
  专业群秉承边建设边改革的思路,教学科研团队加大了在专业“产学研”方面的投入和创新。获得了多个教育教学有关的奖项。如广西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电力行业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是广西第一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主持单位、国家级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联合主持单位;获中央财政支持专业3个、广西特色专业2个、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广西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电力行业仿真实训基地1个,极大地推动和促进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改革发展。
  第三,成立校企融合共建团队。成立由项目负责人(主要是来自企业入职的高级工程师及工程师)、专业群所有教师、相关企业一线员工组成的校企融合共建团队。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科专业相近性原则,与企业人才结对子,共同开展专业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和技术研发,专业教师定时到企业锻炼,不断更新现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聘请企业的技能名师任兼职教师,打造校企双栖、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优化专业教师队伍,保证专业群发展与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息息相关,其建设任务就是推进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建设。
  (三)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建设实践
  行业发展是专业建设的前提,与企业结合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与生产结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与就业结合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依托产业链的发展建设,专业群必须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和出发点。
  1.专业群聘请大量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各类能工巧匠。他们一方面承担着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与原来的职业岗位、原来的企业保持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和产业链不脱钩。近年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按照“三层对接”的原则,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大力发展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建设。在学术层面邀请国内外专家进校开展讲座推广新技术新理论,采用长聘加短聘的方式,引进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参与教学和科研建设,以制度的方式规定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近三年来,专业群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柳钢集团、南宁市航电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桂东电力、国泰电力等企业合作,共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3项,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挂职和锻炼等参与企业建设覆盖率达100%。
  2.专业群建设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依托学校牵头组建的“广西能源电力职业教育集团”,优化集团成员间的职教资源,开展院校、企业成员单位之间的联合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菜单式人才培训,先后完成1个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建设、1个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1个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任务,同时建成“单元机组运行”“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员工关系管理实务”等3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成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共建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大型教科研项目。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建设,加快了专业群教师新知识新技能迭代更新的速度,极大地提升了专业群教师的科研水平,整体促进了专业群教学改革的水平。
  (四)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岗位建设促进学生就业
  由于专业群的组成和建设精准定位电力产业链,培养的学生覆盖全生产链的电气相关工作岗位。领军人才团队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强专业群教师的培养和提升;教学科研团队根据岗位分析和企业调研后,及时调整和对接职业资格和标准,制定教师科研方向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最后根据职业化的能力要求,分析相关课程所需职称的能力目标,并将职业标准融入能力目标培养,构建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由于在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践,学生扩大了专业视野和培养了技术技能,学校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后备人才。
  三、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的不足和应对措施   (一)国际化建设方面
  1.国际化建设进程有待加强。基于“双高”建设计划,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虽然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特色,但是在国际化办学方面较为薄弱,推进专业群国际化方面建设成效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国际化建设没有充分体现办学特色。专业群国际化建设局限于教师访学、学生进修等形式,缺乏利用自身的优势专业和技术走出国门,参与教学科研项目,输出中国先进电力技术,服务国外企业社会。二是国际资源引入的转化率低。通过互派培训、交流学习等途径和方式,很多教师学成归来却不能融合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理念等开展教学改革。三是师资国际化水平受自身条件制约。很多专业教师受到外语水平以及自身资质的影响,即使经过出国进修学习和专门化培训,但对国外的教育资源,如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等各方面进行吸收和自身转化仍较为困难。
  2.推进国际化建设进程的措施。一是要立足自身的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高职院校必须立足自身的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重点选择合作办学的企业、院校和项目,不断吸收先进的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果,在办学竞争中形成较强的综合实力。二是吸取先进经验推动教学改革创新。选择国际化办学合适的合作对象,重点考察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与本院校办学特色是否相吻合,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同时,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的变化,不断地修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提升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二)师资建设方面
  1.师资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短板。师资是专业群发展的动力和根本。专业群建立以来,学校虽然加大了师资建设力度,多方面给予政策扶植和经济上的投入,但是效果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师资建设一直以来是专业群建设的短板。一是高职称教师不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汇集了学校的龙头骨干专业,招生量位居学校的首位,每年招生数量都在850人左右,专业教师50人(不包含辅导员及其他行政人员),专业课教师在承担了巨大的授课工作量的同时,还要承担科研、生产实践、参与教学比赛、实验实训室建设等工作,往往无暇顾及自身的职称提升、新技术更新等工作,造成高职称教师普遍比其他小专业的比例少。二是行业著名的领军式人才少。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不多,造成新理论和新技能提升难以与时俱进,在行业企业发声的机会不多,造成行业著名的领军式人才极少。
  2.提高师资水平的措施。一是扩充专业教师队伍。在教育部的有关政策引导下,增加专任教师数量,让专业教师有时间参与科研、生产实践、教学比赛、实验实训室建设,在个人教学科研业绩上锦上添花,为申报更高一级的职称提供支撑材料。二是出台各种相关激励政策,加大与企业联合培养名师的力度。采取走下基层、走访企业、参与企业建设的方法,打好人才企业战略资源牌。同时,还需做好“引凤筑巢”,即从企业招聘能工巧匠,引才聚才之后还需做好用才育才,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创造属于自己的“金巢”,真正停留下来。鼓励教师除了教学,积极参与企业实践、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提升个人理论和技能水平。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提升人才价值,在人才价值增值上苦下功夫,培养行业著名的领军式人才。三是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为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和学生就业创业环境。“真正构筑产业聚集能力,产生核心竞争能力,拿出支持人才发展创业的政策才是关键。”考虑如减税、给予专项经费等办法,让企业、学校受益,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三赢”局面。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将有关专业进行有机融合而组成专业群,不仅代表学校建设的重点,也代表着学校的发展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多年来,通过专业链、人才链的建设和实践,专业群建设不断适应产业链的开发和发展需要,实现了学校在教学、科研和产教融合等方面的水平提升,为产业链提供人才培养和支持,同時优质生源的注入促进了相关产业链不断优化和发展,“双高”建设背景下服务产业链的专业群建设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胡俊平.高等职业教育“双高”建设的要义、表征和策略[J].江苏高教,2019(11).
  [2]秦虹.职业教育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对接的探索——以天津职业院校与产业发展为例[J].教育科学,2013(5).
  [3]吴睿.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管理的实践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
  [4]郭福春.高水平专业群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
  [5]侯会喜.与企业全方位深度融合建设精品专业[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6]徐艾.对接地方电力产业的高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新课程研究,2016(9).
  [7]汤爱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问题与对策分析[J].高教论坛,2016(9).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第二批专业发展研究基地立项项目“广西职业教育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8〕65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何 翠(1966— ),女,广东湛江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能源电力教学科研、高等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何 磊(1969— ),男,通讯作者,广东阳江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电气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产品研发、教学与科研;李绍栋(1982— ),男,广西博白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技术、师资培训与教学管理。
  (责编 卢 雯)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课程定位不清晰、缺乏质量标准,语文教学不受重视,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分析基于ISO 9000标准的语文课堂教学标准,并提出树立诊改意识、制定高职语文标准、设定诊断质控点、强化过程监控考核、完善诊断改进制度、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等基于质量标准的语文课堂教学诊改策略,以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 语文 课堂教学 诊改策略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体验汉语·留学篇》为例,分析短期汉语零起点口语教材练习的设置理念,阐述练习在教材中的整体安排,从词语和句子练习、会话练习、综合练习等类别论述练习题型的设置,提出交际性练习的设计包括连贯一体的练习设置方式、实用有趣的练习内容设计、多元丰富的练习参与方式。  【关键词】短期汉语教材 口语教材 练习设置 零起点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视角,阐述财经商贸类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的新发展目标、新育人理念、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挑战,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构成因素的特点,提出教师能力提升路径:调整心态,培养优良师德;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走进企业,自觉培养“双师型”素养。  【关键词】财经商贸类高职院校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教师能力 构成因素 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论述会计真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校企共建现代学徒制会计真账实践基地;强化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组织保障;建立校企协同招生与招工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校企共商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培优班的教学管理与学徒管理制度;推行“定期检查、及时反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构建学生学业“四主体项目化”的评价体系。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新能源先进材料课程理论知识难度大、校内实训设备配套不完善、校企合作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在该课程中实施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创业型项目化教学改革,论述以创新创业型教改项目为主线,准确定位课程,强化校企合作设置教学内容,以“交通工具常用铅蓄电池组装与性能检修”项目为例,阐述项目任务划分与考核,有效提高新能源材料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适应职业教育对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需求。  【关键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实践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课程实践与理论相脱离及各实践环节缺乏衔接和融合、校企合作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完善硬件设施,推进情境教学和实境教学;编写活页式教材,助力实践型课程改革;引陪并重、专兼结合,提升教师团队实践能力;互助共赢,理顺校企合作关系。  【关键词】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述教育戏剧在高职舞蹈教育专业中应用,提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准确定位课程目标、以课堂为实践阵地调整优化课程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等措施,基于“三教”改革的视阈,思考教育戏剧在提高教师队伍改革成效、丰富教材编写体系、助推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高职舞蹈教育专业 教育戏剧 课程体系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述广西高专小学音乐教育全科生培养,从音乐教育全科生出现的背景出发,分析音乐教育全科生培养的途径:强化身份教育,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音乐教育全科生“一主多辅”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特点,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养、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结构、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以加强广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解决当前广西农村基层小学音乐教师紧缺问题。  【关键词】广西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为例,论述构建基于广义教学资源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提出从厘清资源对象种类、拓展资源收集渠道、分层逐级整合封装资源三方面开展广义教学资源库建设,从课前的感性接触、课中的理性分析、课后的综合运用、多维的评价体系构建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并以“学评教”、调查问卷等方式,印证此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性,为同行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创业指导课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文科专业存在自我封闭与孤立、缺乏纳新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科技融入不足、专业实践理念落后、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水平低、教师专业能力结构有缺陷等弊端,探讨在2019年《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新文科理念的指导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运用顶石课程理念引导高职文科专业改革、使教育对象参与顶石课程后自我效能感得到显著提升的教学实践;思考运用顶石课程理念推动跨专业整合课程、融入新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