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为价格管理部门评估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效果、把握价格动向、实施动态监测及指导决策提供评价工具。

方法

以广东省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效果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描述性分析、一致性检验和指标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2位专家对41个备选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最终得到结构指标6个、过程指标6个、结果指标6个,构建了包含18个指标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结论

本次咨询专家的代表性较强、积极性较高、权威性较高、协调性较好;此评估指标体系信度较高、效度较好,可用于客观评估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效果。

其他文献
公共卫生服务评价是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保障。作者综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评价、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以及国内在公共卫生服务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评价工作的建议,旨在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目的了解我国医护人员自评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月18日至4月9日, "第四次全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项目组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4家三级公立医院中,对医护人员的自评健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医生和护士之间自评健康分布的差异,采用χ2检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护人员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
远程医疗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诊疗效率、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充分降低医疗支出,从而满足人们的卫生保健需求。作者介绍了北京老年医院通过移动App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提供远程的慢性病指导、医疗咨询及居家养老服务,实现了区域内的分级诊疗、资源共享、服务协同,弥补了传统面对面诊疗服务中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但在推广与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如医患关系的转变、患者隐私的保护、资料信息的安全性、医疗质量的管
目的了解南京市三级医院科研人员专利知识掌握及申请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强化医院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及医院科技创新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5月对南京市10家三级医院的科研人员按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计数资料列出各类人员的频数及百分比并进行χ2、校正χ2或者确切概率法检验,不同组间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专利申请影响因素进行分
公立医院薪酬改革成效不仅关系到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作者采用2012年至2017年浙江省17家省级公立医院数据,在控制了药品加成率、医院规模和综合与专科医院属性后,从公益性职责履行、服务量、医疗费用、成本控制、服务效率以及医保政策执行角度等,分析了浙江省级公立医院薪酬改革成效。浙江省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增长率低于15%,绩效工资占薪酬总额比例低于70%。医疗服务成本
有效测量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的绩效,是开展职能部门绩效管理首要解决的问题。作者分析了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案例医院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制定过程和实施过程进行了个案分析,探索了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绩效测量方法,提出"期望-回应"绩效测量模型,并结合案例医院实践,提出职能部门年度个性化考核指标体系。基于案例医院2016年至2018年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经验总结-调整方案再
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生物医药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医院是生物医药高技术研发、试验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其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对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面临的利益冲突进行了分析,认为医院成果转移转化中利益冲突是广泛存在的。在鼓励创新、促进转移转化的大背景下,有利益冲突的项目应有条件地在医院开展,在减弱利益冲突的同时,妥善做好成果转移转化工作。
院前急救作为急救医疗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抢救危急病症、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生命健康恢复,有着重要意义。作者通过分析院前急救服务信息化管理现状,探讨应用智能化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系统、急救车实时定位与跟踪系统、院前急救视频监控系统、院前电子病历系统、患者健康电子档案系统、院前急救移动结算支付系统、数据挖掘及分析系统,实现全面提升院前急救服务,并有效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我国
"互联网+"背景下,重症监护室(ICU)远程医疗管理模式,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概念,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作者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尝试与新疆合作医院建立"互联网+"下重症监护室远程医疗管理模式,通过医院远程医护人员与合作医院床边医护人员的合作与配合,共同管理ICU患者。这种管理方式可使合作医院患者救治情况好转,合作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目的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 )医师的工作学习现状及对住培制度的认知态度,为完善相关制度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个体访谈法设计问卷,于2017年3—5月对全国7省市10家培训基地的1 427名住培医师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住培医师的人口学特征、工作学习现状、培训效果和存在问题等。采用统计描述和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仅有18.08%的住培医师认为无必要参加培训;近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