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人挑得起重担吗?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bbitw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9日。3月20日。华西官方两度公开接受记者采访,发言人分别为书记吴协恩和副书记孙海燕。
  对华西来说,也许首次遇到重大变故,也许首次涌现大量各种诘问的各地记者,也许有关“老书记”的话题太过火爆丰富,新闻发布会现场七嘴八舌,长枪短炮稍嫌紊乱,不依不饶的现场采访甚至从场内转移延伸到场外。
  吴仁宝走了。华西的未来发展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转型前景乐观吗?
  在3月20日的媒体群访中,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表示,“目前华西村没有一家亏损企业”,但这句话的前提是,如果有亏本的企业就“灭掉”。而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华西村在2008年后关停的钢铁等相关企业最少有8家。
  在此后的延续性采访中,孙海燕表示,事实上,早在8年前,华西就开始转型了。过去是从农业走向工业化的,到2000年形成了规模企业,形成了产业链。“但是随着这样的扩展,我们感觉到传统工业市场前景黯淡。在长三角地区如果朝服务业方向发展的话,可能有一个新的增长点,所以我们后来就把服务业作为华西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据孙海燕介绍,除了产业转型,未来的“华西城”人口将比现在翻一番。为了达到这个愿景,华西的领导班子决定要狠抓三个方面:人口素质、环境、管理模式。但是路子怎么走,孙海燕没有细表。
  有分析认为,华西村的发展模式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一是吴仁宝健在时的“动力惯性”还在;二是早在2003年吴协恩接任书记后,向“后吴仁宝时代”的过渡就开始了。只不过吴仁宝去世,让公众对华西村的未来有了更多的疑虑。
  疑虑最大、最直白的,就是股份。华西股份,“资格很老”。吴仁宝去世的消息发布后,“华西”股价,稍有抬升。最近报表显示,“该股利润水平一般,公司业绩基本保持稳定。股价为净资产的1.588倍。”
  在华西集团庞杂的产业集群中,信息比较透明的只有1999年在深交所上市的华西股份(000936),而这家老牌上市公司的生存现状,恰恰折射出华西村目前几大支柱产业所面临的困境。
  毋庸讳言,在最新的2012年年报中,华西股份交出的成绩单令投资者沮丧:主营收入26.5亿,比2011年减少24.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亿,同比减少8.91%。
  问题是,净利润的主要来源竟然还不是主业,而是源于报告期内华西股份处置了所持有的部分华泰证券(601688)股票,一举收获了9300万的税后纯利。这意味着,2012年华西股份利润总额的2/3其实是来自一项非经常性损益。
  分析认为,华西股份的主要产品是“涤纶短纤”,此乃棉花的替代品,若棉花涨价,涤纶短纤行情便看好,反之,销售就滞阻。拿华西股份进行资产置换,扩充涤纶纤维产能的2011年来说,连续三年减产的国内棉花终于迎来丰收年,棉价立刻大幅下降,迄今一直保持低位运行,涤纶短纤的盈利水平因此受抑。
  事实上,华西股份在财报中坦承,国内新的短纤项目还在陆续投产,下游服装纺织行业的需求又难以有效放大,国内短纤供大于求的局面今后还会日趋严重。
  屋漏偏逢梅雨——华西村的另一项支柱产业钢铁目前也深陷行业寒冬。
  华西的产业结构中,钢铁产业长期占据龙头地位,收入一度占华西总收入的60%-70%。但在2008年之后,钢铁行业利润便一路走低,尽管华西村多次向外界表示自己在产业升级上会做出努力,但在近乎“全行业亏损”的困境下,华西村要想“一枝独秀”,几乎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此,华西官方对此也作出了正面回应。
  “华西村所属企业江苏华西集团公司是一个集农、工、商、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孙海燕解释说,它拥有全资及控股公司104家,形成了冶金、纺织、化纤、仓储、建筑房地产、旅游、金融服务和商贸等支柱产业。截至2012年末,华西集团未经审计的总资产达358亿余元,净资产121亿余元。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68亿余元,净利润2亿余元。
  “大家知道,华西集团控股公司的‘华西股份’1999年在深市上市”。孙海燕说,“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各位:在华西股份近年年报中,已无吴仁宝的身影。”
  华西集团法定代表人吴协恩于2003年7月至今任华西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任华西股份董事。
  孙海燕援引大同证券投资顾问张诚的意见,认为吴仁宝的去世,虽然对华西集团来说在感情和精神上将带来一些损失和遗憾,但近年来华西村及华西集团的发展已经逐渐摆脱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多年来公司进行多元化发展,大幅引进高级人才及使用现代化管理制度,相信“华西股份”以及华西集团能保持良好的运营能力持续发展。
  儿子能挑起重担吗?
  除了未来的“华西城”、“股票”之外,“新书记”吴协恩也是记者们反复议论的话题。
  对此,大华西村第三党总支书记谢鹤龄认为,2003年,吴仁宝之所以选择吴协恩接他的班,主要是考虑到他的年龄最小,选他接班,可以长期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为稳妥起见,此事事先也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为保持程序公正,村党委又举行投票,结果,吴协恩全票当选村支书。“确有老书记威望的原因,也考虑到了他的自身实力与人品。”
  谢鹤龄说,吴仁宝在预感到大限将至的那段时间里,已经与家人、同事、朋友畅谈所有想说的话,交代完了所有该交代的事。“他无怨无悔,走得很平静,很放心,像一个真正的智者一样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吴仁宝的老伙伴,前南苑宾馆“老法师”、现年84岁的赵积宝则认为,吴仁宝四子、现任华西村党委书记的吴协恩与他父亲最大的不同就是性情温和冷静,不像他的父亲那样“急性子火爆”,但因为长期受父亲熏陶,应该与父亲一样有眼光有魄力。“到底也是经过很多磨练与打拼的。实战出身,当过兵,跑过供销,熟悉基层,经营上摸打滚爬,早有一套。”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