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破译鸟类起源密码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73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色方框眼镜,深蓝色上衣搭配牛仔裤、球鞋,眼前的年轻人,和《生活大爆炸》里的宅男科学家莱纳德有几分神似。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 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敏,前不久其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在别人眼里,我可能比较无趣,周六日更愿意‘宅’在家里追剧或者看球赛,而不愿出去爬山郊游、亲近自然。”王敏笑着说。
  可不爱旅游的王敏,几乎每年都会去进行野外调查。无意山水的他,对石头却情有独钟。不过他寻找的可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鸟类化石。借助一块块看似平淡无奇的石头,他和所在团队破译了一道道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密码,不断刷新和丰富着人们对鸟类起源和演化的认知。

1、改写今鸟型类起源时间


  高考时,王敏的第一志愿是生物工程,结果误打误撞进入了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
  虽都有生物二字,但两个专业差异很大。起初两年,铺天盖地的地质学知识,让王敏感到十分枯燥。
  一次野外实习,改变了王敏对专业的看法。“当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现场一一得到验证,你才会真正地接受它,并且想了解更多。”王敏说。
  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到古脊椎动物研究,再到鸟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王敏的科研视角逐步走向深入,也渐渐发自内心地爱上了自己的专业。
  在“破案”的过程中,不时会出现一些惊喜。2015年,王敏所在团队与其他机构合作,发现了世界上迄今最古老的今鸟型类化石,将其命名为弥曼始今鸟。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王敏是论文的第一兼通讯作者。这项研究工作当时被《科学》的评述文章评价为“近10年来有关鸟类早期演化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
  “此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今鸟型类化石发现于热河生物群的义县组,距今约1.25亿年。而我们研究的新标本发现于河北丰宁四岔口盆地的花吉营组。”王敏介绍,同位素测年表明花吉营组含鸟化石层距今约1.3亿年,因此,新标本代表了今鸟型类已知最古老的化石记录,将今鸟型类的起源时间向史前推进了至少500万年。

2、发现最古老的鸟类食团


  不仅关注鸟类的起源,早期鸟类吃什么、怎么吃,也是王敏关注的重点。
  在鸟类漫长的演化历史中,它们失去了牙齿和厚重的上、下颌,取而代之的是轻质的角质喙,同时还演化出了特别的消化系统,使他们能将食物“囫囵”吞入,而不经过咀嚼。
  “对于骨骼、毛发等难以消化的东西,鸟类会以食团的方式将其从口中吐出,而并非像其它脊椎动物那样,将其随着粪便排出体外。”王敏介绍。
  鸟类的肌胃和小腸之间的幽门狭小,且小肠壁薄,因此骨头等难以消化的东西难以通过幽门,而残留在肌胃里。随着肌胃的收缩,被压扁的食团再通过消化道的逆蠕动作用,由肌胃向前运移,依次通过腺胃、食道,最终从嘴巴吐出。这样的消化过程不仅能够使鸟类快速将食物吞入体内,减小被捕食的机率,同时能将难以消化的东西迅速排出体外,减轻体重。
  在研究一件发现于辽西早白垩世的九佛堂组反鸟类标本时,王敏发现其肱骨下方有一纺锤形的团聚物,其含有狼鳍鱼的骨骼碎片。将其与现生鸟类、鳄鱼的消化系统进行对比后,王敏认为该团聚物为鸟类的食团。
  “这件标本距今约1.2亿年,这是迄今最古老的有关鸟类食团的化石记录。”王敏介绍。

3、挑战早期鸟类演化假说


  在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中,尾骨的变化最为显著。研究者此前普遍认为犁状尾综骨和扇状尾羽是同步演化的。然而,王敏团队对一件发现于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反鸟类——多齿胫羽鸟化石的研究挑战了这一观点。
  研究人员发现,多齿胫羽鸟的尾综骨显著缩短,相对长度与今鸟型类相近。更为重要的是,多齿胫羽鸟的尾综骨末端向背侧弯曲,从而形成了和今鸟型类完全相同的犁状尾综骨。然而,多齿胫羽鸟并不具有扇状尾羽;相反的,它的尾羽都是非羽片状的,表明今鸟型类的尾综骨通过平行演化的方式至少在多齿胫羽鸟这类反鸟类中已经演化出来了。这意味着,“犁状尾综骨——扇状尾羽的协同演化”假说需要被重新考虑。
  结合发育生物学知识,再综合利用新研究方法,王敏团队提出尾综骨和尾羽在鸟类早期演化中独立演化的假说,挑战了长期占主导的学术观点。这项成果被中国古生物学会评为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研究的乐趣就在于,今天我们认为是对的东西,明天可能就会被完全颠覆。目前,我们对鸟类起源与演化的认识还不完整,因此,需要找到更多的化石证据,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听取更多的意见,才能让我们的认知日渐完善起来。”王敏说。
  在探索鸟类起源与早期演化的道路上,王敏还将走得更远。
其他文献
今年年初,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时间频率组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表示,从2020年的年中以来,地球的自转速率呈加快的趋势。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会逐渐变慢,怎么突然变快了呢?难道说地球也想让2020年快点过去,早些进入2021年?潮汐使地球自转变慢  地球为什么会有自转?在太阳系形成之初,新生的太阳周围围绕着旋转的气体和尘埃盘。尘埃微粒最开始因摩擦起电而聚集成团,后来又在引力作用下,
期刊
随着地球上橡胶和塑料垃圾负担持续增加,科学家们期待能以闭环回收的方式减少垃圾数量。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國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新分子——低聚环丁烷,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广泛意义。  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研究人员表示,该分子以一种极不寻常的方式连接成正方形的重复序列,并能在一定条件下逆转,即可将分子“压缩”变成用于制造塑料的新聚合物,然后将其“解压”(解聚)变回原始单体,以
期刊
阳泉市科技创新实验室近日在阳泉市十二中全面建成。项目完成了科技活动室、科技成果展示厅、科学实验室、科普图书室等板块的设计建设,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科学实验用品配套齐全,全方位搭建了宣传、培训、体验、实践等青少年科技创新平台。  阳泉市将以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为载体,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向青少年传播科技前沿知识,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兴趣,引導青少年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期刊
1月29日,阳泉市倾力打造的山西智创城7号正式揭牌启动。据悉,山西智创城7号采取“一城两园”的建设模式,以纳谷产业园承载的新材料产业和云谷科技创新园承载的数字经济产业为主攻方向。  山西智创城7号是阳泉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戰略、打造双创升级版,实现“重塑竞争新优势,倾力打造晋东区域中心城”目标的重大举措,通过智创城建设,为阳泉市培育新兴产业、集聚创新资源,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曾经,有一种不锈钢薄如蝉翼,用手即可撕开,被广泛应用于尖端制造业。虽然其价格高到要论克卖,但仍然供不应求,享誉全球。这种值得骄傲的不锈钢产品就是太钢生产的“手撕钢”。它不仅打破了国外的垄断,还以高质量转型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那么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则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最终提高生产力水平的
期刊
1988年初,查良辉在内地一家玻璃厂从事供料工作。因为喜欢机械维修,他经常在闲暇时研究制瓶设备的维修技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因为勤学好问,几年时间,他就练成了一身过硬的维修本领。  凭借着多年的专业维修经验,2005年,查良辉来到伊力特玻璃公司,参与了制瓶机的安装调试工作。2006年,他开始在制瓶车间从事维修工作。  2010年,伊力特玻璃公司再次组建新厂,由于施工单位计算尺
期刊
随着人类的研发和技术应用走入更高阶段,我们往往要不断地“钻牛角尖”,比如在实验室中观测并分析极其微小的病毒、分毫不差地在眼球上进行微创手术等。要实现这些难度极高的操作,我们需要驾驭光,让光成为奇迹工具。  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被许多人认为是“光学捕获”之父,他是激光科学领域的巨人之一。阿什金在贝尔实验室长达40年的卓越职业生涯中,发现了如何让激光推、拉和抓住微小物体,如小介电粒子、细胞和DNA等
期刊
科学导报讯近日,芮城农商银行快速将工作重心投入到助力乡村振兴和支持春耕备耕方面,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由“坐门等客”转变为“上门营销”,通过“三快”助力春耕备耕。  一是快速开展整村授信。该行开春以来持续加快整村授信进度,要求全辖客户经理每周至少营销2户农户,支持农户春耕备耕。  二是快速开展小微客户对接。该行要求所有网点每周六对服务区域内的小微客户逐户上门对接,了解客户經营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对有
期刊
了解月球水的来源对于研究月球进化史、太阳风与月球及其他无大气天体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近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快报》上的一項国际研究表明,太阳风可能不是形成水的离子的唯一来源。研究人员表示,来自地球磁层的粒子也可以为月球“播撒”水,这意味着其他行星也可能为其卫星提供水。  研究发现,月球极地表面OH/H2O的丰富程度在太阳风和地球磁层中保持相同水平。他们认为,来自地球磁层的粒子(不同于太阳风)有助于月
期刊
1月29日,有官方通报显示,一批核酸抽检阳性的进口食品原材料所加工的食品经快递发出,并已签收。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很多公众的生活必需品经网上购物获得。快递检出核酸阳性,网购还安全吗?  在1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表示,食品检出核酸阳性,只能说明它曾经被新冠病毒污染过,无法表明其带有病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消费者经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