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管道天然气贸易节点重要性评价

来源 :工业技术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各国天然气需求增加,全球天然气贸易局势愈加复杂,本文构建全球管道天然气贸易复杂网络,从静态网络结构特征与动态网络功能维度选取多个指标,运用“熵值法”和“时序加权平均算子”构建节点国家重要性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利用2013~2019年全球管道天然气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出口视角看,俄罗斯占据核心地位;哈萨克斯坦和挪威等靠近网络中心、出口稳定;荷兰、美国和英国起贸易枢纽作用;阿尔及利亚和加拿大等虽出口量大,但贸易关系单一.德国、法国和中国等国家,受限于能源禀赋,在进口端占据重要地位.美洲、欧洲地区管道天然气贸易流转速率和市场化程度优于中东、亚太和非洲地区.最后,本文提出了优化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的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20个子行业2005~2019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制造业总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和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2005~2019年中国制造业总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先下降后缓慢上升.同时,本文通过对不同渠道下的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渠道的技术溢出对制造业总体及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向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贸易溢出的影响不显著,FDI溢出抑制绿色生产率的提高,OD
本文在阐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ICT(信息通信技术)货物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2007~2019年贸易流量数据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贸易格局与国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营商环境等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ICT货物贸易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产业基础是主要影响因素,并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2)改善本国营商环境、提高城市化水平、扩大经济体量是每个沿线国家(地区)改变其ICT贸易格局的有利举措.同时需要注意对外直接投资、汇率及关税的调节作用,重视经济合作组织的
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4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近20年的面板数据,将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和碳排放结合在一起,分析长三角地区碳排放空间特征,采用空间邻接权重矩阵、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结合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与碳排放的联系.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2)从直接效应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抑制本地区碳排放量的增长,但会增加邻近地区的碳排放量;(3)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会增加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碳排放量.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信息流通和共享,推动了城市治理和服务数字化转型,将有助于改善企业的信息环境和营商环境,进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文利用2017~2020年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一假定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其中,数据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治理和产业融合等细分维度均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地,其影响机制为企业外部信息传播环境的改善和营商软环境的提升.同时,这一影响具有异质性——在国有性质、存续年限更久以及规模更大的企业分组中更大.本文的结论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与债务违约相关的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经营风险存在双刃效应.本文运用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将“陆港通”政策的出台作为外生冲击,进行多期DID分析检验,得出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两个途径实现.本文从资本市场开放的实体效应视角,为企业违约风险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