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Ⅰ类洞复合树脂收缩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来源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r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下颌第一磨牙Ⅰ类洞中复合树脂收缩应力的变化趋势。方法:在已建立的下颌第一磨牙Ⅰ类洞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中,采用温度应力的方法,模拟树脂的体积收缩。分析树脂在弹性模量为10Gpa、体积收缩率1.5%时的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树脂的收缩应力主要集中在洞缘、洞底线角处;牙体组织的受力则集中在洞缘、洞底线角及牙釉质与牙本质交界处。结论:洞缘、洞底线角处是粘结失败、修复体损坏易发生的部位。树脂的收缩应力会影响到粘结强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重度磨耗后牙的制作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60颗重度磨耗后牙采用插销式分体桩桩冠进行修复,即根管预备取印模后分别制作插销式分体桩及另一
目的:建立具有生物力学特性的动态颅面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上颌骨正面撞击时响应过程,探讨颅面骨外伤骨折的生物力学基础.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多层螺旋CT对一例老年无牙颌
患者,男,76岁。因下颌牙列缺损于2006年10月5日来校医院口腔科就诊。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法探讨下颌单侧加载时对髁突表面应力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利用所建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约束模型颞骨区上表面全部节点的自由度,限制
目的:讨论对颌面部行锥形束CT有目的检查的同时,注意观察非目的检查区异常影像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QR DVT 9000 New Tom锥形束CT(简称锥形束CT),在口颌面部成像的基础上,在
介绍了在三维特征造型系统SolidWorks的基础上,采用Microsoft Visual C++作为开发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的原理,并用实例介绍了开发标准件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