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麻醉下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应激反应的比较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麻醉下体外循环(CPB)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应激反应.方法 择期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24例,年龄2~6岁,随机分为2组(n=12):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组(S组)和芬太尼复合麻醉组(F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维库溴铵0.15 mg/kg,舒芬太尼0.7μg/kg(S组)或芬太尼5μg/kg(F组),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切皮前两组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8 mg/kg、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7μg/kg(S组)或芬太尼5μg/kg(F组),劈胸骨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5μg/kg(S组)或芬太尼10 μg/kg(F组),劈胸骨后静脉输注异丙酚6~9 mg·kg~(-1)·h~(-1),按需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8 mg/kg维持麻醉.转流前体外循环机内加入眯达唑仑0.1 m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5 μg/kg,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kg.于入室(T_1)、麻醉诱导前即刻(T_2)、气管插管后1 min(T_3)、5 min(T_4)、10 min(T_5)、切皮后1 min(T_6)、劈胸骨后1 min(T_7)时记录MAP、HR.于T_1、T_3、T_7、复温即刻(T_8)、停CPB后10 min(T_9)、术后24 h(T_10)时抽取桡动脉血样5 ml,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乳酸、血糖浓度.结果 两组MAP和HR均在正常范围内.与F组比较,S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乳酸浓度降低(P<0.05或0.01),血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比较,两组T_(7,9,10)时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血糖浓度升高,T_(7,9,10)时皮质醇浓度升高,T_(8~10)时乳酸浓度升高(P<0.05).结论 与芬太尼复合麻醉相比,舒芬太尼复合麻醉可更有效地抑制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应激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含2B亚基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2B)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LTP)易化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重180~230 g,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假手术+Ro25-6981组(SR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和神经病理性痛+Ro25-6981组(NR组).采用结扎L4,5左侧脊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模型
目的 评价地氟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1.0 MAC地氟烷组(D1.0组)和1.5 MAC地氟烷组(D1.5组).采用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1.0组和D1.5组缺血前分别吸入1.0 MAC和1.5 MAC地氟烷40
期刊
期刊
目的 评价术中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异丙酚对患者酸碱平衡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拟行广泛全子宫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60例,年龄30~64岁,体重40~75 kg,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静脉输注异丙酚50、100、150μg·kg~(-1)·min~(-1).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开始静脉输注后1、2、3 h及术毕时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H值、总二氧化碳
胃镜检查术时间多在10 min以内,异丙酚起效快,清除快,适用于胃镜检查术.异丙酚用于胃镜检查术时用量大,患者苏醒时间长.由于异丙酚镇痛作用弱,术中患者体动发生率高,不仅严重影响手术质量,还可能导致消化道粘膜出血或胃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1]。
期刊
椎管内麻醉下异丙酚辅助镇静在临床广泛应用,而异丙酚会产生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其辅助椎管内麻醉时,异丙酚使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剂量为0.82 mg/kg[1].因异丙酚靶控输注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其辅助椎管内麻醉时使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尚有待确定.本研究拟确定硬膜外麻醉下异丙酚使妇科手术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期刊
手术伤害性刺激诱发的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术后镇痛药物(吗啡类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可导致术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1,2].左布比卡因.芬太尼.咪达唑仑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是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术后镇痛方法.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围术期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评价左布比卡因一芬太尼一咪达唑仑PCEA对剖宫产术后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期刊
目的 评价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七氟烷后处理减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新生SD大鼠,日龄1~3 d,处死后取心室肌组织,培养心肌细胞,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C组)于CO2培养箱中持续培养3 h;缺氧复氧组(AR组)细胞缺氧2 h,复氧1 h;七氟烷后处理组(SP组)细胞缺氧2 h,复氧开始即刻更换为3%七氟烷饱和的DMEM培养液,孵育20 m
患者,男性,30岁,因车祸外伤行上下颌骨内固定术后15 d,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后3 d入院.患者于15 d前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上下颌骨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但一直咳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