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广东梅州宝丽华电厂二期工程中#4机组为实践基础,对#7/8低压加热器的吊装流程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通过将该吊装方法与常规吊装方法进行对比,阐明了其在机械成本和施工工期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吊装;低压加热器;发电厂
1.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大型火电机组(600MW及以上)不断投入运行,加之国际上设备集中化、模块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由此,各类大型设备吊装的施工方法的优化改进日益成为火电工程建设中进一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突破口之一,对电力建设行业的长足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以往各类火力发电厂的工程建设中,#7/8低压加热器(以下简称“低加”)的吊装就位多采用传统的在机房外由吊车与行车抬吊,而后由行車大小钩换钩以穿装就位的施工方法。该吊装方法在各类中小型机组中尚且适用;但对于大型机组而言,其在机械成本、施工工期和对周边的影响等方面的劣势日益明显。本文以广东梅州宝丽华电厂二期工程中#4机组低加吊装为列,简要叙述了由单台行车直接将低加就位的吊装方法,以望其对电力系统或其他行业中设备的吊装就位起到一个参考借鉴作用。
2.作业流程
广东梅州宝丽华电厂二期工程#4机组的#7/8低压加热器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JD-740-5-2及JD-840-5-1。该次低加吊装工作,采用机房行车的大钩和小钩配合抬吊翻身后,将低加沿低压缸基础孔洞放至0m层凝汽器喉部上,再重新绑扎、提升并临时吊挂,最后将喉部提升并临时悬挂的吊装方案(如图1)。
不难看出,就该吊装方案而言,凝汽器主体的拼装工作需在低压外缸下半就位前完成,因此,凝汽器的设备到货情况和基础交安时间是决定该方案能否实施的前提条件。该前提具备后,即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2.1吊装准备
a)在凝汽器壳体就位位置完成凝汽器喉部的拼装工作,该过程可充分利用机房行车以降低机械成本。
b)凝汽器喉部前水室侧板和后水室侧板以低加入孔为界向上通长割开。
c)在喉部侧板切割处进行临时加固,以防止其在吊挂过程中产生永久变形。
2.2低加一次就位
将行车大小钩以低加重心为基点进行钢丝绳绑扎并进行翻身作业,在确认小钩完全不受力后,小钩解钩。该操作工程中,行车大小钩绑扎点的负荷分配由低加一次就位过程中能够顺利穿过低压缸基础孔洞而定。以本次吊装为例,大小钩抬吊翻身后吊钩与低加轴向需成30°夹角(如图2)。
以行车大钩单点起吊,将低加沿低压缸基础缓缓放下,而后跨过基础放下小钩进行钢丝绳绑扎并抬吊翻身,直至将低加平稳放置于凝汽器喉部内低加就位的位置(如图3、图4)。该过程中,小钩第二次绑扎点应与起吊时大小钩绑扎点统一考虑,且须在吊装前进行详细的计算和模拟,以保证吊装成功。
2.3低加二次就位
重新对低加进行钢丝绳绑扎,利用行车大钩将其提升至最终就位位置,初找正后利用跨在汽机基础上的临时扁担进行悬挂并松钩。而后,再次利用行车大钩将凝汽器喉部提升至最终就位位置,初找正后临时悬挂并松钩。找正过程中,应将低加和喉部适当提高,以为壳体拼装时留有足够的空间余量。
2.4设备最终就位
完成凝汽器喉部临时吊挂后,即可进行凝汽器壳体的拼装工作;该项工作建议采用24小时工作制来短设备悬挂时间,以达到减少设备(尤其是凝汽器喉部)因长时间悬挂而产生永久变形。
凝汽器壳体拼装并焊接完善后,即可进行喉部和低加的最终就位和找正。
3.实效评价
与低加的常规吊装方法相比,本文所论述的吊装方法具有不利用大型吊机、不与机房A排外主变和封母的施工产生冲突和不需土建单位预留机房A排主梁和墙面缓装等一系列优点(详见表1)。
以广东梅州宝丽华电厂二期工程中#3机组(常规方法)和#4机组(改良方法)的低加吊装的对比为列,新方法的采用节省了#3机组凝汽器喉部和低加吊装所用230t汽车吊(含往返共6个台班)的机械成本十余万元,并完全避免了常规方法对厂用受电节点工期的影响。
4.总 结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新方法的施行往往伴随着技术的成熟性不高,对施工现场的各种外界因素可虑得不够详尽,以及毫无相关经验可以借鉴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因此,本文所述的低加吊装方案也突出了如下工作重点:
吊装低加前,必须对吊点的设定及其一次就位的吊装过程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计算和模拟;
因凝汽器喉部前水室侧板和后水室侧板以低加入孔为界向上通长割开,故必须在吊装前对其进行有效的临时加固,并在喉部悬挂后和凝汽器壳体拼装过程中多次对其各个外形数据进行复核;
临时扁担的选用必须经过准确的计算校核;
各类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此外,因各类型机组实际工况的不同,本文所述的吊装方案亦可通过不断的改良优化而日趋成熟,以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DL5011-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S].
【关键词】吊装;低压加热器;发电厂
1.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大型火电机组(600MW及以上)不断投入运行,加之国际上设备集中化、模块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由此,各类大型设备吊装的施工方法的优化改进日益成为火电工程建设中进一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突破口之一,对电力建设行业的长足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以往各类火力发电厂的工程建设中,#7/8低压加热器(以下简称“低加”)的吊装就位多采用传统的在机房外由吊车与行车抬吊,而后由行車大小钩换钩以穿装就位的施工方法。该吊装方法在各类中小型机组中尚且适用;但对于大型机组而言,其在机械成本、施工工期和对周边的影响等方面的劣势日益明显。本文以广东梅州宝丽华电厂二期工程中#4机组低加吊装为列,简要叙述了由单台行车直接将低加就位的吊装方法,以望其对电力系统或其他行业中设备的吊装就位起到一个参考借鉴作用。
2.作业流程
广东梅州宝丽华电厂二期工程#4机组的#7/8低压加热器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JD-740-5-2及JD-840-5-1。该次低加吊装工作,采用机房行车的大钩和小钩配合抬吊翻身后,将低加沿低压缸基础孔洞放至0m层凝汽器喉部上,再重新绑扎、提升并临时吊挂,最后将喉部提升并临时悬挂的吊装方案(如图1)。
不难看出,就该吊装方案而言,凝汽器主体的拼装工作需在低压外缸下半就位前完成,因此,凝汽器的设备到货情况和基础交安时间是决定该方案能否实施的前提条件。该前提具备后,即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2.1吊装准备
a)在凝汽器壳体就位位置完成凝汽器喉部的拼装工作,该过程可充分利用机房行车以降低机械成本。
b)凝汽器喉部前水室侧板和后水室侧板以低加入孔为界向上通长割开。
c)在喉部侧板切割处进行临时加固,以防止其在吊挂过程中产生永久变形。
2.2低加一次就位
将行车大小钩以低加重心为基点进行钢丝绳绑扎并进行翻身作业,在确认小钩完全不受力后,小钩解钩。该操作工程中,行车大小钩绑扎点的负荷分配由低加一次就位过程中能够顺利穿过低压缸基础孔洞而定。以本次吊装为例,大小钩抬吊翻身后吊钩与低加轴向需成30°夹角(如图2)。
以行车大钩单点起吊,将低加沿低压缸基础缓缓放下,而后跨过基础放下小钩进行钢丝绳绑扎并抬吊翻身,直至将低加平稳放置于凝汽器喉部内低加就位的位置(如图3、图4)。该过程中,小钩第二次绑扎点应与起吊时大小钩绑扎点统一考虑,且须在吊装前进行详细的计算和模拟,以保证吊装成功。
2.3低加二次就位
重新对低加进行钢丝绳绑扎,利用行车大钩将其提升至最终就位位置,初找正后利用跨在汽机基础上的临时扁担进行悬挂并松钩。而后,再次利用行车大钩将凝汽器喉部提升至最终就位位置,初找正后临时悬挂并松钩。找正过程中,应将低加和喉部适当提高,以为壳体拼装时留有足够的空间余量。
2.4设备最终就位
完成凝汽器喉部临时吊挂后,即可进行凝汽器壳体的拼装工作;该项工作建议采用24小时工作制来短设备悬挂时间,以达到减少设备(尤其是凝汽器喉部)因长时间悬挂而产生永久变形。
凝汽器壳体拼装并焊接完善后,即可进行喉部和低加的最终就位和找正。
3.实效评价
与低加的常规吊装方法相比,本文所论述的吊装方法具有不利用大型吊机、不与机房A排外主变和封母的施工产生冲突和不需土建单位预留机房A排主梁和墙面缓装等一系列优点(详见表1)。
以广东梅州宝丽华电厂二期工程中#3机组(常规方法)和#4机组(改良方法)的低加吊装的对比为列,新方法的采用节省了#3机组凝汽器喉部和低加吊装所用230t汽车吊(含往返共6个台班)的机械成本十余万元,并完全避免了常规方法对厂用受电节点工期的影响。
4.总 结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新方法的施行往往伴随着技术的成熟性不高,对施工现场的各种外界因素可虑得不够详尽,以及毫无相关经验可以借鉴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因此,本文所述的低加吊装方案也突出了如下工作重点:
吊装低加前,必须对吊点的设定及其一次就位的吊装过程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计算和模拟;
因凝汽器喉部前水室侧板和后水室侧板以低加入孔为界向上通长割开,故必须在吊装前对其进行有效的临时加固,并在喉部悬挂后和凝汽器壳体拼装过程中多次对其各个外形数据进行复核;
临时扁担的选用必须经过准确的计算校核;
各类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此外,因各类型机组实际工况的不同,本文所述的吊装方案亦可通过不断的改良优化而日趋成熟,以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DL5011-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