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向阳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k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向阳,1985年生,云南玉龙人,奔走昆明丽江两地,现居丽江。


  夜之碎片
  1
  我们会失去今夜。
  在将醉时。
  在无力节制欲爱的时候。
  我们找寻彼此一生,
  但是失去,失去,
  找不回它们。
  在望向虚无的你的时候。
  在我努力向你说着秋风,
  那些声音爬向心头,
  那些永恒的寂静
  爬上山岗的时候。
  我转而不再告诉你,
  我内心的变化。婚姻破败,
  在我需要你的时候。
  2
  這是在禄劝初途乡的
  山村之上,夜雨
  这尘世,这孤旅的人
  这是在温浏镇荒蛮的山顶之上
  我需要那些思念,那只乌鸦
  这画面,这枯败
  我们建造我们的日子。
  持续着夜雨。
  哦,继续败退,旅行,
  我知道,贫穷胁迫了
  人世间的一切
  3
  它们再次开放。
  在山谷的北侧。
  它们,玉米地,烟草地
  和尝试化妆它们的那些诗——
  一片未尝忧愁的危险的野玫瑰
  鲜红欲滴。
  这一切
  收成
  到底能换来多少。
  我真是羞愧
  我何以自称我有
  无尽的戚戚。
  4
  隐去地名
  隐去他寄身的一切
  不用再追索。
  该落地的叶,不用再问。
  悲哀,是多么不易启齿的事情。
  他所有的故事……
  ……他是人间,一座密林
  那些已经垮塌的密室。
  河流上面,暴风逆流。
  也请你用你的心,隐去我。
  我所知者,唯剩
  这个倦怠至极的年轻人。
  他像那杯酒,烧干了。
  5
  你一直在抵抗这颗心的空阔
  寂寥,无限深邃。
  ——站在那里
  你就痛楚不堪。
  站在温浏镇飞着黄沙的山巅。
  那些植物疯狂的开花
  又穷尽自我在风的翅膀上。
  收割者中的一个我,我们的父母
  也亲近过那样的结局
  ——站在那里,你就悲哀绵绵。
  6
  你不记忆,你不愁怨。只是饮酒。
  坐在夜的曲调中
  用这询问清醒自己。
  你不爱这座城市。
  你不谈它的不美。
  你不记它的赠予。
  他们也曾如你到来
  填满这座空城。
  他们也爱这大风狂乱。
  他们也写过诗句
  用其中一句替代你。
  7
  那是些被风吹歪的树,
  被时光马匹驼走的人。
  你早该知道。这是我的面具。
  你早该厌透这个人。
  六月以这刻的空旷而迷人。
  以你的重现与离别而迷人。
  我妄想从之间穿越过去,
  你早该知道
  我在这岸扮演过你。
  8
  吟唱成诗的这些片段、曲谱
  这样的现在,你走在对面……
  你迎接过我的出现,到来
  我赞美的这一棵树……
  陌生人,至亲的人。
  是我出身于他们,
  还是我想成为他们。
  因为抛弃过去
  而趋于消逝的九月。
  就像你现在。
  一切缺席者。
  曾经,所有的鲜花,
  所有持护佑名义而来的使者
  他们曾经,是一片
  永恒的昏溟。
其他文献
朱江,云南镇雄人,云南作协会员,云南省省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鸿门宴  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  就此作别,再见,再见  哪一天不是鸿门宴  哪一个不是项羽  郁华发廊  第一次我去的时候,那里没人,老板  亲自为我洗头,五块钱说成浙江话,还是五块  第二次去的时候,我看见镜子里的白发  好像是别人的,老板娘说十五  第三次去时,老板说,剪洗三十,染就加价  镜子覆盖了老板的
期刊
温刚,1976年 12月生,云南昭通人,1999年毕业于昭通师专中文系。诗作见于《边疆文学》《滇池》《绿风》《青春诗歌》《星星》等刊物。  路过图书馆  一群麻雀,拥挤在  图书馆门前的破椅上  梳理羽毛  轻飘飘的生活  被风  卷走几片  不知还能撑多久  卖米线的女人  盯着图书馆墙上的“拆”字  浑身颤栗  或许她在想  她也是一本有目录的书  只是暂时听不到  男人每天晚上关铁门的声音 
期刊
张泽阳,1998年生。云南昭通人,现就读于昭阳二中,高三学生,起点文学社成员。  病中书  九月天。疾风吹不动的  山,一条河就从中心流过  西伯利亚的寒潮突袭,山就病了  少许草株摇摆,脱落  最后一片荒芜,只是山顶上  留下一粒尘土和扫地的  孤僧。我在爬山前,想到加衣  氲着母亲的针穿起的温暖  登上高高的山顶。比起桀骜不驯的  鹰,我更喜欢候鸟,执着,永恒  给它一个合适的形体,有關于  
期刊
孙成龙,1985年 10月生于云南富源。有诗集《兄兄兄弟,先干干干为敬》。  我只是想让爷爷继续合法地活着  爷爷去世后  爸爸和小叔  多次打来电话  让我抓紧时间  到派出所  销了户口  否则领不到  1000元的丧葬补助  一年多了  我还是拖着  没有去办理  父亲节这天  吃过晚饭  一家人坐在沙发上  看战争片  几次见男女主人公  接吻或亲热  父亲就埋下头  抱着烟筒拼命吸  没
期刊
乌蒙雪,原名缪祥涛,生于 1981年,云南宣威人,农民。诗作散见于《云南日报》《羊城晚报》等。  老妇  最明亮的时刻到了  瞳孔里的链条,缓缓地拉开肉质的卷帘门  一丝苍老的光,像一对乌鸦的爪子  爬进来,在小木屋的脸上,挠来挠去  从楼上挠到楼下,从里屋挠到堂屋  抓住锅碗瓢盆,抓住背衫,不放  最后,把楼杆上的尘土,挠进火塘  命运的火种,拐弯抹角地爬进烟囱  把最后的火苗,送进夕阳  暗处
期刊
甫跃成,1985年生于云南施甸。诗歌见于《诗刊》《人民文学》等刊,入选多种选本。  乌龟  那只乌龟,跟你有一样的年龄,  父母生下你的那年  就买回了它,从此它与你一块儿成长。  你咿呀学语,进幼儿园,  每天把它翻个面儿,看它怎么  用脑袋支着地板,翻过身去。  生气的时候,你就噘起六岁的小嘴,  一脚将它踹向客厅。  你逐年长大,可是它几乎没有变化。  你叛逆,早恋,偷偷把眉毛画得细长,  
期刊
周香均,生于 1981年,彝良县小学教师。曾在《散文诗》等发表过作品。  喜欢阳光仍然照在树梢上  这个冬天正好有雪,  掩埋了厚厚的尘土,  数以万计的生命躲在雪下,  而一生奔波的人群,  孤单的影子落在雪上,  很快就消失了。  无法孤独的鸟,叫声返回大地,  在南方的高原上形成敏感部位,  省去了落日,心里无比荒凉,  而我的时间在荒凉上,  一节节慢下来,  仿佛一切都还可以挽回,  山
期刊
张伟锋,笔名土木,中国作协会员。1986年生,有作品在《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边疆文学》《飞天》等刊物发表;著有诗集《风吹过原野》《迁徙之辞》《时光漂流》。现供职临沧传媒集团。  白露花  满山的白露花一个劲儿地开呀开  仿佛没有忧愁  仿佛没有顾虑。我们沿着蜿蜒的蹒跚公路  绕来绕去,不停地向着高处的荒凉挺进  白露花,青山绿水,鸟语轻风,朝着后方跑去  越走越远,越走越小。在时光的尘
期刊
杨红旗,生于 1975年 1月,云南省临沧市人。在《诗刊》《青年文学》《诗选刊》《边疆文学》《滇池》等杂志上发表过作品,出版诗集《旗山帖》《玫瑰的马车》。  望秋风  这绝不会是第一次  也难说是最后一次到来。  看那乱石,倒像是有意排列  看那白桦树  比精心的组合更具美的震撼。  凝望这汤汤之水,我必然想起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每一个港汊,都是饱满的。  所谓的一江春愁  就是这种沉勇
期刊
尹祈晓,1990年末出生于云南腾冲。在《诗刊》《诗选刊》《飞天》《散文诗》《江南诗》《边疆文学》等刊发表诗作若干。出版诗集《高原序曲(合著)》、《走进自己便是走向空旷》。  寻人启事  还没来得及拍照,他就消失了  消失在了她自己的面孔里,毫无征兆  头发不长,鼻子不高  他不想让自己突然变大,一切都是小小的  常年穿一套藍白条纹服装  像非洲草原上的斑马时常在自己的思绪里奔跑  说一口流利的本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