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护理工作中语言交流和非语言性交流的重要性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言 非语言 交流 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护理工作也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由功能制的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工作从简单的照顾病人扩展到全面照顾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强调了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在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语言交流技巧去广泛收集病人的健康资料,制订护理计划,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的需要,达到身心兼备的统一,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往工具,也是护患交往的重要工具及途径[1]。护士的服务对象是病人,与病人打交道,护士的语言交流比其他职业的语言更为重要。病人从入院就有强烈的获取有关疾病知识的欲望,而这些信息的给予、获得多是通过他们的责任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交流而实现,这就要求我们护士要重视自己的语言、行动、态度带给病人的影响。
  语言表达突出,力求准确。在护患交流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心理特点,给病人以启发、开导、宣传有关的保健知识,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和负担,取得良好的配合。如入院介绍、术前术后护理、为病人做各种治疗、健康教育等,语言要准确、通俗易懂、精炼,尽量贴近日常生活,以帮助病人迅速掌握内容及要求。如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健康指导,要用通俗、准确的语言让病人知道溶栓治疗的重要性,使病人了解溶栓治疗是通过用药使冠状动脉的血栓溶解,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挽救和保护濒临坏死的心肌,同时不能让病人产生恐惧心理。心衰病人,肾衰病人准确记录出入量,其重要性在于制定治疗方案,决定补液量及观察肾功能,心功能损害程度。再如肝炎病人需卧床休息,但病情较轻的病人很难做到躺在床上休息。护士可以讲明肝血流量在平卧时较直立体位时增加50%左右,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灵活运用语言,掌握适当语气。护士的语言应该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语言交流是双向的,所以护士要灵活运用语言,掌握适当的语气,在与病人交流时既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景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要以维护病人的利益为前提,讲究职业道德,又要根据沟通的对象、情景差异灵活运用语言的魅力,在语言表达时,要体现出对病人的责任与道德之情,注意说话的语调、语气和语速,一般语调要低沉些,语气柔缓些,语态热情些,语速要慢一些,使病人感到悦耳与舒适,温暖与愉快。
  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美好的语言不仅使人心情愉快,感到亲切温暖,而且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2]。講礼貌是同病人谈话的最基本的态度,这不仅反映了护士的职业素质,而且也是尊重病人的表现。护士要加强个人自身修养,做到态度和蔼,语言温和,善于运用语言技巧,对初次接触的病人,要用温柔的语言将自己的姓名、工作职能以及如何称呼等简单明了的向病人介绍,使病人感到自己有人关心,有所依靠,有所寄托。不要直呼病人的床号姓名,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朋友、晚辈、或长辈及下级的身份称呼病人 ,如“某某老师,某某阿姨”。让病人感觉亲切,感觉到自己很受尊重、关心,以达到信赖,易于沟通的目的。
  非语言性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的交往[3]。非语言表达往往比语言表达的信息更接近事实。非语言性交流可表达出情感,调节互动,维护自我形象,使互动中的双方有效分享信息。护士可通过观察病人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等来评估病人状况,病人也可通过护士的非语言暗示了解信息。
  护士注意外在形象及语言态度。任何人之间都是友善、相互需求的关系,病人住院后希望得到良好的诊断、治疗、护理。从住院开始就在认真观察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作风,考察他们的服务和技术水平。护士则要履行其职能,了解病人的需求,观察病人的表现。在工作中要把自己的言行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注意自己的言行效果,采用征询的态度和目光全神贯注的倾听,以关心、感兴趣的态度与病人交谈,与病人保持一致,不走神,不要打断病人谈话,增加信赖感,使病人更愿意与护士合作,有什么心里话和要求都会找护士商量,以期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语言沟通技巧的训练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抓紧点滴时间学习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学等科学知识以塑造高尚的护士形象。
  正确运用手势和面部。以手势配合口语提高表现力和感应性,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如病人高热时,在询问病情的同时,用手触摸前额更能充分体现关注、亲切的感情。当病人在病室内或走廊里大声喧哗时,护士做示指压唇的手势凝视对方,要比用口语批评更为奏效。面部表情在非语言性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常用的最有效的面部表情是微笑。病人焦虑时,护士面带微笑与其交谈,本身就是“安慰剂”;病人恐惧不安时,护士镇静从容不迫的笑脸,能给病人以镇静安全感。其次是眼神,恰当的运用眼神,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如在巡视病房时,尽管不可能每个床位都走到,但以眼神环顾每位病人,能使之感到自己没有被冷落。
  适当的运用触摸。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式,触摸可以交流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在不适宜用语言表示关怀的情况下,可以用轻轻的抚摸来代替。如对听力、视力不佳的老年人,给予轻轻的搀扶,对哭闹的儿童抚摸头部,紧紧握住手术病人的手等都会给病人以巨大的安慰和支持,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护理工作中,良好的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可以增加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对护士的信任,拉近护士与病人的距离,使病人在住院期间感受到在家同样的温暖,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桂芸,蒲秀清,苏俊华.护士语言与陪护管理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9,15(4):59.
  2 谌永毅,方立珍.护患沟通技巧.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36.
  3 曹力燕,刘荣玉.非语言交流在外宾门诊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1998,33(7):42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让临终的患者在有限的时间享受舒适护理,实现自我的意愿,达到减轻痛苦的目的。方法:通过由临床医生确诊的晚期恶性肿瘤、无治疗价值、进行对症治疗的病人62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病人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交流意愿及舒适度。结果:临终关怀护理病人的舒适度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对临终病人能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临终关怀 临终患者  doi:10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Ⅰ 非心脏疾病 心肌损伤 诊断    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对诊断心肌损害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1]。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于2002年提出,cTnⅠ可取代心肌酶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而成为检出心肌损伤的金标准。cTnⅠ以两种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内,约30%游离在胞浆内,为可溶性;大部分以结构蛋白形式固定于肌原纤维上,为不可溶性[2]。其与心肌结构蛋白相结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综合多指标对八味茵术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干法制粒制备颗粒剂.方法:以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Ⅲ为指标性成分,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
为验证无纺布在水稻育秧中的应用效果,了解产品特性、掌握使用方法等,2019年江苏省东台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分别在东台市五烈镇、时堰镇进行了相关无纺布覆盖应用比较试验,
摘 要 目的:观察氟哌酸胶囊治疗Ⅱ期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67处Ⅱ期褥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35处和对照组30例32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酸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疗程2~7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疗程7~18天。结论:氟哌酸胶囊治疗Ⅱ期褥疮疗效显著。  关键词 氟哌酸 褥疮 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褥疮患者6
海蓝宝石是一种因色泽像海水一样呈海蓝色、深蓝色、蔚蓝色而得名的宝石,又称水蓝宝石或蓝晶宝石.据说海蓝宝石是浩瀚大海中的精华,被航海者们推崇为保护石,每次出海航行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