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12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不断重视和扩招,中职学校对本专业课程也越来越重视,中职文化基础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中职英语教师用心良苦地设计教学内容,滔滔不绝地授课,中职学生却毫无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不知所云。导致这种课堂尴尬现状的原因是什么?中职学生渴望什么样的英语课堂教学?为此,笔者经过不断的课堂教学探索和发现,认为中职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关爱心、自信心、换位心,找到打开中职学生心灵的钥匙,从“心”开始,做好中职英语教学。
  一、事业心
  中职教育没有升学考试的重重压力,中职教师吃的是良心饭。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爱岗敬业,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精心备课,设法在课堂中寓教于乐,狠抓英语课堂教学,课后常反思学生得与失。中职英语教育是“爱”与“心”的教育事业,教师只有对教育职业饱含炽热的感情并为之奉献,毕生进取和不断奋斗,才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优越感。有了事业心,才会在英语教育教学中不断战胜困难和挫折,才会不甘平淡和贫穷,才能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未来的粉领人才,是未来教育的希望。英语教师要爱生如子,如春风化雨,尽可能引导和挖掘学生本身的最大潜力和价值。教师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必须真心对待每一位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走进他们心灵深处。长期以来有些掉队的学生在中职英语课堂学习中受到了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待遇,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信任和欣赏,他们一直裹着冰冻的硬壳在忍耐,被教师遗忘,处在英语课堂的灰色地带。作为中职英语教师要从攻心开始,找到打开他们心门的钥匙,用真心实意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才能有效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让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如丁香花般悄悄绽放。
  二、责任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育兴亡,教师有责。每个人一生都有各种各样的责任要担当,教师没有责任也就办不好教育。中职英语教师是个十分平凡普通的职业,作
  为传道、授业、解惑、培育未来粉领人才的人民教师,主要责任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为学校的未来发展、个人事业的圆满成功去忘我地坚守、满腔热情地执教,全力以赴地工作。教书难,教中职英语书更难。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更是毕生的事业,作为新时代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师,不管教中职英语有多难,我们都要忠诚、信守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要相信世上没有教不好的中职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中职英语教师。课前备好每一节英语课,上好每一堂课,身为中职英语教师,我们要对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怨无悔,多付出一份心血。用心去教育和呵护每一个中职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和互动,积极努力创造出一个和谐向上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使英语课堂正能量不断壮大,促使中职学生自信地面对英语学习,这样成绩和听说等技能也就有了保证。
  三、关爱心
  笔者根据所在中职学校学生的情况统计,选择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数各学科基础知识底子薄弱,是被普通高中筛选出来的学困生,行为习惯等有缺陷。他们中很多都是缺乏自信、关心和爱护的问题生。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包含英语知识技能的进步和良好的关爱学生的心态。本来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就薄弱,他们上中职英语课如履薄冰,如果教师整天板着一副苦瓜脸去上课,缺乏关爱学生的温和心态,甚至指责、挖苦、嘲讽那些已经千疮百孔的心,那学生就只能敷衍你的英语课了。一句急风暴雨式的批评不如一句宽容温和的安慰效果更好,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英语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与学生交流表达关爱之心。如赞许地点头、亲切地抚摸、赞美的手势、会心的微笑,时刻让学生觉得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上英语课倍感轻松愉快。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爱满天下,乐育英才”,这就要求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教育好所有的学生。
  四、 换位心
  面对性格迥异的一千多个中职学生,英语教师要有一千多种爱去精心浇灌,因材施教,一个也不放弃不抛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经常站在中职学生的角度和立场上思考他们的问题,多听听他们的心声,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就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学生的言行举止了。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师,我们的角色定位是英语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是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传授者。充分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位中职学生有掌握英语知识的行为和能力,也坚信他们能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并进行合理地自我评价。学生才是课堂真正学习英语知识的主体,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实践、探索、再创造学习接纳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英语教师在备课及设计教学内容时,应从未来就业方向及纯实用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现有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教学。每一次课让学生都能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思想、有发挥其个性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机会。中职英语教师要提供灵活有趣、形象生动、易消化吸收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和自觉产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
  五、赞赏心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一周只有两节,和学生接触交流英语知识的机会并不多,如何在这简短的时间里做好中职英语教学工作,教师的赞赏心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双向活动。中职学生只有在喜欢英语课堂、教师、没有压力、经常受到教师及同学赞赏的情况下,才会主动参与英语课堂学习。被教师和同学赞赏鼓励或肯定认可后,他们有了成功和满足感,对英语学习有了兴趣和信心,从而英语学习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随便说“NO”,不轻易否定任何一个学生,多以表扬、鼓励、赞赏等认可学生的观点为主,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常竖起大拇指说,“Good!”“Great!”“Wonderful!”能主动引导学生积极上进地学习英语,获得学生认可和共鸣。用友善、开朗、活泼且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和做深受学生喜欢的好教师。中职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笔者相信只要用心去做教育,同时在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和平台中带着一颗赞赏学生的心,就能收到成效。学生永远是这个教育平台上最闪亮的主角,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比教师不相信不赞赏更可怕的事情了。一个中职学生老是专注于自己的短板就会逐渐损耗掉自己的生命动力和激情,反之学生如果能够经常学而乐之,则毕业后不久的将来必然可以成就一份大事业。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教无定法,用心就行。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讲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说明情感和意志因素在中职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育教学中有不可估量的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要时刻关注中职学生的情感变化,牢记在教学中做到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关爱心、有换位心、有赞赏心。实践也证明,教师的真情实感投入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总之,中职英语教学应从“心”开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闫传海.谈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质量的介入[J].外语界,2002(5).
  [3]韩永昌编.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黄晓)
其他文献
主题型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现代化教育风格,本着先引入主题再切入话题最后探究细节的程序来创建属于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通过这种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内容方面集中呈现客观生活中的多方面,教学模式上则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其中也添加了创新型的教学理念,增强了英语课堂的乐趣。  一、主题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  主题型教学模式就是以某个主题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围绕这一
有人曾说过:不想当班主任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这句话,从大学毕业时,笔者就放在了心里。这些年,笔者在过不少的学校任教,但是不管在哪所学校,笔者所带班级基本上都是学校的楷模,当同事问笔者有什么秘籍时,笔者也这么说,不想当班主任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下面是笔者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  一、班主任要懂得自己的职责  班主任就是一班之主,是学生眼中的家长。班级中的事不到万不得已时,一定要自己在班内
“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温总理在2008年教师节座谈会上的这句话,道破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是心的沟通,是爱的传递。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想打开学生的心扉,真正成为他们贴心的引路人,教师就要摘下有色眼镜,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尊重、宽容、理解学生,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使学生在爱的海洋中快乐地成长,扬帆起航。  一、用爱心感化,让学生学会感恩  现在的学生大多娇生惯养,不容易对别人的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广大农村有了一些改观,但是,还有不少农村,特别是偏远落后的农村,没有摆脱贫困的局面。他们的父辈母辈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为了孩子有更丰厚的衣食,不得不抛子弃母,远走他乡去打工,想用自己的双手和血汗,创造更多的财富,补贴家庭拮据的收入,改变家乡落后贫困的面貌,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他们外出打工后,当今农村就自然形成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或留守老人。  留守儿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而音乐作业是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本人针对传统音乐作业出现的种种弊端,从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多元化、实践性、创造性等方面去反思现状,并根据调查到的几种弊端分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探索出优
在传统的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忽视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没有把“人”放在主体地位上,没有重视学生的人格尊严。今天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其目的就在于和谐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这是我们的教育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塑造其健全人格,成为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也成为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素质。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个性,塑造其人格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庖丁解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古文。作为经典篇目,每一次讲授,它都使我钻之弥深,愈深愈有感悟。语文的魅力不只在于知识的传授和审美水平的提升,更在于它可以深入人心,提升气质,启迪智慧,培养学生应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健康成熟的合格的社会人。  当下的高中生,尤其是城市中的高中生,基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社会的关注、家长的呵护、学校老师的关心已
新时期班级文化建设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新颖独到的创新方式负载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优秀文化元素,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素养为教育目的,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教育的新型班级育人氛围建设。它的创新方式主要体现在新颖的活动设计与独特的组织方式上。这种方式不拘泥于现有的、传统的活动方式,它主要以创新的方式负载优秀的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兴趣或兴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优秀文化的精华,陶冶自己的情操,从而提升素
我是一名中职校的班主任,担任班主任工作有十一年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品尝到。现在的中职生分两大群体,问题学生和问题家庭学生。问题学生分学习问题和纪律问题两种:学习有学困型、厌学型;纪律有大事不犯小事不断型、冲动型、严重违纪型。问题家庭学生的家庭问题有以下几种:经济困难、无人管教、粗暴教育、家长素质过低、过于溺爱、单亲家庭。这两大群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去呵护学生。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农村人口又占到全国总人口的51.3%。许多农村的家长为了生活,抛家弃子到外地打工,把年幼的孩子留给年迈的父母或其他的亲戚,造成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父爱、母爱,让孩子成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