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夫·雷兰德:多重曝光下的超现实世界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l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重曝光摄影是指通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单独曝光来拍摄一张照片。所拍摄的图像会产生相互叠加或层叠的效果。追求创造性的摄影师会探索这一类的摄影效果,以此表达自己的观念。
  克里斯多夫·雷兰德(Christoffer Rlander)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摄影师,尤其专注于对多重曝光的探索。1986年,他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附近的一个小镇,早期曾学习平面设计和视觉艺术,但摄影并不是他最初的选择。雷兰德创作方式的转向发生在2008年芬兰海军服役期间。

  “在芬兰海军部队里,我大概是最像摄影师的人吧,因为我早前学习平面设计时,完成过为期一周的摄影课程。所以那时候我为一家杂志拍摄照片,最终对摄影产生了真正的兴趣。但那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作为一名摄影师,我可以创作自己的作品,而不仅仅是‘拍摄’。”
  2012年,当雷兰德第一次发表自己的作品之后,他收到了一些拍摄邀约。他很快意识到自己也许可以靠摄影谋生。从那以后,直到现在,他一直是一名全职摄影师。雷兰德对多重曝光的迷恋始于一次偶然的操作失误,从此他便无法停止关于多重曝光的实验。

  面向自然的思考
  《我们即自然》(We Are Nature )系列的创作开始于2010年,一直到今年才初次进行终版编排。生活在一个四处是森林与山峦的地方,雷兰德自然而然地十分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也一直为他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他说:“也许因为我在乡下长大,自然一直与我是亲近的。”
  在拍摄过程中,雷兰德不断地发现和反思人与自然的共生方式,并引出一系列提问,比如:“我们真的生活在和谐之中吗?如果不是,也许对自然的拍摄和思考至少能让我们想起自己生命的根源来。”在《我们即自然》中,人类的生命与大自然是同源的,无时无刻不联系在一起。其图像的叙事性是惊人的,人的社會属性几乎被大自然淹没或者超越,而人成为一种正在回归到贴近生命本能的主体。人与大自然融合之时,孤寂感也随之消逝了。

  多重曝光打造超现实世界
  相较于现实世界所呈现出的丰富图景,雷兰德认为超现实的图像世界更吸引人。多重曝光就是他完成超现实图景的渠道之一。他从视觉上模糊了自然世界与人类身体之间的界限,令两者富有韵律地交叠在一起。因此,艺术评论家将雷兰德的实践称为“激情、爱、好奇和实验的结果,是他与出生和成长的芬兰南部乡村惊人的自然美景间的相互作用”。

  差不多有10年的时间,雷兰德几乎专注于对多重曝光的探索,后者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工具。反过来,他的作品也因此获得了多项国际奖项,并被北京、纽约和莫斯科等地的画廊代理。“回想这一切的开始,都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失误,这让我很感激。”他说。
  用光的艺术
  “当我开始多重曝光拍摄时,我倾向于使用自然光。并且经常是即兴创作。”雷兰德享受他的拍摄过程,那总是轻松有趣的,具有许多偶然性。“我不知道要朝什么方向发展,我也没有太高的期望。”他喜欢那种自由的感觉,尽管如今他的大多数项目都需要大量的前期规划,需要使用工作室照明技术,等等。

  关于多重曝光这门技术本身,雷兰德认为初步尝试的拍摄者应该检查一下相机里的矩形图,在保持拍摄对象的轮廓足够暗的同时,确保拍摄对象的背景曝光充足。“我看到大多数摄影师都在为此挣扎。”他说,“最好是把暗部区域想象成你的画布。越暗,你的第二次曝光在这个区域里就越明显。反之,它越亮,第二次曝光就越不可见。过度曝光是一种在相机中遮住被拍摄对象的方法。”

  雷兰德的创作曾受到哈里· 卡拉汉(HarryCallahan)和查尔斯·斯威德(Charles Swedlund)影响,尽管他们的作品很不一样,但他们在根本上都有种相似的对实验的享受。“有时,我通过实验获得新的想法,我相信他们也会这样。”雷兰德说,“我也从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寻求到灵感。例如,通过一个抽象的涂鸦或者一个姿势或表情的形状。”
  目前,雷兰德已经开始构思一个将在博物馆展出的胶片摄影项目。这一次他依然与大自然无法分割,因此,他正在探索芬兰群岛的一些古老森林。
其他文献
01|选自《家》(Home),2017,80×120cm,由艺术家提供 ? Gohar Dashti  古哈尔·达史提(Gohar Dashti)是伊朗著名女摄影师,1980年出生于战争前线城市阿瓦士(Ahvaz),生命的前八年,炮火就像是日常生活里的标点符号。童年时期,她的玩具是屋顶上捡的子弹壳。她会问父母:“当流弹击中身体时会怎么样?”02|选自《家》(Home),2017,80×120cm,
期刊
2010年5月11日,索尼发布了第一代无反相机产品——NEX-3/NEX-5微单TM相机,一段传奇就此开始!  尽管NEX微单TM相机并不是无反相机的始创之作。2008年9月,松下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无反相机Lumix G1。2009年6月,同为M4/3画幅的奥林巴斯无反相机E-P1问世。2010年3月,首款APS-C画幅无反相机三星NX10发布。  但是,索尼在无反相机领域作为一个“后来者”,被公
期刊
佳能近日推出第二代EOS M50、一只专业闪光灯和电子望远镜/摄像机。  EOS M50 Markll是2018年2月推出的APS-C画幅无反相机EOS M50的第二代产品,仍然采用2400万有效像素CMOS感光元件、DIGIC 8图像处理器、沒有机身5轴防抖功能,体积、重量与一代产品几乎相同,电子取景器、液晶屏规格也都相同。改进之处包括:增加了照片和视频的眼部追踪对焦、电池续航增加和可以竖拍视频
期刊
“摄影世界会员作品选登”是本刊2020年推出的全新栏目,是摄影世界超级会员的专属平台,它既刊登作品,也展现会员风采,在摄影世界全媒体平台同步刊发。2020年,摄影世界面向超级会员开展不同主题征稿活动,每月将精选优秀会员作品刊发,并颁发入选证书。在全年征稿结束后,还将举办“摄影世界超级会员联展”,并有机会选送参加国内外各类摄影节等摄影文化活动。  本期会员征稿主题:断舍离  “断舍离”是把生活中那些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各个相机厂商们真是频频发力,让不少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都有了换新的念头。不过,在为器材升级欢呼的时候,也有很多人问到这个问题:相比于自己的拍摄内容,相机性能是不是过剩了?  对于摄影来说,虽然器材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拍摄质量,更好的器材当然能够拍出更好的照片,但我们也不能做唯器材是从的“器材党”啊。内容才是摄影人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优秀的摄影师来说,摄影师个人感受的表达、摄影师对题材与拍
期刊
金伯利·埃斯皮内尔(Kimberly Espinel)出生于纽约,现在居住在伦敦。2014年,她开设了自己的博客“小小种植园”(“The Little Plantation”)和播客“美食、摄影和分享”(“Eat,Capture,Share”),自那时起,她就开始了给美食做造型和拍照片的日子。  埃斯皮内尔的作品被《魅力》(Glamour)、《一颗绿色星球》(One Green Planet)、《
期刊
《脱缰世界& 摩登上海》,陈荣辉 摄《雕塑品》,致颖 摄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脱缰世界2020”中,十位来自两岸三地的创作者以他们对周遭及世界环境变动的敏锐感知,为我们展示了当下世界的流动与丰富。他们都有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经验,也都切身感知到环境的不同和世界的变化。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世界政治经济权力关系的流转,也看到了他们内心世界于这变动中的反映,更看到了他们对未来环境的预测与隐
期刊
舞蹈摄影师石磊大学时的专业是舞台灯光设计,毕业后去的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工作,空闲的时候还可以上课,但后来因为经常上夜班,听课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他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便在2011年辞职,去云南写生并接触到了摄影。由于他有美术功底,也乐于与别人沟通,感觉自己拍得还挺有质感。  此后,石磊开始自学摄影,从朋友拍起,又做了半年左右的儿童摄影师,但仍旧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又选择了改变,2013
期刊
Q:我想花5000元左右买个拍摄VLog的设备,现在有几个选择:一是运动相机,二是类似大疆Pocket这样的带有防抖云台的口袋相机,三是适合拍VLog的无反相机,这几种哪种更好呢?  A:你说的这3类设备都可以拍摄VLog。如果沒有价格限制,其实专业全画幅单反和无反相机也能满足要求,而且视频和声音效果更好,因为它们自身的性能优异,也可以使用专业话筒、灯等附件。你提到的3类设备,如果仅从拍摄效果来讲
期刊
足尖上的南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