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群体就业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443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两个一百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提出,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有一次的重视,所以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和机会。然而对于为城市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农民来说,无法在就业中找到合适的岗位或者自身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但在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因为其群体的弱势,无论是就业方式,还是自身的合法权益保障都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本文对此进行研究也用来支持“助业通”APP项目课题。
  关键字:农民工;就业;问题
  1  前言
  就业是国家大计,民生之本,关系着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国家和党的目标。研究农民工就业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扩大农民工就业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故本文借项目,推动“助业通”APP项目的开展。
  2  农民工就业现状
  笔者在设计“助业通”APP的过程中,通过走访城区各个就业中心,人力资源部门、劳务公司进行访谈,得出以下农民工就业的现状。
  2.1  就业分布
  我国农民工在三大产业中的就业情况是逐渐变化的。在1990年以前我国农民工未脱离第一产业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1990年以后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腾飞,我国农民工的主要就业方向转向了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和建筑业。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农民工的就业方向转向了住宿酒店服务业、快递业等行业。但是综合来说,我国农民工的就业主要集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低,流动性较大。
  2.2  就业性质
  我国城市劳动力人口多,城市农民工大部分是外来人口。主要包括的是普工和农民工。由于这部分人口的知识匮乏和综合素质低,导致就业的岗位选择空间少,再加上现在国企和集体企业的下岗人数的增加。由于下岗的职工大部分都是能力一般,且不是技术人员,无法从事一些技术类的工作。导致现在很多工作,都没人干,而这些农民工也有很多会找不到工作,导致有人没工作。造成了弄明工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
  3  农民工就业主要问题
  3.1  被动性流动就业
  农民工从城市转向农村使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会使许多农村出来的劳动力难以适应,从而找不到工作,而面对农村劳动力的冲击,城镇的劳动力也会受到波及,使得城镇出现了农村失业人口和城镇失业人口。而制造业企业开始走向智能后,普通工人的需求量就开始慢慢减少,而具备高技术水平的技能工人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多。这些技术是普通农民工本身并不具备的,所以导致技术工人的需求量虽然不多,但是其功能性让他们有着更高的竞争力,所以导致技术工人们供不应求,而普通农民工的就业只能向更低端的岗位上流动。
  3.2  基本权益难以保障
  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后,由于户籍及相应从事行业的用工模式的限制,一般不签订劳动合同,各项城市社保福利也不享受。农民工在发生欠薪、工伤等不公平的待遇时候经常不知道如何解决,同时相关社会部门的关系和帮扶也不够,造成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也使农民就业出现很多不稳定因素。
  4  农民工就业对策
  4.1  创新农民工相关就业制度
  政府要发布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鼓励政策,以及对现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补贴。人力资源机构的增加,有效的解决目前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过少的问题。增加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以缓解现在劳动力市场里面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工作的压力,可以迅速的让劳动者找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节省双方的时间等成本。有利于企业找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信息。对劳动力市场消化劳动力有很大的帮助。建立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专业,要大型,一方面劳动者可以快速的找到人力资源服务机構,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机构大型,它的工作者就多,这样工作人员多就可以服务更多的劳动者。从而解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劳动者相对过多,和给劳动者和企业双方供需信息匹配过慢的问题。
  4.2  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保证农民工就业环境的稳定,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维持就业环境的稳定和为农民工打下就业的基础。要按《劳动法》及其配套的规定,使每个农民工都能够享受到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权益,使其在脱离公有制企业后再加入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为农民工之后的再就业打下基础,使再就业能够在社会的保障下进行。同时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非国有企业的数量,使其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接收更多农民工人员。
  5  结论
  通过以上问题研究,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信息交流网络就变得十分重要了。所以推动“助业通”APP项目有重要实际意义,这不仅可以让再就业者能够及时发现有效的就业信息,从而对自身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会让企业招聘到更有能力的人才,信息交流网络变成再就业者和企业之间的桥梁,达到双方共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闫妍.智能制造背景下农民工的就业出路[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0,30(3):64-68.
  [2] 李国.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J].决策探索(上),2020(10):32-33.
  [3] 刘丹,雷洪.就业质量、相对剥夺感与农民工的地位层级认同[J].学习与实践,2020(9):85-97.
  [4] 董峻.国家将创造更多条件促进农民工创业就业[J].劳动保障世界,2014(25):20.
  [5] 赵明霏,冯婧.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J].学术交流,2020(9):102-111.
  [6] 杨李喆.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打好服务“组合牌”[J].工会博览,2020(25):14.
  [7] 杨正雄.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D].吉林大学,2020.
其他文献
摘要:青海高海拔地区青稞种植,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干旱、缺水。近些年,该地区水资源短缺加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为应对环境恶化带来的减产危机,本地持续推进机械化深松试验研究,逐渐确立了以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化学除草为主的深松技术体系。文下就高海拔地区青稞机械化深松技术试验应用要点作概述,分析推广应用效果,就技术推广措施分别自依托合作组织,加大推广扶持力度;做好宣传培训,营造推广氛围;清理田间,避免影响机
摘要:农业标准化生产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现代农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南阳市近年来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序推进工作发展的思考建议,以期为南阳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益支撑。  关键词:南阳;农业;标準化生产;思考  近年来,南阳市把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抓手,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在标准制定、示范区创建、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关乎到人们文化消费诉求的满足,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民生话题之一。本文从这个角度,对于新时代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归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策略。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基层群众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开始饱和,精神文化需求开始不断增加,此时就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夯实基层群众文
摘要:为了更好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且促进农业保持优质和高产的状态,杂交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逐渐得到了研发和使用。下面,文章就主要针对杂交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种植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玉米;绿色农业;高产种植;栽培技术  为了促进农业持续性发展,现代化种植技术实现了农作物多样化,杂交玉米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杂交玉米的种植中,达到高产高效的同时,绿色栽培也逐渐成为了农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沼液叶面施肥处理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沼液可增强番茄植株抗逆性,提高其生长势,表现为植株茎秆粗壮,叶色浓绿,果品颜色鲜亮,品质、产量明显提高。其中以喷施浓度为75%沼液处理区最好,产量较对照区增加12.2%,经济效益明显。  关键词:沼液;番茄;产量;品质  为了探索沼液在大棚番茄上的应用效果和施用技术。研究其在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摘要:目前,农作物要想满足当今人们的消费需求,必须要广泛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生产出更加优质健康的农产品,进而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农业种植的收益,为日后的绿色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推广策略。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农产品;价值;农业发展;经济收益  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与人们的日常生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治理的重要性逐渐引起关注,人居环境整治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常熟市支塘镇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发展出较为成熟的生态村建设模式,极具代表性,本文以支塘镇为例,根据支塘镇千村美居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势,提出针对性的建设管理建议,以期为乡村环境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人居环境治理;千村美居;地域特色  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显著,随着我国农村建设的
摘要:杂交玉米组合种植中,种植密度是影响其产量及品质的关键因素,若是种植密度过大,会降低杂交玉米的蛋白质、脂肪以及淀粉含量,同时对其品质也会产生一定的制约。若种植密度过小,则会使杂交玉米组合的产量大幅下降。基于此,杂交玉米种植时应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文章将对杂交玉米种植的温度、土壤以及日照条件均较为理想的情况下,种植密度对杂交玉米组织产量及品质所产生的影响展开探究。  关键词:杂交玉米组合;种植密度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大国属性有着浓厚的历史背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农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农业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所以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分析十分有必要。水稻是我国栽培较为广泛的一种农作物,采用多种方式提高水稻产量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是运用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这能体现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农业技术;推
摘要:本文主要从播期、播量及整个播种过程等几方面对水稻播种技术进行了解析,让读者能详细了解水稻适时播种技术。  关键词:水稻;播种   播种是水稻育苗的关键,只有掌握好播种时间,使用科学播种技术,保证适宜的播种密度,才能育出齐苗、壮苗。  1 播前苗床浇水  底水没浇透是出苗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播种前1~2d一定要浇水。有些稻农大水浇一次就完事,这是不正确的操作。大水浇时由于土壤颗粒细,表面达到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