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结直肠癌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体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shin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7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与微创组,每组各37例。传统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微创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明显(P<0.05);微创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传统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效果显著,其创伤小,恢复快,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临床效果

结直肠癌又名大肠癌,是大肠上皮癌变。分为结肠癌、直肠癌,其中,直肠癌为临床多见。本次就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7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结直肠癌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7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与微创组,每组各37例。传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为(52.3±4.9)岁;横结肠癌9例,左半结肠癌8例,右半结肠癌6例,直肠癌14例;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12例,Ⅲ期13例。微创组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为(52.2±5.0)岁;横结肠癌8例,左半结肠癌7例,右半结肠癌5例,直肠癌17例;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12例,Ⅲ期12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确诊为结直肠癌;根据患者肿瘤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均无对本次研究有影响的疾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文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癌变部位等基础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前检查与术前评估后,于手术前实施椎管内麻醉。麻醉见效后,传统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腹部消毒,铺巾。选定位置做切口,开始手术;微创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腹部消毒后,铺巾,于脐下做1cm切口,插入进气针,建立气腹,于其他部位做切口,插入腹腔镜器械。观察腹盆腔内部是否有肿瘤转移,探查肿瘤位置及肿瘤系膜血管根部是否有肿大淋巴结。按位置决定手术方式。提起系膜血管,分离系膜与后腹膜之间的融合间隙,打开结肠侧腹膜或结肠与胃、十二指肠之间的间隙,把需要切除的肠管切除,把两端肠管重新吻合。清理并缝合切口,手术完成。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结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其他。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进行数据分析。手术结果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以(%)表示,计数资料行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微创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传统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结论

大肠癌为全球排名第三的恶性肿瘤,病死率位居第二,其患病率及病死率逐年遞增。多发于40岁以上群体,男性患病率稍多于女性。结直肠癌的致病因未明,可能与饮食、环境、遗传等因素相关。直肠癌与结肠癌的临床症状稍有差异,多数病人病前期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直肠癌表现为便血,多为鲜红色。排便习惯改变,出现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改变,癌细胞生长,使得肠腔缩窄,粪便变形,甚至出现肠阻塞。左半结肠癌通常会出现肠梗阻,表现为腹胀痛、无排气排便。亦可造成大便习惯改变。右半结肠癌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等。结直肠癌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如年龄、体质、病情等。采取适宜方法,可增加治疗效率。原位癌常采取内镜治疗,效果尚可,可根治。早期癌症常采取外科手术,亦可根治。中晚期癌症,多采取综合治疗,手术后需实施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其手术治疗方式包括两种,开腹手术及腹腔镜微创手术,大部分病人多采取微创手术,其创伤小,恢复快。但低位直肠癌病人仅能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本文对比分析结直肠癌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明显(P<0.05);微创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传统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结直肠癌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效果显著,其创伤小,恢复快,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忠怡,秦入金,匡辅远.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2):143-144.

[2] 赵阔.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73):96,99.

[3] 戴青松. 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7):8-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胸段硬脊膜外麻醉治疗颅脑外伤所致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样本均是我院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所致应激性溃疡患者,共有84例,根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进行分组,编号均为偶数的42例划为研究组,编号均为奇数的42例则划为参照组,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疗法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加入持续胸段硬脊膜外麻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数据为97.62%,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6.19%,组间差
期刊
会议
学位
报纸
会议
期刊
学位
会议
会议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