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忧郁国王们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ay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阿富汗虽战火频仍,动荡不宁。但在其现代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个比较稳定的时代,那就是从1933年到1973年的“末代君主”查希尔统治时期。如今,仍有阿富汗人怀念那个时代。查希尔是阿现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以温和开明著称,在阿富汗口碑不错。
   先辈屡受外国打压
   查希尔是巴拉克宰王朝开国君主多斯特的旁系后代,其高祖父苏尔丹是多斯特的弟弟。1793年,多斯特出生在坎大哈,父親是杜兰尼王朝官员,也是巴拉克宰部落酋长。多斯特的一个哥哥扶持穆罕默德·杜兰尼取得王位,之后却被刺杀,引起内战。1826年,杜兰尼王朝被推翻,地盘被瓜分,多斯特拿到了伽色尼、喀布尔等地。到1836年,他统一阿富汗,自称埃米尔,建立了巴拉克宰王朝。
   多斯特曾说:“我们有人,有黄金、财富和足够的土地,我们拥有一切。”但当时,英国、俄国、伊朗等都在觊觎阿富汗。多斯特曾挫败俄国推翻他的图谋,并寻求英国的支持。但英国提出苛刻要求,双方闹翻。他又转向俄国人。1839年,英军攻占伽色尼,多斯特投降,被关在印度。但英国人扶持的苏佳于1842年被人谋杀,局势动荡不宁。英国撤军后,多斯特回到喀布尔再度掌权,后来修改政策,与英国结盟。1862年,伊朗出兵夺取重镇赫拉特,多斯特请英国帮助,并亲率军队出击。1863年5月26日,他收复了赫拉特,但两周后就突然死亡,死前将王位传给三儿子希尔。
   巴拉克宰王朝的王位时而父子相传,时而兄终弟及,但代代忍受强国欺辱。希尔执政时,英俄争霸,沙皇派使团与阿富汗结盟,英国知道后也派使团前往,但被阿富汗军队挡住,英国出兵攻占喀布尔,希尔想逃往俄国避难,却因为俄英已签约修好而遭拒绝,郁郁而死。新国王雅各布继续领兵反抗,最终英阿签约,阿外交权落入英国之手。1901年,哈比布拉即位。6年前他曾率代表团访问英国,受到英女王维多利亚接见,也参观了英国的铁路、工厂等先进企业。执政后,他兴建学校,兴修道路,进行现代化改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有人建议他加入德、意、奥同盟国一方,以摆脱英国的控制,但他坚持中立,认为国家太弱,没有实力跟英国摊牌。他的改革遭保守派反对,1919年他遭暗杀。
   继位的是阿曼努拉罕。当时,俄国刚刚发生了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阿曼努拉罕认为这是个摆脱英国控制的机会,与苏俄修好,并支持印度的反英斗争。英阿再度开战,英军在地面战中失利,派出飞机轰炸喀布尔。双方最终和谈,英国承认阿富汗主权和独立。随后,阿曼努拉罕开启改革,试图将国家变成现代化君主立宪国家。在岳父塔尔齐帮助下,阿曼努拉罕通过了宪法,用苏俄捐赠的飞机建立了空军。他的妻子索拉娅王后则积极推动保护妇女权益。但这些举措遭保守派反对。1928年,一个叫卡拉卡尼的军官发动叛乱,不少政府军士兵倒戈。1929年1月,阿曼努拉罕宣布将王位交给兄长伊纳亚图拉赫汗。但大势已去,新王3天后退位,卡拉卡尼打进喀布尔,自立为王。阿曼努拉罕流亡英国,1960年客死他乡。
  
   父子两代夹缝求存
   卡拉卡尼只在王位上坐了10个月。打败他的是王室成员纳迪尔。
   1883年,纳迪尔出生在印度,他在印度长大。后来,他随流亡海外的祖父叶海亚返回祖国。阿曼努拉罕当国王时,纳迪尔当上将军,领导了对英作战,战后当了战争部长和驻法大使。但是,他因政见不和,遭到阿曼努拉罕流放。卡拉卡尼叛乱发生后,纳迪尔去印度寻求英国的军事支持,带兵打回喀布尔。1929年11月,他处决了卡拉卡尼,自任国王。
   纳迪尔放弃了阿曼努拉罕的大部分改革措施,并致力重建军队。他扑灭了多处叛乱,通过了新宪法,建立了形式上的君主立宪制度,但自己掌握着实权。他也进行了一些现代化建设,铺设公路,建立银行,并在1931年建立了阿第一所大学——喀布尔大学。到1933年,阿富汗军队扩大到4万人。但阿国内仍存在严重的民族问题。1933年11月8日,纳迪尔在参加一所高中的毕业典礼时,被学生卡利克开枪打死。卡利克来自一个长期受歧视的部族。他被立刻逮捕,遭受酷刑后被处死,他的一些无辜亲友也被处死。据说,政府还以行刺国王的名义,借机逮捕和处决了一些政敌。
   纳迪尔被刺杀时,查希尔也在现场,亲眼目睹了父亲的惨死,随后继任国王。查希尔于1914年10月15日生于阿富汗,10岁时随父前往法国读书,记忆力超群,能说波斯语、普什图语和法语,对波斯文化有研究,还爱好狩猎。1930年,16岁的查希尔回阿富汗学习传统教义,1931年从喀布尔步兵军官学校毕业,与霍梅拉王后结婚,1932年任国防副大臣、代理国防大臣,1933年任代理教育大臣。
   查希尔当国王时只有19岁,实权长期掌握在他两个舅舅手里。在那个时期,阿富汗参加了国际联盟,得到了美国承认,还得到很多国家的援助,包括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这三个当时的法西斯国家。二战后,查希尔意识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性,并招聘了一批外国顾问来推动这个进程。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设立现代大学,开放酒禁。1955年,阿富汗与中国建交,两国于1960和1963年分别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和边界条约。1963年,查希尔亲政、全面掌控权力,1964年阿富汗颁布新宪法,实行议会制度,解除妇女面罩束缚,给女性投票、受教育和工作权利。也是在那一年,查希尔访问中国,后来还邀请中国领导人访阿,将一个精美的银錾花嵌蓝宝石四足椭圆盒送给周恩来总理,和中国老一代领导人结下深厚友谊。
   查希尔统治期间,阿富汗有着持久的和平。但他没有想到,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1973年,查希尔前往意大利医治眼疾和腰痛,当年7月,他的堂兄、前首相达乌德发动政变,建立了共和国。10年前,达乌德曾被查希尔免去首相之职。这次,达乌德给查希尔去信说,阿富汗不再需要他回来。8月,查希尔在罗马宣布退位,避免了一场腥风血雨。
   从流亡者到“国父”
   作为被废的国王,查希尔在罗马郊区一座别墅住下,每天下棋、散步。有时,人们在咖啡馆看到细细他品味卡布奇诺,有时他又出现在一家二手書店。1991年,他被一名伪装成记者的刺客持刀攻击,所幸伤势并不严重。他提高了警惕,此后很少接受采访。手持机枪的保镖严密守卫他的住所,并将房子周围的树砍光,以防刺客躲在树丛里。在他流亡的几十年里,家乡阿富汗先是在1979年遭苏联入侵,随后又被塔利班统治。2001年,“9·11”恐怖袭击震惊世界,随后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美国动武前,想到了查希尔,希望利用他的威望争取阿富汗人的更多支持。在此背景下,查希尔与阿富汗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秘密接触,讨论政权重建事宜。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警告他不要插手国内事务,并发出死亡威胁。但查希尔表示,将以阿富汗公民身份回到故土,做出应有的贡献。2002年4月,在50名意大利保镖护卫下,查希尔出现在喀布尔机场。他迎着明亮的阳光,打量有些陌生的家园,与普什图长老拥抱、亲吻。此时,美国人已击溃塔利班政权。但由于没有预先通知国王将回国,喀布尔大街上显得空空荡荡,没有欢迎人群,也没有飘扬的旗帜。查希尔来到父亲的纪念碑前,追忆往昔,感慨万千。
   在国外生活多年,查希尔和当地人相比有些与众不同。他会见长老时有时会戴着D
其他文献
如果我说阅读是一种能力,你一定会发笑,觉得这又是学院派在痴人说梦,自以为是;但如果是小说家毕飞宇在“小说课”里告诉你的,你不禁会频频点头。这并不仅仅因为他是著名的小说家,而是他的确读出了我们阅读多年仍然没有读出来的内容,就像狂人能在历史的字里行间读出“吃人”一样,毕飞宇能够“通关”,能够打怪升级。在传递这些隐蔽于日常字词间的消息之时,他也悄悄地将他作为资深小说家的看家本领——阅读方法告诉我们,或许
二人转的美学本体    二人转至今有大约三百年的历史。早期民间称“蹦蹦”、“双玩意儿”,“二人转”之名最早出现在报纸上是在一九三四年的《泰东日报》,但在民间并没有叫开。直到一九五三年,在北京的一次全国汇演上,东北代表团把二人转作为正式名称,并确定下来(田子馥:《东北二人转审美描述》,4页,下引此书只标页码)。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二人转可以称为“传统二人转”。传统二人转完全是民间艺术,是行乞艺术
暮春时节,莺啼燕语,中西诗人都不免为此兴发感动,赋诗吟咏。周作人应是最早留意到英国禽鸟诗歌的中国学人。在一九二五年的一篇题为《鸟声》的文字中,他便引介了托马斯 ·纳什(Thomas Nashe)、珀西 ·比希 ·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等英国诗人的禽鸟诗,指出纳什名诗《春》中四声鸟鸣或各出自杜鹃、夜莺、田凫、猫头鹰—“cuckoo, jug-jug, pu-we, to-w
乙未年末,一只飞鸟的到来与离去掀起了翻译界、文学界、出版界以及公共讨论平台上的一场风波。诗人、作家冯唐新译的泰戈尔诗集《飞鸟集》一经问世,褒贬不一;最终书虽下架,却引来了学界与大众对其翻译的关注与热议。笔者做过翻译,也研读过不少译本,或为古代经典,或为现当代文学,故不免对此事心有感慨,却无关是非对错;只是感慨之余,倒是对“翻译”本身有了更多思量。一、 翻译即解释  自周朝有翻译文献之记载始,三千年
老一辈的人,提到五六十年代的鲁迅研究,都知道郭预衡先生。当年他写的《学习鲁迅的杂文》(《文艺学习》一九五六年第十期)、《对古典文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看法》(一九五九年五月)、《鲁迅论文学遗产的批判与继承》(一九六一年九月)、《鲁迅研究中国文学史的观点和方法》(一九六一年十月)、《研究文学遗产,不应脱离实际》(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等,影响都很大。一九六二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新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
《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总目》《清史稿艺文志拾遗》都著录有钱谦益《平蜀记事》一卷,《中国古籍总目》著录该书版本,一为《荆驼逸史》本,一为《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荆驼逸史》为清人“陈湖逸士”所编,道光时期刊刻;《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为民国程演等人所编,大量采录晚清、民国种种丛书,《平蜀记事》应当也不例外,是采录自《荆驼逸史》。  《荆驼逸史》本《平蜀记事》题“虞山逸民撰”,与钱谦益自署“虞
凡涉及德国纳粹文宣历史者,无不闻及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的大名。作为德国屈指可数的女性导演,她所执导的反映一九三四年纳粹纽伦堡集会的《意志的胜利》(Triumph des Willens)与一九三六年德国柏林奥运会的《奥林匹亚》(Olympia),以其大气磅礴的画面设计与激荡人心的力量感成为纳粹宣传蛊惑人心的得力工具。“莱尼·里芬斯塔尔”这个名字在“二战”前的二十世纪
一八二八至一八三六年,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担任美国总统。这一时期因其对美国政治带来的巨大影响而被历史学家称为“杰克逊时代”,并因为一位杰出理论家的观察和阐释,而被留在了政治思想史上,这就是托克维尔和他的《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和他的好友古斯塔夫·德·博蒙在一八三一年五月至一八三二年二月期间在美国考察,足迹遍布新英格兰各州与西部定居点。这正是杰克逊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内。  
马克·布洛赫的《国王神迹:英法王权所谓超自然性研究》呈现了一群让现代读者倍感陌生的国王。这些最有权势和最高贵的人竟然徒手触摸治疗瘰疬病人!瘰疬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淋巴腺炎症,虽不致命,但着实令人感到恶心和恐怖:患者脸面腐烂,溃疡处发出一种恶臭。然而,“行医的君主”走到患者身边,以手触摸肿疮处,画十字,并送上祝福。中世纪西欧编年史或传记常有记载,某位国王在行道上褪下贵重的外套赠与衣衫褴褛的乞丐,或像
秦汉以降,极刑有一个典雅的说法:弃市。这话出自《犯记·王制》:“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好一个“与众弃之”,令人不能不叹服先王的法度之高明:轻轻一句,第一,便把这“众”揽到自己一边,同时把被刑者驱赶到最狭小的阵地上去,其孤立不亚于古圣王本人之为“孤家寡人”。第二,这“弃”又并非“投诸四夷”而是陈尸闹市,例如谭嗣同死难的菜市口,以期向众表示:如不听命,便是这个下场。但这又是在“与众共弃”的名义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