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4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结合我校的专业特色,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全面优化组合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力开发第二课堂活动,完善实习和实践基地,培养出与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时代相应的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提高生物技术人才的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20-0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生物技术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并作为主导产业逐渐渗透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方面面,社会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同时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情况,我校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行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优化组合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力开发第二课堂活动,完善实习和实践基地人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全面优化组合课程结构,构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围绕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课程体系为突破口,对课程结构进行全面优化组合,压缩基础理论课的学时数,加大实用知识和技能的比重,增加专业选修课门数,加强延展性课程份量,形成较为完善而科学的课程体系。
  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素质是成才的关键,也是知识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动力。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人才,不仅要有学习、储存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1.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
  作为地方院校,我们的生物技术专业有别于综合大学和工科及农业院校开办的相关专业,旨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此,在人才培养上,主要围绕豫西珍稀药用植物领域的生物技术开展研究。以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分类鉴定、遗传育种、品种改良、植物药品开发等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主攻方向。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们依据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对实验教学进行整体优化,实验独立设课,单独考核,每门实验课程制定新的实验教学大纲,设立实验课程学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型高校的经验,突出实验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实践性并兼顾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实验项目实行统一管理,删除或精简重复、验证性或陈旧的实验项目,,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
  3.设立开放实验室。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基本的实验方法、技能和实验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设立开放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给学生个性发展空间。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现有实验条件,完成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学院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通过这一措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培养。
  三、大力开发第二课堂活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突出创新素质培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国家前进永不衰竭的动力。通过我们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大力开发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是培养创新素质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服务地方经济也是我们的教改特色之一。教学、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是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原则,我们鼓励学生深入生产实际,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革新等创新和实践活动,把教学活动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而且鼓励教师设计适合学生参与研究的课题。(2)结合科研处学生立项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院级科研项目的申报。(3)通过课外科技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以上措施,鼓励本科生参与研究,既有益于教师,也有益于学生。教师得到了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有时也会取得某些突破,同时在开展研究时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四、完善实习和实践基地,发挥基地作用,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实践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场所,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促进学校与地方优势互补,推动地方在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中的全面合作。
  总之,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腾飞的21世纪,生物技术专业需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就应该结合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对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完善教学基地、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当代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培养更多能够跃进在世界前列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从而增强生物技术人才的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旭红.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0(2):37-37.
  [2]苏泽红,谭华欣,练高建.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04):295-297.
  [3]吕岩,焦虎平,肖冲,高妍,李颖,郝林琳,丁洪浩.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兽医学报,2019,39(07):1416-1420.
  [4]陈丽丽,王松涛,周会萍.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05):101-103.
  [5]夏廣清,孙兴华,屈爱武,程明,康凯萍.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04):84-85+102.
  [6]夏广清,屈爱武,程明,康凯萍.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2):74-75.
  [7]廖朝晖,郭克婷.应用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01):169-173.
  作者简介:高双成,副教授,山西夏县人,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Marcinkiewicz算子与某些局部可积函数所生成的多线性交换子的有界性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系统地研究了Marcinkiewicz算子分别与BMO函数和Lipschitz函数所生成的多
绿色大学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绿色大学的建设意义和建设内容着手,解
近日俄罗斯宣布,将设计建造满载排水量达到11万吨的风暴级核动力航母,并对外公布了风暴级航母模型,这是俄罗斯即将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有人不禁问,这究竟是苏联时代夭折的海
报纸
【摘要】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需要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让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得到培养,提升市场职业竞争能力,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多的注重在实践运用层面,明确培养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与方式,让教学成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职业化 高职英语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08-01  高职教学本身是为了培养职业化
根据工程塑料的特性,研制开发了小型塑料潜水电泵。从结构、水力部件及轴封等方面介绍其设计思路,并将其与传统的小型潜电泵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对此类产品能获得更大的
入冬的北京。寒冷的天气并没有让2006第三届中国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盛装开幕减少一丝热烈的气氛。《通用机械》杂志作为展会唯一指定媒体。全程跟踪报导了这一盛
函数思想列数学思想之首,函数部分是高中数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历年高考中分值最高的.函数是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的一条主线,因此学好函数对一个考生意味着什么就显而易见了.复习备考离不开对试题的研究,这不仅能推动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同时也是数学学习的艺术再现,需要我们提炼思想方法和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方法得当就事半功倍,否则就事倍功半,走冤枉路且吃力不讨好.多年的备考实践告诉我们,函数学习不能求胜心急,需
现代工程具有利益相关方的多元性、集成要素的复杂性、工程风险的不确定性等内在属性。工程伦理核心思想是造福人类、敬畏自然、防控风险,在此基础上明确对工科大学生伦理素质的培养目标为导正伦理认知、唤醒道德情感、形成伦理自觉。有效的工程伦理教育使大学生理解工程的特殊性质及其深刻的社会后果,提升工科大学生对工程活动中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度,增加社会责任意识。工程伦理素质培养的实际效果体现在规避工程风险;为工科大学
针对普通平板闸门在截污排洪中的缺点,采用自动浮闸对其进行改进。对该闸在力学性能、运行可靠性和节能等方面与传统的闸门进行了比较。运行表明,自动浮闸系统解决了及时排洪与
在高分子领域中,存在着大量随机性现象。若单纯依靠实验方法研究聚合物的界面吸附现象,完整的吸附信息是无法获得的。蒙特卡罗方法是高分子数值模拟研究方法之一,基本思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