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新品种苏粉9号主要特点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fi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粉9号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最新培育的番茄新品种。近几年已在我县示范推广,苏粉9号表现出优质、丰产、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深受菜农和消费者欢迎,现将该品种主要特点及无公害栽培技术小结如下:
  一、主要特点表现为“五高”
  1.高产量
  苏粉9号在本地种植,其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每亩增产1000-1500kg,增产幅度在20%左右。该品种在日光温室栽培优势尤为明显,其亩产量可达8000kg以上。在大棚栽培,亩产近7000kg。苏粉9号不仅产量高,而且单果性状表现好,主要表现为果大(单果重250g),上部结果能力仍较强,第4~5层果,且果型较大,第4穗果单果重达180g左右,较对照(世纪星)增加25g左右。第5层果单果重达125g,较对照(斯特莱德)增加50g左右。
  2.高质量
  苏粉9号品质好表现为:一是果实外形美观、色泽鲜艳完全粉红色、光亮、无青肩;二是裂果、畸形果少,赣马镇董南庄村徐进广塑料大棚,第一穗果无裂果,对照品种世纪星裂果率为5.71%,第二穗果苏粉9号裂果率为6.06%,而照品种世纪星裂果率高达20.59%;三是果肉口感好、甜酸适中,风味好,品质优;四是果实硬度高,耐储运,商品性好,市场售价比其他品种高,且每层果成熟较整齐一致,有利于集中采收上市。
  3.高抗性
  苏粉9号茎杆粗壮,叶片较长且厚,叶色深,长势旺,抗逆、抗病性强,主要表现为:一是耐低温,低温下坐果能力强;二是高抗叶霉病、烟草花病毒病,抗枯萎病、灰霉病、晚疫病发病率低等特点。
  4.高效益
  一是增产增收1000元/亩,二是增质增收500元/亩以上(市场售价每kg比其他品种高0.1元左右),亩经济效益增加1500元以上。
  5.高商品性
  由于苏粉9号番茄的果实具有果型好、有光泽、口感好(酸甜适中)等特点,故其抢占市场能力强,销售前景看好。
  二、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1.培育壮苗
  (1)日光温室冬春栽培育苗:播种方式采用干种直播,于11月8日干播于苗床内,播前晒种2d,以杀死病菌,提高发芽率,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g,掺细土5kg或对水15kg均匀撒在1m2的育苗床内进行床土消毒,防治土壤病菌,用50%辛硫磷800倍液喷洒床土防治地下害虫,并采用地膜+小拱棚+温室三膜覆盖进行育苗,苗床管理同常规管理,于11月14日出苗,15日齐苗,苗床加强通风,防止幼苗徒长。
  (2)塑料大棚育苗:播种时间是12月10日播种,17日出苗,20日齐苗,播前种子处理,播前晒种,用55℃温水烫种,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并用10%磷酸三钠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后洗净,再用清水浸泡8h,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然后进入常规催芽,苗床营养土的配制是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园土6份+优质腐熟的土杂肥4份+草木灰10kg+复合肥2kg,充分混合均匀。采用三膜覆盖进行育苗。
  (3)苗床管理:温度及肥水管理同常规管理。塑料大棚于2月23日分苗即4叶进行分苗。苗期病虫害防治,第一次用药是在苗龄2叶1心时,用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施一次,第二次是在分苗前喷施一次,并用20%病毒A500倍与10%一遍净10g加水15kg,进行预防番茄病虫害,苗龄90d。
  2.整地施肥与定植
  (1)整地与施肥:苏粉9号番茄最适宜定植的土壤为壤土。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平整土地重施基肥,每亩施优质腐熟的圈肥日光温室用量为9000kg,塑料大棚为5000kg,三元复合肥温室为50kg,大棚为60kg,深翻土地把肥料充分拌匀、整细、整平做畦。
  (2)定植时间,日光温室是2005年元月15日,塑料大棚于3月13日定植。
  (3)定植密度:做成宽1.2米的高畦,每畦栽2行,株距为30cm左右,温室每亩栽3500株左右,塑料大棚栽3700株左右。
  3.田间管理
  (1)定植后的肥水管理:定植后要灌好“三水”即,定植水、缓苗水和果实膨大水,追好“三肥”即在果实膨大和前两次果实采收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冲施肥(鲁肥)20kg,共追三次,最后2次果实采收后不追肥,在开花时用2,4-D处理点花、保花保果,并加强通风,注意调节好室内温湿度,进行常规管理。
  (2)病虫害防治:日光温室前期发生少量早疫病,用70%甲霜灵防治2次,以后未发生其他病害。塑料大棚番茄在中期及结果期发生了灰霉病与叶霉病,分别40%菌核净800倍液与叶霉唑防治一次,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通过田间示范,总结出在水稻生产上通过培育壮秧、喷施控蘖剂和平衡施肥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的田中,通过上述措施,能降低水稻高节位分蘖、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成穗率、争取水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增加单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水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成穗率;千粒重;产量  “三高一保“是指高成穗率、高结实率、充实实度和保优质为目的的水稻栽培技术。2009年我县
期刊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教授领导的团队,在水稻叶龄模式、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等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稻作发展趋势提出的新型栽培技术体系,是国家粮食丰产工程项目的核心技术。2009、2010两年在我市进行试验示范,收到较好的效果,结合我市水稻生产实际总结如下:  一、基本苗及移栽规格精确定量  1.基本苗计算  根据适宜基本苗=穂数/单株成穂数的原理。应用基本苗计算公式
期刊
一、种子准备  1.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的前提、是内因。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要克服盲目引种,不要把外地高产田或信息及有些新闻媒介推销的品种甚至品系没经科学分析和试验,盲目的大量引种和应用,否则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做到因地制宜种植。  2.种
期刊
有机水稻生产是指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也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北部的寒地稻作区,也是世界最北部稻作区之一。该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生态条件优越,污染小,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土质肥沃,地势平坦[2]。黑龙江省
期刊
[摘要] 生态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国家一贯支持、鼓励的经济模式。生态农业是“集约”、“高效”“持续”“安全”的农业生产模式。本生态农场应市场需求,通过种养一体化经营,实现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关键词] 生态;示范性农场;可行性研究    一、生态农场项目概况  生态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国家一贯支持、鼓励的经济模式。进入21世纪后,生态科技进入了一个快速发
期刊
一、种植模式  一般180cm一带,种植1行西瓜(或冬瓜),3行玉米。2行芸豆(见图23)。  二、主要栽培技术  1.西瓜  选用早中熟品种。3月底,选择冷尾暖头天气,浸种不催芽直播,株距43cm,每亩种植860株,一般亩产2500kg。  (1)施足基肥,整地作畦。西瓜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用量6方以上,配施磷钾肥,每亩施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15kg,在耕地时施入。耕地后在3月中旬做畦
期刊
河南省柘城县引进三樱椒种植较早,年种植面积40万亩左右,为了使三樱椒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综合我县多年栽培经验,将有关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减轻病害、提高产量的基础。壮苗标准为:苗高18~20cm,展开真叶12片左右,根系发达,茎粗3~5mm,节间长1~2cm,叶片肥厚,无病虫害,苗龄60~70d。  1.品种选择   根据生产需要,选用科研院所或大型种子企业生产的
期刊
[摘要] 铁岭地区野生平榛园艺化栽培科技示范模式,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铁岭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曲世鹏高级工程师,于2007年在铁岭县基层林业干部培训班上所作学术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其基本概念是—按照果树栽培的技术要求,认真从事诸如预防晚霜危害、严格榛林除杂、灵活平茬年限、科学调控密度、防控病虫危害、测土配方施肥、筛选优良品种等各项榛林管理工作;使铁岭地区榛子生产由过去的野生品种、粗放经营,逐步
期刊
[摘要] 石榴是建水县的特色产业,为促进建水石榴产业可持续发展,笔者于2010年对全县石榴产业重点乡镇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水石榴产业发展培植建议。  [关键词] 石榴;生产现状;问题;建议    一、生产现状  建水石榴是当地果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选育出来的地方特色果种,以其果大、色艳、汁多、味浓和酸甜爽口以及具有保健作用而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厚爱;在国内石榴评比中多次获奖,享誉省内外,己
期刊
[摘要] 针对江苏高邮里下河地区以往存在的播种量高秧质差,起点苗过多成穗率低产量性状劣化,肥料运筹无绪利用率低等问题,于2008年~2010年,采用区组试验和攻关栽培试验,以期明确该稻作方式的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塑造农艺措施指标。研究结果与结论:适龄适抛壮秧的播种量为130~150kg/亩,起点苗为(6.8~8.5)×104/亩,650kg/亩的施N量为(16.0~18.0)kg/亩,基蘖肥:穗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