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我是那风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EY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一月的玉米田里制造音乐的风是匆忙的。玉米桿哼唱着,松散的玉米苞叶以半嬉戏的漩涡朝天空急速飞去,风继续赶路。
  在沼泽地里,长长的风浪通过多草的泥沼,拍打着远处的柳树。一颗树试着争辩,光秃秃的树干摇动着,但是无法留住那风。
  沙洲上只有风,而河流往海洋奔流着。每一簇草都在沙土上画圈圈。我在沙洲上漫步,走到一根漂流而来的原木那儿坐下来,聆听周围风的号叫,聆听碎浪拍在岸上所发出的清脆声响。河流是死气沉沉的:没有一只鸭子、苍鹭、白尾鹞或鸥,不在寻找避风港。
  雁群从低垂的云朵间出现,就像一面破烂的旗帜,急降又上升,随风上下移动,聚集又分开,但是他们仍然前进着,风溺爱地和每一个拍动的翅膀角力。当雁群在远方天空变得模糊时,我听到最后的鸣叫,那是夏天的熄灯号。
梵高《1888年的秋天》

  现在,在浮木后面是温暖的,因为风已随雁群远去,而我也愿意随雁群远去——但愿我是那风。
  (鸿飞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沙郡年记》)
其他文献
诗歌鉴赏教学历来是教师们所头疼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含蓄凝练的特点,不易分析;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其法,没有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套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做了一定的研究,得到一些经验和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四点:知人论世介绍诗歌背景、反复诵读打好鉴赏基本功、移情于诗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讲解艺术手法领会诗歌玄妙。  一.知人论世介绍诗歌背景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为了正确